新浪财经

“License-in”模式受国内创新药企追捧,解码再鼎医药“许可引进”选择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原标题:“License-in”模式受国内创新药企追捧,解码再鼎医药“许可引进”选择逻辑

“最大的药企充其量几百、几千个科学家,但依然没办法和全世界几百万个科学家的力量相比,所以就有企业开始把创新的眼光放至全球,寻找好的成果去引入,‘License-in’模式就诞生了,这一模式在国外被称作‘开放式创新’。”近日,再鼎医药执行副总裁、临床运营负责人徐宁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道。

License-in被称为“许可引进”,是一种产品引入方式,即产品引进方向授权方支付一定首付款,并按品种开发进展约定一定金额的里程碑费用以及未来的销售提成,从而获得产品在某些地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商业化权利。在国内市场,再鼎医药可以被看作是License-in模式成功实践者。

据了解,再鼎医药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成立于2014年,目前有则乐(尼拉帕利)、爱普盾(肿瘤电场治疗设备)、擎乐(瑞派替尼)已在国内获批。根据2020年年报,目前再鼎医药另有针对60多种不同的适应症的21种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其中11种产品处于后期临床开发阶段,5种产品获得FDA批准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则乐是在License-in模式下诞生的代表产品,属于小分子聚(ADP-核糖)PARP1/2抑制剂,2005年,PARP抑制剂与BRCA基因突变的“合成致死”效应被证实后,针对PARP抑制剂靶向治疗BRCA突变的肿瘤的研究涌现,PARP抑制剂是目前较成功的实现合成致死原理的肿瘤靶向药,2020年年报显示,则乐销售收入正在迅速增长。

则乐的上市已证明再鼎医药的License-in模式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是再鼎医药这一模式的竞争力有哪些?是否会被复制甚至超越?徐宁表示,License-in模式并非简单的“买买买”,从授权方的需求来看,对产品的理解、能否共同开发产品、能否互补开发产品、开发的策略、团队的能力和特点、是否有成功经验、是否有共同的科学思路等,均是决定能否完成License-in的重要因素。

年报显示,再鼎医药自2018年起开始产生产品销售收入,2019年及2020年,其产品收入主要来自于向客户销售则乐及爱普盾。

其中则乐的收入占比和总额正在迅速增加,2019年,再鼎医药实现收入约1300万美元,则乐和爱普盾分别占51%和49%,2020年,再鼎医药实现收入约4900万美元,则乐和爱普盾分别占66%和34%。两年内则乐分别实现收入663万美元和3200万美元,增长383%。

则乐收入迅速扩大或与其在国内市场获批上市有关。2019年12月,国家药监局批准则乐新药上市申请,用于复发卵巢癌维持治疗;2020年9月,国家药监局批准则乐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另外2020年12月28日,则乐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或将迎来进一步放量。

但是目前则乐似乎将面临“前有大敌,后有追兵”的市场境地。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信息,到2023年,全球PARP抑制剂市场规模将超过45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也将超过30亿元。PARP抑制剂市场先发优势明显,例如有数据显示,最早被FDA批准上市的阿斯利康利普卓(奥拉帕利),在2020年超过3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中市场份额超过80%。

据了解,在则乐国内上市前一年,2018年8月,利普卓用于复发性卵巢癌成年患者维持治疗的适应症率先在国内获批,成为头个在国内上市的PARP抑制剂,2019年12月获批用于BRCA突变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2019年利普卓通过谈判成功纳入医保。

再鼎医药在招股书中表示,则乐作为中国市场上首批PARP抑制剂之一,拥有先发地位,加上则乐独特资质等优势,其在中国市场中仍占据有利地位。

但是则乐在国内上市一年后,2020年12月,恒瑞医药氟唑帕利获批上市,这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PARP抑制剂,2021年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百汇泽(帕米帕利)用于治疗接受过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PARP抑制剂大有“四方割据”的局面。

另外据梳理,除已上市的PARP抑制剂外,我国还有12个PARP抑制剂在研药物,其中6款处于临床阶段,上海瑛派和君实生物合作研发的药物已处于临床三期,双方更为此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PARP抑制剂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商业化,上海迪诺的同款药物紧随其后,处于临床二期。

由此看来,商业化或许将是接下来的竞争重点。根据招股书,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再鼎医药商业化团队由401名销售及营销人员组成,覆盖大中华地区的主要医疗中心。再鼎医药同时表示,其在产品及候选药物的生产及商业化方面经验有限,但目前正处于商业化拐点上。

其实除了商业化团队,产品临床效果、价格策略、是否进入医保、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均是扩大销售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2016年9月,再鼎医药从美国肿瘤制药公司Tesaro引进则乐,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再鼎医药获得则乐在中国市场的独家研发和销售权。2018年,Tesaro被GSK以51亿美元高溢价收购,据介绍这不会影响到其与再鼎医药此前签订的合作协议。

徐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选择尼拉帕利(则乐)是因为当时PARP抑制剂被市场普遍低估。部分大公司产品线较多,有时候可能没有挖掘到产品的闪光点,在这种情况下,再鼎医药利用团队优势看到了产品的潜力。

“与Tesaro签合作协议之前,2015年甚至更早,再鼎医药就已经在跟进尼拉帕利,当时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还没出来,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但当时我们的创始人杜莹一眼就看中了这个产品,然后我们的团队也开始关注这个产品。”

则乐的成功上市以及迅速增长的收入,标志着再鼎医药License-in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在此模式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有哪些,或许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家企业的价值。

徐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从授权方的需求来看,对产品的理解、能否共同开发产品、能否互补开发产品、开发的策略、团队的能力和特点等,均是决定能否完成License-in的重要因素。总体来讲,再鼎医药引入产品更多是依靠团队既往经验,按照承诺的、甚至超过合作伙伴期望的预期,把产品推向市场,这样会增强合作方的信心,而且会吸引更多的合作方,形成良性循环。

据了解,License-in有丰富产品线、快速进入市场和拥有完成知识产权等优点,例如则乐从获FDA批准到在中国上市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License-in模式在国内似乎已成为潮流,据行业媒体梳理,从疾病领域分布来看,2020年,肿瘤依然是License in的项目热门领域,百济神州是国内选择License in最多的公司,5个产品中3个均为肿瘤药,内分泌、神经科学等领域较近年交易趋势没有变化,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原本不是热门的感染领域近年交易项目激增,除此之外,眼科也成为交易活跃度不断增加的领域。

但同时也要看到License-in模式的潜在弊端。有分析显示,License-in模式对于引进方的自主研发能力可能没有实质性帮助,因为属于半路引进产品,引进方对于如何从靶点到先导化合物、再到优化先导化合物这个新药研发最关键的过程基本上没有参与,因此License-in模式或许只是企业阶段性策略,最终可能还是要走到新药研发最核心地带。

映恩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朱忠远曾表示,License-in存在四方面短板:一是从商业的角度,因为大家都想抢好产品,那么价格一定会水涨船高;二是纯粹做Licnese-in的企业若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商业模式不一定稳定;三是完全依靠Licnese-in,企业没有自主研发能力,这是很大的问题;四是Licnese-in市场相对有限。

但再鼎医药似乎已经意识到这点,在依靠License-in引进多款产品的同时,也开始尝试自主研发,2020年7月,再鼎医药首个自主研发抗体新药-CD47单抗获批临床。据了解,全球针对CD47/SIRPα相关的抗体药物在研项目近40个,在该靶点的进展上Forty Seven的magrolimab走在前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