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人来人往】去山顶仰望星空

工人日报

关注

原标题:【人来人往】去山顶仰望星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是包括董绍明院士在内的一代科研工作者的选择。正是如此,他们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创新突破。

为了研制陶瓷基复合材料,董绍明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品研制、再到工程应用的全线贯通。对我国新一代空间动力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和新型飞行器研制关键技术突破作出突出贡献。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捷径可走,许多科研工作者像董绍明院士一样,把目光投向技术空白领域,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实现突破,走出一片新天地。

这是我们曾经无数次从教科书中读到的科学家自主创新的故事:“两弹元勋”邓稼先埋名戈壁数十载,常年风餐露宿,忍受着别人难以想象的孤独,“用最原始的办法”破译原子弹的奥秘;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靠着买来的7口大缸,“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提炼青蒿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试验,在历经190次失败后,最终品尝到成功果实……

这些故事一次又一次印证科研路上的真理:创新是前无古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一路鲜有鲜花和掌声,只有羊肠小道和漫漫征途。去山顶仰望星空,无比寂寞,充满失败的可能。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对于科学家们来说,越是充满未知的地方,越是他们不懈探索之处。若问科学家们,科研创新需要什么样的品质?答案中一定有耐得住寂寞。有的创新项目一干就是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唯有坐得住、钻得进、研得深,板凳坐得十年冷,甚至更长,才能培育出璀璨的创新之花。

可是,科学家也是普通人,新发展阶段有必要进一步改善创新环境,完善科研激励和保障机制,科学评价科研人员的劳动价值,鼓励更多年轻人远离喧闹,进入科研创新的广阔天地,探索未知领域的那束微光。

当更多年轻人勇于去山顶仰望星空,向未知领域发出“天问”,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发起“长征”,在创新的茫茫宇宙寻找“北斗”,我们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上才有更多的星辰和大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