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凡人歌 | 27年,这位上海爷叔圆了700个孩子的读书梦

新民晚报新民网

关注

原标题:新凡人歌 | 27年,这位上海爷叔圆了700个孩子的读书梦

27年来,前往江西10多次,帮助援建2所希望小学,个人长期结对20多名学生,为700多名学生牵线找到结对者……现年78岁的沈启华老人,是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花园弄社区的一位退休教师,也是一位退伍军人。而更让大家熟悉的,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沈启华工作室,因为这里承载着一段跨越上海至江西700余公里的“大爱无疆”。

一次实践,老教师结下“爱心缘”

1994年的暑假,上海大学嘉定校区照例开始筹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一个极偶然的机会,这一年的活动临时落到了沈启华身上。于是,52岁的沈启华怀揣上海大学师生捐助山区贫困学生的2万元钱,带领一批大学生到江西省浮梁县经公桥镇社会实践。

在山区,沈启华看到了四面破烂透风的教室、满身补丁的衣裤和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让他感到无比震惊和心酸。他将带去的所有钱和衣物都送给了村民们,仅仅留下了回家的钱。

贫穷,不应该成为孩子们求学道路上的障碍。回到上海后,沈启华仍念念不忘在江西时孩子们带给他的触动,他下定决心要将爱心助学持续下去。他决定资助两个成绩不错的女孩完成初中学业。而这次助学也让他与山区的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其实,沈启华的家庭并不富裕。当年,作为教师的沈启华每月工资只有两百多元。一家四口住的还是二十多平方米的简式公房,连卫生间都是和邻居合用的。妻子是农村户口没有工作,家里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女儿,家庭生活开支都离不开他的微薄工资。而他对家人却极为“吝啬”。小女儿沈磊回忆,读大学时父亲给的零花钱太少了,生活非常拮据。

为了那一张张渴求读书的脸、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生活节俭的沈启华将做班主任每学期70元的津贴、监考一次5元的费用一点点攒起来,都寄给孩子们。不仅如此,每年他还主动再多捐助一两个贫困孩子上学。

一场接力,女儿们成了老爸“希望事业”的接班人

“想不到爸爸平时一向俭省,对外人却那么大方,一给就是200元。”小女儿沈磊一直埋怨父亲沈启华吝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爸爸的一张汇款单,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父亲做的事情。妻子袁惠珍在得知此事后,一下子没明白沈启华助学的初衷,曾劝他放弃。

为了让妻女身临其境地感受山区孩子求学之路的不易,1996年,沈启华带着妻女来到了江西山区。当看到那里贫困的情景,妻子流泪了,背着丈夫偷偷塞给孩子50元。

小女儿沈磊回忆说:“触动特别很大,那种穷困是我们这些大城市的孩子无法想象的。现在我们都很支持爸爸。”

在沈启华的影响下,妻子袁惠珍和沈启华一起省吃俭用,寄钱给结对的贫困家庭学生。两个女儿各自认领、结对资助一名贫困家庭学生,长期与结对学生保持联系。每次沈启华去江西探望结对学生的时候,女儿、外孙们都会捐赠物资,或者和他一起去探望。

一份给予,激活贫困地区教育“造血”功能

1996年,洪水冲垮了景德镇昌江区余家小学,已与沈启华成为好友的当地区委书记给他写了一封求助信:“沈老师,您好!今年夏天,江西遇上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水,余家小学被水冲毁了,312名小学生无学可上。希望沈老师能想想办法,帮助孩子们重返校园。” 

接到来信,沈启华傻眼了。重建一所小学至少要二十万元,这对一个普通教师来说,谈何容易。去哪里筹这么多钱呢?

正值三伏天,沈启华顶着烈日,跑遍了上海市各个慈善机构,整整一个星期的早出晚归,进展却十分缓慢。一次次奔走,一趟趟求人,他的爱心终于感动了友邦保险的徐正广老总,对方乐意出资20万元。

几个月后,浮梁县昌江区建起了一所崭新的学校,也是景德镇市的第一所希望小学——余家希望小学。新学校开学那天,沈老师受邀参加开学典礼,还被聘为名誉校长。如今,这所希望小学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的示范学校。 

1994年至今,沈启华曾10余次赴江西省景德镇昌江区进行扶贫助学。期间,由他牵线搭桥援建的2所希望小学顺利建成。

在沈启华的影响带动下,上海大学、嘉定公证处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先后为700余名贫困学生牵线找到结对者。2016年7月,在嘉定镇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沈启华工作室”,让爱心“马拉松”绵延不断。

27年,沈启华从一个人默默助学,到带动一家人扶贫助学,再到动员社会力量合力助学,他的爱心让很多孩子圆了上学梦。而他自己获得了很多赞誉。沈启华曾两度登上中国好人榜,荣获首届江西省感动瓷都十佳人物、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海上最美家庭、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以及上海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但这些荣誉都抵不过他心中对山区孩子们的牵挂。受助学生的学业完成如何,完成学业的还要惦记着帮他们就业找工作,找了工作的还思量着他们能成个好家……

沈启华早期助学结对的孩子庄玉萍,大学英语系毕业后接过爷爷的爱心接力棒,把希望带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她放弃去沿海地区就业的机会,毅然回到了地处穷乡僻壤的丽阳中心小学任教。在希望工程的雨露下长大的施秀琴也成了当地希望小学的老师,继续浇灌着新的希望之苗……“看到他们的照片,我就开心!”沈启华说,“现在儿孙满堂,只要有能力,我会继续把爱心传播下去。”

通讯员 沈沁怡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