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小镇青年”逐美、“他经济”崛起 医美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

新华网

关注

原标题:新华全媒+丨“小镇青年”逐美、“他经济”崛起……医美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 来源:

新华全媒+丨“小镇青年”逐美、“他经济”崛起……医美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

今年春节,医美机构成为年轻人追逐的“香饽饽”,过年的“变美三件套”也从过去的美甲、染发、种睫毛,变成了如今的水光针、肉毒素、玻尿酸。

在所谓“三月不变美,四月徒伤悲”的网络话语鼓动下,做一点小改变迎接春天的热情仍在持续,求美的受众群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城市到农村,“小镇青年”逐美热情高

杭州白领陈珊珊春节回河南新乡县农村老家过年,她发现已经两年没见的表嫂有点变化,“感觉比两年前见到时年轻了很多,皮肤变好了,眼睛好像也更有神了。”

按捺不住的好奇心驱使,她问了表嫂变美的原因,“原来是在朋友那里打了水光针和玻尿酸。表嫂说因为是开在县里的‘个人工作室’,价格比城市优惠很多。”

陈珊珊有些意外,她曾经以为打针、动刀的医疗美容只是城市里年轻人、有钱人的追求,没想到在老家乡镇经营小超市的表嫂如此“新潮”,比她这个在城里打工的人还先体验水光针。“小镇青年”对美的追求,与城市人相比丝毫不逊色。

29岁的小邹来自四川自贡农村,这几年她陆续开了眼角、割了双眼皮,陆陆续续花了近10万元在脸上。

在她看来,这是一笔“必须”的投资。“跟大城市女孩相比,我们优势本来就少,肯定要在外貌上更突出些,不然在外打拼咋立足呢?”小邹说。

在西部地区甘肃,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开设了整形美容科,让求美者在家门口就能“变美”。

近年来,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的顾客络绎不绝,医院每月要做15台相关手术,还定期邀请韩国专家赴兰州开展常规美容手术和技术指导。

该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王永翔也从处理外伤的烧伤科大夫成功“转型”,常规开展各类整形手术。

“以前正规医院的医生都觉得做割双眼皮、开眼角之类的整容手术是不务正业。”他回忆说,几年前他在北京等地参加整形美容行业的学术会议,到会专家寥寥无几,但最近几年都会达到上千人。

从“她经济”到“他经济”,植发产品成“香饽饽”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医美领域男性消费正在崛起。

有咨询机构发布2020年《中国新白领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近两成男性白领每月在医美护肤方面的消费达1131元,与女性的1197元几乎持平。

男性不再是医美消费的“绝缘体”,“他经济”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2020年“双十一”期间,有电商平台录得医美医疗订单量环比增长近7倍,成为最受欢迎的生活服务项目,平均客单价达6300元,这其中有近三成订单来自男性消费者。业内人士称,医美已成为疫情后不降反增的消费支出,且有着明显的男性化趋势。

在《中国新白领消费行为研究报告》的受访群体中,有72.73%的男白领尝试过面部护理;58.8%尝试过水光针、热玛吉、光子护肤等医美小手术;46.52%尝试过文眉、文眼线、种睫毛等服务……

尝试医美的男性群体更加年轻,从19岁-22岁年龄段开始尝试医美的男性比例已经超过女性,“00后”男性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增长点。

李嘉伦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实实在在的整形美容体验派。他做过抽脂、植发,也打玻尿酸、肉毒素,尝试过光子嫩肤和超声刀。

对于诸多男性求美者热衷的植发,他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真实体验:“植发前我剃光了头发,额前和脑后布满红点。有些植发广告宣称午休时间做手术,下午不影响上班,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我在手术床上先是趴着取毛囊,然后躺着种毛囊,花了五个小时,打了六次麻药,每次都是十几针,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都很疼。”

李嘉伦说,这些分享一方面是自己有脱发烦恼,确实有植发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从专业医生的角度告诉大家真实情况,避免消费者因偏信广告而“踩坑”。

年龄分布“两头化”蔓延,医美行业进入“爆发期”

近年来,人们对医美态度不断变化。2010 年之前激光、注射类等“轻医美”项目,还属于小众的高端消费,更多是明星需要做;到七八年前,它变成了轻奢消费;最近两年,打玻尿酸、瘦脸针变成了“午餐美容”,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医美也已经常态化,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讳莫如深。

最小的有十二三岁的,最大的有八十岁的,不少整形医生都有相同的感受——尽管年轻人是主流消费群,但医美消费人群的年龄边界不断向两头延伸。

“有带着十多岁女儿来找我咨询祛痣、改善眼睑下垂的妈妈,也有70多岁的老演员,希望通过改善面部皮肤状况延长艺术生命。”李嘉伦说。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局局长王文军表示,医美消费者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过去是中青年女性为主,现在有低龄化趋势,一些中学生会选择割双眼皮、鼻子整形,还有消除脸上小瑕疵;而老年人则是做除皱、淡斑等微整手术。

常态化的医美消费习惯形成是中国医美行业快速发展的缩影。受访人士表示,由于医疗美容产业是“美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等特点,以医疗美容为代表的美容消费需求,已成为除基本生活消费以外,继住房、汽车、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消费热点。

部分城市已把医美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点重点打造,比如,成都市正计划打造“医美之都”。根据规划,到2025年成都医疗美容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2030年达到2000亿元。

2020年下半年以来,“医美”概念还成为资本“新宠”。机构发布《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在遭遇疫情冲击情况下,2020年中国新增医美机构5150家,市场规模达1975亿元,占全球比重17%。

随着医美产品供给迭代升级、下沉市场渗透率提升、各年龄人群消费增长促进等,医美行业进入“爆发期”的同时更需要严监管走上规范化。(记者黄筱、梁军、董小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