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多农业转移人口未在城市落户 专家:落户条件应"能放尽放"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备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到65%。
根据社科院2020年8月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65.5%,新增农村转移人口8000万人以上。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全国性目标之外,多个省份也各自制定了“十四五”时期的城镇化率目标。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至少有14个省份已公开发布“十四五”城镇化率目标。
其中,位于东部沿海的江苏、浙江均将目标瞄准在75%,前者是“75%以上”,后者是“75%左右”。地处中西部的湖南、云南、贵州设定的目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依次是62%、60%和58%。
注:“/”是指目前没有公布数据
“提升城镇化率,能从投资、消费、人力资本等多方面拉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单菁菁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城镇化会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有刺激作用。同时,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将带动服务业发展。城市的集中化教育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会推动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提高。
天津目标为85%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统计公报指出,2020年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由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要今年4月公布,当前暂无准确的城镇化率数据。
“根据我们测算,从我国财政能力看,具备每年城镇化率提升1个百分点、每年新增约1000万农业转移人口的潜力。因此,2025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目标,应该没有问题。”单菁菁表示。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时,均提到未来五年城镇化率的具体目标。其中,天津、重庆、江苏、浙江等地在2020年城镇化率已领先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方设定的目标自然也高于全国。
如江苏,“十三五”时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超过全国十多个百分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江苏明确,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同样位于沿海地区的浙江也提出,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
天津“十四五”规划纲要显示,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3.6%,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2025年这一数字将提升至85%。同为直辖市,地处西部的重庆城镇化率相对偏低——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8%,2025年将提高到73%。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江苏、浙江、天津等地较早进行工业化发展,城镇化水平自然会相对高,而且这些地区除了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还有外地人口流入,有助于提升城镇化水平。
云贵等省尚有差距
湖北、山东、河北、陕西、宁夏等地2025年的城镇化率目标与全国保持一致。譬如,湖北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其中,2021年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力争实现80万以上人口在城镇落户。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62%)、云南(60%)、广西(57%以上)、贵州(58%)、新疆(60%)等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目标尚低于全国。
例如,云南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欠发达”仍然是云南的基本省情,与全国相比,在三方面存在“10个百分点”差距,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云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云南“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表示,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力争达到60%。其中,昆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
贵州与云南的情况类似。2020年贵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50%以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贵州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建议,未来五年要实现城镇大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左右。
单菁菁认为,受客观的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影响,一些地区不可能实现大规模人口聚集,导致城镇化率不高。“譬如,贵州多山,平原极少,云南、西藏等属于高原地区和边境地区。未来,即使这些地区经济很发达,城镇化率也不一定有平原地区高。”
受地理条件影响,边境地区难以实现大规模人口聚集,城镇化率较低
胡刚指出,起初城镇化最大的动力是工业化,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也相对滞后。“现在除了工业,第三产业慢慢成为城市吸纳人口就业的主要产业。未来城镇化发展下的产业格局是,一二线城市发展第三产业,中小城市发展制造业、工业,农村地区发展农业,解决粮食问题,西北、新疆等涉及生态保护的地区,重点发展林业。”
2亿农民未落户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3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处在60%—70%之间,“这个阶段还是一个较快发展的中后期,也是全面转型的关键期,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胡祖才指出,目前仍有2亿多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在城市落户,部分已经落户的还存在市民化质量不高问题,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他强调,一方面应继续降低落户门槛,实现“愿落尽落”。另一方面,应推动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一视同仁、应有尽有”。
“这些年,每年国家城镇化工作的重点是逐步放开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条件,能放的尽可能放。现在除了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还有积分落户的门槛,一般中小城市都已经放开了,大城市的门槛也大大降低。未来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以及相应设施的到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会进一步提高。”单菁菁说道。
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地方层面也将进行一系列政策部署。东部沿海大省江苏在“十四五”规划纲要表示,放开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推进南京、苏州等特大城市放宽放开落户限制,支持都市圈城市群内户籍通迁。
直辖市重庆提出,实行居住登记制度,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配置。为了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权益,重庆还提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贵州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包括城镇路网优化提升工程、城镇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城镇供电供气供热工程等。同时要求继续实行全省城市落户“零门槛”政策,推动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在城镇应落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