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6%以上 展现中国经济信心恒心准心 05

同花顺财经

关注

原标题:6%以上 展现中国经济信心恒心准心 05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孟群舒 朱珉迕

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刻,在“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十三五”及去年取得的一组组靓丽数据,书写着中国发展的自信;而“十四五”及今年的一项项指标和政策,揭示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来取得的经验,也阐述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今年重点工作,引发了代表委员热议。

系统性里看信心

挑战空前的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少有地隐去了经济增速预期指标。但到年终,中国经济实现2.3%的增长,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备受关注的经济增速预期重回视野:6%以上。

“这个增速,是符合现实条件的,也是有许多利好因素的。”在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张兆安看来,去年遭受的疫情极端冲击大概率不会重演,多管齐下的政策措施也在逐渐展现效应,6%以上是一个既不保守、又不激进的目标。他表示,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速,既是着力“六稳”“六保”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做好“六稳”“六保”的必要前提。而选择一个合理目标,既表明决心,同时留有余地,是更为理性务实的态度。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还比较多,稳就业压力大等。在政府工作报告尾声,李克强总理特别提到,当前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谋发展、惠民生”。

经济虽在复苏,但固基础、强韧性任务繁重。报告多处提到,要“巩固恢复性增长基础”“巩固经济基本盘”,多重压力下,6%以上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数字。

不仅如此,这个增速目标,也体现我国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决心。相对而言,其更具包容度的指标,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并且,从来不能“就6%谈6%”——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大幅超过去年900万人以上的目标;又提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明确划定了底线。这些约束性指标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折射的是全盘考虑、系统思维的发展观。

相比表面数字的光鲜,更重质量效益、结构优化、系统思维、健康发展,这是深层的自信和底气。

持续性里看恒心

在经历了去年的强力纾困政策刺激后,经济治理的系统性,还体现在“留出空间”“做好衔接”上。

财政部部长刘昆5日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今年财政指标要与今后年份做好衔接。而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也提到,“十四五”指标的设定和测算,已经为应对不确定性预留了空间,并且要与“十三五”指标及2035远景目标进行“有效衔接”。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句话颇为让人耳目一新。一句是,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另一句是,“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

今年宏观政策体现出较强的连续性。秉持“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的理念,今年各项政策继续坚持为市场主体纾困,特别是不遗余力支持中小微企业。

不仅如此,政策的延续性还体现在已经实现全面胜利的领域。代表委员们还注意到,报告提出,要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这有助于增强脱贫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不急转弯”“再帮一把”,政策持续性后,折射的是发展的恒心,也是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必要保证。

有效性里看准心

但同时,这种延续性,又不是简单延长或照搬过往经验、简单沿用刺激政策。

“全球很多国家在印钞放水,但中国主动下调赤字率,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有步骤地调整刺激政策,这表明我们对调控超大经济体的能力越发自信,走出了自己的宏观调控道路。”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谢卫说。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认为,“虽然这两年经济遭受挑战,但宏观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而是用‘精准滴灌’的方法应对,体现出更为成熟的宏观调控水平。”在他看来,去年出台的不少“精准滴灌”的政策,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可喜的是,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在今年得以延续,有不少还扩大了实施范围。

代表委员们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8个领域重点工作,提出了一项项详实具体的举措,正是通过对微观主体、微小细节的关注,对“最后一公里”的重视,从而体现和保证了政策的有效性。

宏观政策中,提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通过这一定量要求,实现“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方面,提出降低一半工商业电价,降低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资费,取消港口建设费……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轻装前行。

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论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完善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还是完善金融机构考核,目的都是促进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中小微企业是最容易受到疫情冲击及经济波动影响的部分,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经济才能生机盎然。能够找准企业的实际困难,瞄准痛点、难点精准施策,则更为可贵。这都体现了宏观政策的精准性。”邵志清说。

张兆安则特别留意到报告对“有效投资”的着重强调。“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最终让政府的、企业的、国有的、民营的等等各类投资主体,都能找到对应的投资空间,做有效的、必要且值得的投入,这也是经济不断回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