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21花地新苗作文大赛作文选登

羊城晚报

关注

原标题:2021花地新苗作文大赛作文选登

[编者按]

由广州市教育局与羊城晚报社联合主办、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承办的2021“花地新苗”作文大赛决赛已落幕。最终参加决赛现场作文260人中,共评选出一等奖16名、二等奖50名、三等奖82名,优秀奖111名。详见“校园达人”微信公众号。本期特别选登部分优秀作文。

【小学高年级组作文题】

《病毒星球》一书中对于“病毒”有这么一段描述:“它原本就包含了两面性,一面是能给予生命的物质,另一面则代表致命的毒液。病毒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致命的,但它们也赋予了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创造力。”一些病毒可能危及人类健康,一些病毒却能治疗疾病。

请结合此次研学之旅以及自己的感悟,从“病毒,是人类的敌人还是朋友?”这一问题出发,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限;体裁不限。

【学生作文】

病毒,是敌是友?

□梅之晞 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高年级组

2020年,新冠病毒几乎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病毒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但今天,我参加了一场研学活动,对病毒却有了新看法。

它给予生命以物质。病毒就像人一样,具有两面性。活动中老师讲到,我们呼吸的氧气便是拜病毒所赐——在人类还没进化的时候,地球上的病毒已开始繁殖,其中有一种病毒参与了制造氧气——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存其实与病毒息息相关。

它能致病也能治病。有一些病毒是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但有一类病毒却可以治疗疾病。就像细菌有好有坏,病毒也一样。比如老师现场介绍了一种长得像蜘蛛一样有细小如丝线的大长腿的病毒,它们的作用就是抵御危害健康的细菌。

它赋予世界创造力。如果说一个人有了竞争对手,他就会有斗志,会变得更加优秀。那么,人类与病毒的竞争就好处极大了。老师讲到,20世纪的病毒使人类有了许多新发明,使21世纪的我们能更快速、更方便地打败种种疾病。

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都有病毒不小的功劳。病毒在某种意义上是致命的,但也赋予了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创造力。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要太极端地去否认或肯定某种物质、某人或某事。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和判断,才能看清真相。因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有优缺点,都有两面性。

【初高中组作文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方法,使世界数亿人受益。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

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的结合,实现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初中组作文要求字数600字以上,高中组作文要求字数800字以上。

【学生作文】

创新的呼唤

□徐璟熙 广州中学初中部

创新是什么?他不仅仅是从无到有的发明,还是对已有发明成果的改进。从思想、技术再到制度,创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绽放光彩。屠呦呦团队和青蒿素,更带给我无尽的思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疾病便是疟疾。在越南战争中,死于疟疾的士兵几乎与作战阵亡的人数一样多。在越南政府的求助下,中国政府果断决定,想尽一切办法研制治疗疟疾的药物。屠呦呦便是研制药物小组的组长,她翻遍古籍,终于在《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灵感,成功地利用现代医学手段提取出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于是乎,现代医学在创新中迈进了一大步,屠呦呦也因此荣获诺贝尔奖。

创新呼唤着渴望发展的人们。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研制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成了一大难题。危急时刻,张伯礼院士和他的团队成功地在中草药中找到了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为抗击疫情,他们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少年的我依稀辨出,他们吹响的正是时代的号角。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的时代精神便是改革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是我们的民族禀赋……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仔细想来,创新确乎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大到5G通讯技术、青蒿素的提取和研制,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小设计,都能听见创新的呼唤。如今的国际博弈,比拼的正是一个国家综合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不得不说,生逢这样的时代,我们是幸运的,却又责任重大。

但我们中学生可做些什么?我们显然不可能马上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不过我们可以一点一滴地积累。我曾突发奇想地制作过一个小小指甲钳,是在普通的指甲钳上加装了一个小盒子,用来装住剪下来的指甲,再一起倒出。我发现创新并不难,只要用心观察,生活中许多微不足道的事物都能创新。那个指甲钳让年少的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创新带来的快乐。创新是灵光乍现的顿悟,只是需要我们用双手将它变为现实。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正聆听着创新的呼唤,怀揣着一份不安与悸动,期待着迈向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

当我们一步步走向未来、拥抱创新时,不应忘记我们是从传统中走来的。我们的背后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根基,那是每一个中国人命脉所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才是当务之急。我们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摒弃自己的文化基因,失去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吸收外来,或许才是我们的最好选择吧。

创新的呼唤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最强音。我们应做的,便是用双手将理想变为现实,用努力架起理想与现实间的桥梁,零星的尝试最终也能闪耀一片。

聆听着创新与传统交织融汇出的美妙旋律,顺应历史潮流的殷切呼唤,一名敢闯敢拼却又稍显羞涩的少年,正怀着一份独特的初心,踏上未来漫漫成长路。愿可爱的我们都能担当起这份时代赋予的使命,拥有崭新的明天。

【学生作文】

立传统之根本,扬医学之魅力

——致十年后自己的一封信

□邱世煜 广州市增城区永和中学高中部

十年后的自己:

见字如面,别来无恙。

不知道你过得如何,但我想你一定成为了你想成为的医生,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过着想过的生活。我只想请你一定要记住: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还记得十年前的你经历过什么吗?疫情,网课。当时的你,天真地以为这只是老天爷开的一个玩笑,被阻抑的日子终会结束。确实,我们终究迎来了春天。但你忘不了那些永远停在春天里的人。那时的你,便立誓要做一名医生。

今天,我写信给你,既是对你的期盼也是对你的告诫:“要记得,立传统之根本,扬医学之魅力。”

立传统之根本,那应是你刻在骨子里的印迹。“神农尝百草”“扁鹊望闻问切”,这些历史小故事并非虚构,而是先人们的真实记载。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他们的成就放到现在来讲,获诺贝尔奖也是绰绰有余。抛开迷信偏方与偏见,传统中医药学就是现代科学的雏形。身为医生的你,一定要牢记立传统之根本,方能成就大业。

扬医学之魅力,要相信科学。纵使现代科学如此发达,那些民间偏方依旧层出不穷。身为医生的你肯定有过无奈,有过与患者的争吵、与迷信偏方的抗衡,但请你不要忘记,千万不要在前进的路上停下脚步,医学的魅力等待你去展示、去发扬,相信未来的你一定会有千千万万拥有同样梦想的人为伴。

传统中医药学将在现代科学中传承,现代科学也将在传统中医药学中发展,二者相辅相承。而“立传统之根本,扬医学之魅力”,看似简单的12个字,正是十年前的你最大的梦想,是你面对各种挑战发出的心跳共鸣。屠呦呦奶奶能从传统中医药学中实现科技的进步,怀揣梦想的你也一定可以;不只是你,现在的我就在努力学习,努力奔跑在前进的道路上,发自己的光。疫情中的人们常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所以我更希望你不忘初心,不负光阴,不要辜负现在正埋头苦读的我。

此致

祝前程似锦,万事如意!

十年前的你

×年×月×日

【评委点评】

邓琼(《羊城晚报》副刊编辑部副主任):

此次“花地新苗”作文大赛的初高中组命题无疑是富有新意的,“科学”是其核心立意之一。这同以往多从人文事件、现象取材,或从作文学生的生活学习出发,以“思政主题”为统领的思路不大一样。

这一命题其实在提醒选手们:对“科学精神”的认知和探讨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此次比赛的稿件中这一点相对缺失,值得注意。

从现场作文来看,选手们对命题的“人文道德内涵”把握得比较娴熟,展开的角度很丰富,其中有认识到“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继承与创新相激发方为中华崛起之道”这一层次并展开论述的作品,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

文学表达方面,不少选手为这样一个以论说为主的话题精心配置,有的以人物特写方式再现屠奶奶的成功之路,有的以小说笔法叙述家族或家乡与中医药的夙缘,有的激情澎湃地抒发中华传统文化凤凰涅槃的历程……这些体现出少年们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恣肆的想象力,令人印象深刻。

实际上,“科学精神”中的众多意涵,例如: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重要方法,倡导科学无国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等等都可以很自然地与科学家屠呦呦的成功联系起来,并对青年学生的未来产生一定启迪。但选手们可能出于某种作文审题的“惯性思维”,少有从这个角度去构思的。

此外,下笔之前的现场活动在选手们的作文当中或不被提起,或仅作为没有标识度的背景知识出现,有点可惜。其实,如果能在文章中自然地融入一点活动的细节或所得,会有事半功倍的论述效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