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透露了哪些信号?

金融时报

关注

原标题: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透露了哪些信号?

本报记者李国辉

近日,央行更新了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末,央行总资产规模为38.9万亿元,环比增加1456亿元,同比增速4.19%,去年12月末为环比增加5686亿元。专家认为,央行总资产规模环比增幅减小,释放了货币政策“稳”字当头、保持战略定力、不左不右的信号。

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取决于资产方科目的变动,其中主要是外汇占款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变动。这两项也对应了人民银行流动性投放的两个重要方式。

从资产端看,最为引人注意的是,1月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余额为132072亿元,同比增长9.31%,较前值下降3.94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283亿元,前值环比增加2368亿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主要是指货币当局对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再贴现、再贷款、逆回购操作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今年1月,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余额环比下降,主要受1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资金净回笼影响。

不同于往年春节前的资金投放惯例,2021年春节因就地过年政策而减少了银行流动性投放压力,央行也相应减小了“节日效应”导致的流动性投放动力。1月全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回笼资金2165亿元,包括缩量开展逆回购净回笼资金1760亿元和缩量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净回笼资金405亿元。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分析称,综合考虑市场已度过了“永煤”事件导致的流动性紧张阶段、部分地区1月房价上涨明显等因素,央行从1月初起逐渐回笼流动性,市场资金紧平衡的局面随之形成,并在1月底的一周内表现尤为明显。周茂华认为,央行1月净回笼市场资金主要是根据宏观经济趋势和市场流动性情况进行调整。1月宏观指标显示经济复苏态势良好,为平衡经济复苏和防风险,综合考量就地过年、公开市场到期量等因素,央行在1月实施缩量续做。

央行近期多次强调,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重点关注的应当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利率等政策利率指标,以及市场基准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情况。专家表示,市场和投资者应该关注DR007等品种的加权平均利率,近期DR007的加权利率运行平稳,正围绕着央行政策利率中枢运行,体现出货币政策“稳”字当头。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近期公开市场操作较以往更加高频和精细化,反映出狭义流动性要“不缺不滥”,广义流动性要“不急转弯”。

在外汇占款方面,国外资产的外汇子项(即外汇占款)同比下降0.46%,拉动国外资产增速下行。1月末,“国外资产”218073亿元,同比下降0.26%。周茂华提出,外汇占款小幅变化,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趋于平衡,外汇占款月度呈现窄幅波动格局。考虑到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及市场预期人民币维持强势格局,预计外汇占款将维持基本平衡格局。

“外汇占款与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占央行资产端的近九成。从趋势看,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端年内存在波动的可能,但整体有望保持平衡。”周茂华说。

从负债端看,1月储备货币大幅减少1.36万亿元。其中货币发行项目增速为负5.26%,反映出就地过年政策下现金投放的大幅减少。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环比减少19899亿元,连平认为,这表明在1月财政存款投放偏慢以及缴税缴准等因素的影响下,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减少较多。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1月,财政存款余额为53529亿元,增速达45.51%,前值为19.33%。周茂华表示,1月财政存款反弹,主要与财政投放节奏和财政收入改善有关。

“1月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仍在增长,但增速有所减缓,符合当前货币政策‘不急转弯’的状态。”谢亚轩表示,根据2021年“稳”字当头政策基调判断,央行资产负债表可能不会发生大的规模变动。周茂华认为,央行资产负债表将整体保持平稳。随着经济恢复向好,政策逐步回归常态,需要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央行一方面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另一方面,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对经济复苏不平衡的问题,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