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这对“兄弟盆地”钾盐矿储量差距巨大的原因,寻找思茅盆地钾盐矿的成矿模式和机制以及矿藏的具体位置。自2011年,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新生代环境团队颜茂都研究员及合作者辗转两个盆地开展科学研究。团队分别钻取了呵叻盆地和思茅盆地含钾盐地层岩心,建立了两个盆地含钾盐地层的磁性地层年代序列。
为了探究这对“兄弟盆地”钾盐矿储量差距巨大的原因,寻找思茅盆地钾盐矿的成矿模式和机制以及矿藏的具体位置。自2011年,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新生代环境团队颜茂都研究员及合作者辗转两个盆地开展科学研究。团队分别钻取了呵叻盆地和思茅盆地含钾盐地层岩心,建立了两个盆地含钾盐地层的磁性地层年代序列。
老挝钻孔岩心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古地理研究发现,思茅和呵叻盆地在白垩纪期间位于北纬副热带高压带内,可能是一个整体为干旱的气候环境;两个盆地在白垩纪时期具有一致的运移关系和类似的物源,可能是“一家人”,即属于同一个泛盆地。思茅和呵叻盆地含钾盐地层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结果对比发现,思茅含钾地层的沉积年代序列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大约为1亿1千2百万年前至6千3百万年前),而呵叻盆地的形成年代为(大约为9千2百万年前至6千3百万年前),这揭示了思茅盆地的含钾盐沉积地层比呵叻盆地约早2000万年。结合呵叻盆地形成大型钾盐矿时段为8500万年前,科学家推测,这也可能是思茅盆地潜在成钾时段。
郑绵平院士团队近期在勐野井组下伏的中侏罗世地层中钻取到了厚约70米的含钾盐矿层。根据这两个新的可能含钾层位,科学家们认为,思茅盆地还是可能存在大型钾盐矿的。
白垩纪全球板块构造与气候格局以及区域古地理重建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4
结语
钾盐矿分为海相和陆相两种。目前,世界已经探明钾盐资源的工业储备以海相钾盐为主,总量200亿吨以上(估算总储备量超过1400亿吨),主要分布在德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中国已发现的钾盐矿以陆相为主,主要集中在青海和新疆。两地已探明工业储备量约4.99亿吨,仅占世界已经探明工业储备量的2.495%。
随着对思茅盆地和呵叻盆地含钾盐地层年代的确认和其它更多地质证据的发现,科学家们将进一步明确该区域钾盐矿的成矿模式和机制,为思茅盆地找钾突破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参考文献: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中国陆块海相成钾规律及预测研究”项目申请书(2011CB403000), 2011.1-2015.8.
[2] 颜茂都, 张大文, 方小敏, 张伟林, 宋春晖, 刘成林, 昝金波, 申苗苗. 特提斯构造域东南端思茅盆地勐野井组地层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 51: 1-23.
[3] Zhang Dawen, Yan Maodu, Fang Xiaomin, Yang Yibo, Zhang Tao, Zan Jinbo, Zhang Weilin, Liu Chenglin, Yang Qian. Magnetostratigraphic study of the potash-bearing strata from drilling core ZK2893 in the Sakhon Nakhon Basin, eastern Khorat Plateau.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8, 489: 40-51.
[4] 曲懿华. 兰坪-思茅盆地与泰国呵叻盆地含钾卤水同源性研究—兼论该区找钾有利层位和地区. 化工矿产地质, 1997, 19(2): 81-98.
[5] 曲懿华, 袁品泉, 帅开业, 张瑛, 蔡克勤, 贾疏源, 陈朝德. 兰坪-思茅盆地钾盐成矿规律及预测.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8, 1-120.
[6] 郑绵平, 齐文, 张永生.中国钾盐地质资源现状与找钾方向初步分析. 地质通报, 2006, 25(11): 1239-1246.
[7] 郑绵平, 张震, 尹宏伟, 谭筱虹, 于常青, 施林峰, 张雪飞, 杨尖絮, 焦建, 武国朋. 2014. 云南江城勐野井钾盐成矿新认识. 地球科学, 35(1): 11-24.
[8] 颜茂都, 张大文, 李明慧. 思茅和呵叻盆地钾盐矿研究新进展和新认识. 地学前缘, 2021.
[9] 刘成林. 大陆裂谷盆地钾盐矿床特征与成矿作用. 地球学报, 2013, 34(5): 515-527.
本文出品自“科学大院”公众号(kexuedayuan),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