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不允许出国(境)展的神秘国宝,你知道是哪一幅吗?

正和岛

关注

中国十二生肖中,牛是位列次席的灵物。

传说,子夜时“鼠咬天开”后,“地辟于丑”,牛便是辟地的功臣,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的象征。

中国古老的奇书《山海经》中有人面牛身的神灵形象。

苗族、布依族等许多民族都实行过牛崇拜。

在维吾尔族、哈尼族中,也流传着神牛创世的神话。

在勤劳的中国人眼里,牛也是生活的盼头:每年立春前必定鞭春牛、舞春牛,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不平凡的庚子年已过大半,家里老人都说:“只等牛年来,一切就都会变好”。

福牛回首,扭转庚子颓势;

乾坤正序,启跃辛丑繁盛。

如此美好寓意,不止在老一辈心里,也藏在我们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幅画里。

为祈愿牛年国民安泰,阖家幸福,牛年就要赏牛图。

不允许出国(境)几乎不展出

被奉为国宝的神秘画卷

2019年9月17号,中国国家博物馆为迎接建国70周年庆典,开启了一场持续到年末的大展——《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

前来看展的人络绎不绝。

尤其有一幅画作前挤满了专程前来看它的人群,以至于工作人员不得不组织大家排起长队。

这幅画有多珍贵,想必大家也知道了。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

这幅画稀罕到什么程度呢,国家明令禁止它出国(境)展出。

在中国,国宝也就这个待遇了。

代表中国古书画艺术成就

九大镇国之宝它榜上有名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幅画咋这么牛?

那中国还有《清明上河图》,还有十大传世名画呢。

它还能比它们都稀罕?

要知道,这幅画可是货真价实、响当当地入选了中国九大“镇国之宝”的评选。

▼《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杂志)邀请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在国宝中做取舍之间的思量、权衡,盘点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

而且榜上有名。

在所属的绘画领域,这幅画打败了前前后后历朝历代诸位名家大作,一不小心就做到了“第一”的位置上。

论何物能“镇国”,什么才能代表中国古书画最高艺术成就?

我想,这幅画,就是答案。

新中国最困难时期

花10万港币不惜成本购回

这幅画够珍贵,但它的命途也足够多舛。

这幅画的作者是唐代大宰相韩滉。

韩滉,字太冲,唐长安人也。

据《新唐书本传》记载,韩滉精于弹琴,其书法与国画造诣都极高,是一个稀世罕见的全才。

就是这样一个全面发展的豪门子弟,在地方主政期间,吃喝嫖赌烟酒样样不沾。

却偏偏喜欢跑到田间地头观察民生,再用自己精湛的画技记录下来这些场景,也算是一个怪人了。

一次韩滉与友人谈论绘画之事。

友人听了非常佩服他的独到见解。

于是在一个天气晴和的日子,韩滉带了几个随从来到郊外田间小道上。春风和暖,绿树成荫,令人心旷神怡。

韩滉看到几头耕牛在低头吃草,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逍遥自得。

远远地又看见一头耕牛翘首而奔,另有几头耕牛纵趾鸣叫。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

韩滉顿时灵感大发,赶紧命随从取出纸笔,全神贯注地速写出一幅幅耕牛图景。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终于绘出状貌各异的五头牛。

韩滉很满意,还给这幅画取了个很接地气的名字。

韩滉的这幅画画的有多好呢?说是画中极品也不为过。

艺术天才皇帝宋徽宗见了它,立刻藏入内府,还在上面题词签字。

宋元时期的书画大家赵孟頫见了它,像看见了稀世珍宝,赶紧续了纸在上面留下了一句“神气磊落、稀世名笔”的题跋。

等到了清代,乾隆帝当然也不能错过。他自己题诗还不够,大臣也要一个挨一个在卷后题跋。

但是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这幅画就开始屡遭劫难,开启了它离奇、富于悲情的生涯。

先是被掳走,然后被肆意变卖,甚至一度销声匿迹。直到上世纪40年代,这幅画再次出现,被香港汇丰银行买办吴蘅孙买入。吴蘅孙深知这幅画的珍贵,故秘密收藏,从不示人。可谁知,好景不长,吴蘅孙生意失败,家道中落,濒临破产,无奈中只能将这幅画交于苏富比拍卖公司在香港公开拍卖。

此消息一出,社会哗然。沉寂的国宝难逃噩运,即将再度被洋人掠走。一位香港爱国义士眼看国宝流失海外,痛心疾首,又无财力救回。于是,他向周总理发出了求救匿名信,希望政府能够出资收回这件国宝。

收回国宝需要10万港币,对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

收?还是不收?

决不能让国宝流落海外!周总理连夜向新华社香港分社发去了一封紧急电报,上面只有八个字——“不惜代价,抢救国宝”。

紧接着,周总理向文化部下达了三条批示。

第一, 立即派专家赴香港对文物进行鉴定,若是真品,立即收购;

第二,收购后要派专人护送《五牛图》回北京,确保文物的安全;

第三,文物到京后,必须交由条件好的文物单位妥善保管。

文化部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专家赴港,鉴定这幅画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元成交,至此,国宝终于回归故土!

说到这儿,可能很多朋友已经猜出来了。

这幅画,就是千古奇画《五牛图》。

代表唐代画牛最高水平

一年仅3个月可见

《五牛图》画了5头不同形态的牛。

▼构图、技巧上都极其巧妙。

其用笔之细腻,描绘之传神,牛态之可掬,几乎可呼之欲出。

随意放大画中的细节都是极惊艳的,牛的眼睛、鼻子、蹄趾、毛须等都看得一清二楚。

以牛入画,如此妙趣生动,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五牛图》因此在故宫泱泱珍品中可称得上是“绝品”。

正是因为“绝品”珍贵,所以这幅画被永久的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只在每年的9、10、11月份接受展览。

普通人想要随时随地近距离一睹真迹,几乎是不可能。

但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

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20年)建成的紫禁城,已经600岁了。

为了献礼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弘扬传统文化,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典藏传世经典。

天津中钞纸业有限公司特推出《五牛图》丝绸钞券珍藏版,1:1原作超清复刻。

规格:28.6cm*321cm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只在600周年才发行的丝绸钞券珍藏版

2021年不能错过的抢手热货

文物的复刻向来都是一项大工程,尤其是《五牛图》这样的“镇国之宝”。

《五牛图》回归祖国时蒙满了尘垢,伤痕累累,更有大小洞蚀数百处,所以专家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复原。

1977年1月28日,在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由裱画专家孙承枝先生主持。

修复历时8个月。

最终验收的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图卷在补配处全色及接笔不露丝毫痕迹,与原画保持了统一,裱工精良,裱件平整、美观。

在此基础上,天津中钞纸业有限公司紧急集合业内的多位专家学者,使用精湛、高端彩印技术,1:1原作复刻,才终于让饱经风霜的《五牛图》再现于世。

《五牛图》原作系黄麻纸,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

为了让复刻画作呈现出更逼真、更还原的效果。

天津中钞纸业有限公司反复试验、几经权衡,并在询问了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后,决定采用钞券纸。

钞券纸还原、继承了唐代纸张的一切优点。

▼复旦大学前校长、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曾解释,唐代的纸张很多都品相良好、字迹也非常清晰,那是因为用的是生宣。唐宋时期纸的pH值一般在六点几,相当于中性,所以纸质可以说是万里挑一。

纸质敦厚、光洁、挺度好,强度高,特别是耐折度达几千次以上,并有极强的抗水性能,十分适合于凹版印刷。

为了更好地保护画作,《五牛图》丝绸钞券珍藏版还特地采用了丝绢装裱。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黄色、黑色、蓝色、紫色的渐变丝线织就成栩栩如生的龙锦云纹,随着光线和角度的变化还会呈献出不同的色彩。

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

区别于市场上其他复刻画作,丝绸钞券珍藏版的《五牛图》上、下都有精美银质宽镶边,因此比原迹更宽。

引首处额外添加了乾隆皇帝御笔所题的“兴讬春犁”四个大字,因此比原迹更长。

紫禁城是块金字招牌,而丝绸钞券珍藏版的《五牛图》更是紫禁城金字招牌下的特别典藏品。

只在紫禁城600岁生日的时候才会有。

早一年不行,晚一年也不行!

恰逢2021年牛年,这是每位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都不能错过的文化典藏。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礼盒典藏

2021年装饰、收藏、送礼不可错过

《五牛图》丝绸钞券珍藏版的收藏价值,有目共睹,毋庸置疑。

为了更好地方便大家自藏、赏阅和送礼,《五牛图》丝绸钞券珍藏版特别配备了礼盒包装。

礼盒四方端正,平然有序,紫禁城出品的一贯水准。

大气、淡雅的故宫泥土色,符合名画气质。

盒身上截取《五牛图》中的精华核心部分作为装裱,让人未开此盒,便首先感受到这幅千古奇画的震撼气质。

缓缓打开此盒,1幅《五牛图》丝绸钞券珍藏版画作映入眼帘。

盒内还专门配备一幅白手套,方便大家把玩赏阅。

▼友情提示:因画作珍贵,请打开画作前务必佩戴白手套,可使画作色泽鲜艳,保存时间更长久。

证书函证书一应俱全,出品证明证书、专用收藏票和“天津中钞”的小卡一枚,都在证明着其品质值得信赖,无可争议。

响应国家“藏宝于民”的号召

现在下单《五牛图》丝绸钞券珍藏版仅需498元

数量有限 售完即止

现在下单的所有粉丝我们都额外赠送一个帆布包或鼠标垫哦!(帆布包、鼠标垫随机发货)

5头金牛,旺财又旺家,还有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

自藏赏阅,镇国之宝的绝佳气质亲临眼前

馈赠他人,牛气冲天的2021年马上到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