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纪念|马之庸:再读马思聪《关于傅聪得奖》

澎湃新闻

关注

原标题:纪念|马之庸:再读马思聪《关于傅聪得奖》

当地时间12月28日,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国去世,享年86岁。

1955年2月,音乐家马思聪应波兰邀请出任第九届“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评委,当时年仅十九岁的青年钢琴家傅聪参加了比赛,获得优胜,是《玛茹卡舞曲》奖的唯一获奖者。马先生回国后在《人民音乐》杂志发文《关于傅聪得奖》。本文来自《岭南音乐》(2020年10月),原题为——再读马思聪《关于傅聪得奖》。

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先生不仅在小提琴演奏、作曲和教育多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他还是一位著名的音乐话动家、音乐评论家。他对新中国音乐发展所著文章已汇编《居高声自远》一书。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马先生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就频频出席国际音乐节和国际音乐比赛评委等活动,是新中国首位出任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委。他为中国音乐家与国际乐坛架起音乐艺术交流的桥梁。

1949年11月,马先生作为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理事,随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中国友好代表团出访苏联。1951年5月,以中国音乐家代表团团长身份率团赴捷克斯洛伐克出席“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在代表团音乐家举办的音乐会中,马先生演奏了自己的作品《西藏音诗》《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受到高度赞扬。与捷克斯洛伐克乐队合作,演奏中国作曲家和本人的小提琴协奏曲,马思聪开创了在国外演奏中国小提琴协奏曲的先河。其间马先生还出席国际十六国作曲家大会,并作《关于中国群众音乐创作》的专题报告,让国际社会了解新中国音乐发展的概况。

1955年2月,他应波兰邀请出任第九届“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评委,我国年仅十九岁的青年钢琴家傅聪参加了此次比赛,获得优胜,是《玛茹卡舞曲》奖的唯一获奖者。马先生回国后在《人民音乐》杂志发表了《关于傅聪得奖》一文,介绍比赛盛况并谈傅聪得奖具备的几方面优势,这对于无论学习哪门乐器的选手都有其指导意义。1958年3月,马先生应苏联邀请出任“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小提琴比赛”评委会副主席,他是新中国首位出任国际音乐比赛评委会副主席第一人。同年5月,马先生在《人民音乐》杂志发表文章《记柴可夫斯基钢琴小提琴比赛会》,对比赛和参赛者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评价,并深感音乐比赛能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爱,他说音乐不受国界、民族的限制,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他倡导各国应加强音乐文化的交流。 文章首发于《人民音乐》,1955年5月31日,作者马思聪。来源:知网

马先生在1955年《关于傅聪得奖》一文中谈了傅聪获奖的几方面优势,都是青年乐手应该学习的。傅聪是著名学者、翻译家傅雷先生的长子,傅雷先生博学多才,他对西欧古典音乐及其作家也有浓厚的兴趣和修养,他与马思聪先生是妤友。傅雷曾翻译罗曼·罗兰的作品《贝多芬传》而畅销全国,从此他进入古典音乐的世界,也引领儿子走向音乐的殿堂。傅聪1934年3月出生于上海,在父亲指导下八岁开始学习钢琴,后曾师从意大利指挥家、钢琴家梅百器学习了三年,随苏联专家学习了一年,间中无师自学。1953年他参加在罗马尼亚举办的“第四届青年联欢节”的钢琴比赛,荣获第三名。

傅雷先生对儿子的教育是全面的,不仅要求他刻苦练习技巧,同时教导他要充实东西方的知识;要关注人文艺术方面的智慧;要他背诵中国历代名家的诗词及典故。说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才能彻底理解别的民族的优秀文化,他教导儿子要理解中国艺术最大的特色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雍容有度、讲究典雅、自然;反对装腔作势、无目的炫耀技巧,说这是世界艺术的共同准则。所以傅聪在父亲严格要求和教导下,不仅掌握了纯熟的技巧,还具有深厚的艺术涵养和东方人特有的气质,这就是他对肖邦的作品演奏得出神入化的成功所在。傅聪在国家的关怀下曾赴波兰深造,后定居英国,成为国际著名钢琴家。

马先生在《关于傅聪得奖》一文中总结傅聪成功的经验:一、傅聪平常喜读文艺作品,文艺修养对音乐的表现有很大帮助;二、傅聪非常勤奋练习技巧,一天常练习十二小时以上,掌握了纯熟的技巧,这是基础,技巧借助文艺修养,就能完满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三、他虚心接受指导意见,反复修正,不断提高。马先生这篇文章发表距今虽已六十多年了,再次阅读,深感它对于当前的年轻乐手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也是一堂大师课。

(马之庸系音乐家马思聪的堂侄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