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记忆】中国高架第一环的上海内环线,TA的往事你可知晓?

上海发布

关注

上海内环高架路,俗称“上海内环线”,市民们一般都简称“内环”。它是上海最早建设的城市快速高架道路,素有“中国高架第一环”之称,TA的建成使得上海人的出行方式开始从平面向立体化延伸。

今天通过这篇文章,一起了解上海内环线的前世今生吧~

2004年拍摄。内环高架与轨道交通并行

图片摄影 | 杨焕敏

01

内环线高架浦西段是在中山环路基础上辟筑改建而成。20世纪20年代,上海特别市政府所辖区域,被租界横亘其间。1927年11月,辟筑环租界半周的道路,南起龙华,北达交通路,命名为中山路(今龙华西路、中山西路、中山南二路及中山北路部分路段)。1930年5月竣工通车,长13公里,宽27米,车行道宽7.5米,煤渣路面。

1945年后,黄浦滩路、南黄浦滩路和里马路改名为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中山南路。至此,中山路从南、西、北三面环绕市区边缘,形成环路雏形。由于经济稍有复苏,车辆增多,上海市中心道路开始拥挤阻塞。

1958年,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决定以中山南路、中山南一路、中山西路和中山北路为基础,连接拓宽为中山环路,使之成为环绕中心城区的交通干道,以加强市区与近郊城镇的连结。自大木桥路至逸仙路大八辻(今大柏树),全长21公里,路幅大多宽35米,机动车道宽19.7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4.5米,沥青表面处理,1960年11月竣工。直至1987年底,中山南路的多稼路至新肇周路段辟通后,方实现中山环路的全线贯通。

02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上海的城市形态和经济、社会各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1958年10月,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编制《上海市高速干道系统规划》,绘制《1958年上海市高速干道布局示意图》。该规划在市内采用环形层放射式路网。包括内环、中环、外环和10条放射线的高速干道系统,其中内环、中环和浦东的一条线路建议为高架道路。

1958年,上海市高速干道布局示意图中的“内环线”。

1985年市中心城高架汽车专用道规划方案示意图

20世纪80代初,改革开放处于启动阶段。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矛盾之一。当时上海车流量迅速增长,市中心道路堵塞严重。1983年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所曾规划过西藏路高架道路方案。此后,规划部门在成都路规划中,考虑到共和新路过铁路旱桥和过苏州河的桥梁相距很近,规划用高架连成一体,并跨过中心区繁华地段,以解决南北交通问题。

市规划院于1985年1月编制完成《中山路(大柏树—漕溪路)高架汽车专用道规划方案》,作为逸仙路—中山环路—沪闵路快速干道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1985年8月由市规划院编制了《上海市中心城高架汽车专用道系统初步方案》,绘制了《1985年上海市中心城高架汽车专用道规划方案示意图》。

1988年初,又对中山北路段作了预先可行性研究。1990年12月,上海市建委原则批准了内环线高架道路规划方案。在研究、规划、调整过程中,南北高架和延安路高架建设规划也先后被提出,这就形成了“申”字型城市快速路蓝图。经上海市政府批准,中山环路列入了上海市“七五”道路交通建设计划。

内环线高架道路匝道布置设计方案

内环线高架道路横断面设计图

1991年2月,内环线建设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后即获批准。1992年9月25日,内环线高架一期工程在中山北路武宁路口打下第一桩。

03

建设中的内环线高架(武宁路口)

图片摄影 | 陆杰

建设中的内环线高架(苏州河三湾一弄段)

图片摄影 | 陆杰

建设中的内环线高架(共和新路立交段)

图片摄影 | 陆杰

1993年年底完工通车的内环线高架一期工程(兰田路岚皋路段)

图片摄影 | 陆杰

内环线工程作为上海“八五”期间实施的重大市政工程项目,全长47.7公里,其中浦西段是自南浦大桥经中山环路、走马塘、黄兴路,至杨浦大桥全长29.2公里的高架道路(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内环高架)。

内环高架浦西段长29126米(不包括2座大桥),标准路段宽18米,设计车速每小时80公里。高架道路的墩柱设在地面道路中央6米宽的分隔带内,高架道路与地面道路间的净空高度不小于5.5米。

内环高架道路总宽度18米的横断面布置:双向来回各2车道共4车道,其间设0.5米宽的分隔带,两侧设各宽0.5米的防撞栏杆。全线设连通高架与地面道路的上、下匝道共35条,每条宽7米,单向通行,匝道的设计车速为每小时40公里。在鲁班路、漕溪路、延安西路及共和新路交叉口建有4座互通式或半互通式的立交桥。高架道路通过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把浦东、浦西的交通连为一体,对市中心地区交通起到“保护壳”的作用。

1993年12月20日,内环高架一期工程完工。

1994年12月7日,中山西路漕溪路立交桥上隆重举行上海内环线工程全线建成通车典礼,上海人终于圆了高架梦。

1994年12月7日,即将举办内环线高架通车典礼的漕溪路立交现场(华亭宾馆俯拍视角)

图片摄影 | 陆杰

1994年12月7日,内环线高架通车典礼现场

图片摄影 | 陆杰

1994年12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及四版报道上海内环高架路全线通车的消息

1994年年底发行的内环线高架通车纪念首日封

全线通车后不久航拍的内环线高架漕溪路立交

图片摄影 | 陆杰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航拍的内环线高架鲁班路立交

图片摄影 | 陆杰

2014年拍摄。内环高架、沪闵路高架及漕溪路立交

图片摄影 | 郑宪章

有人说,一座大都市如果没有宽敞的通衢大道,就像人们没有血管,高架内环线犹如一根大动脉把血液输送到城市各个角落,整个肌体就会充满活力。

现今,上海的城市道路交通形态已经更丰富了,高架道路网也更为密集。但已近而立之年的“内环君”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里程碑意义无可替代。

资料: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编辑:陈灿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