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诞生在战火年代中的陇东剧团

人民政协报

关注

原标题:诞生在战火年代中的陇东剧团

1937年,陕甘宁边区庆环分区成立,分区党委和专署设在环县曲子镇。1938年,庆环分区为认真贯彻毛泽东关于“我们要搞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的形式”的谈话和第三科科长到延安“受训”的有关精神,以及延安民众剧团成立和演出的启示,动议设立庆环农村文化改进会,开办农村剧校。1939年6月13日,庆环农村剧校,即陇东文艺工作团的前身,在环县曲子镇曲子街成立,并正式开学。

陇东剧团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讲述的是其从创办到成熟的故事。

“一斗麦剧团”

当时正值抗战最艰苦、最激烈的阶段。陕甘宁边区庆环分区党委书记马文瑞、专员马锡五、宣传部长彭飞等领导人十分重视戏剧工作,抽调赵宁一、史虎臣等人具体负责筹建工作。环县曲子街工商户和群众“一升一碗凑麦一斗”作为活动经费,故群众称剧校为“一斗麦剧团”。分区政府各单位捐助了一些办公用具和几十元钱作为开办费。剧校借用群众窑洞两孔、四间土房居住,作为教室和排练场。从冬学里选调李俊德等四五名教师,招收本地和国统区一批有文化的青少年,收编了流落到当地的西府皮影戏艺人张云、赵三、袁兴贵等,组建了戏剧队伍。

庆环剧校组织系统比较完善,设校长,下设有校务委员会、队长、组长和4科10个股组。校委会下设剧务科、教育科、交际科、总务科。设俱乐部,主任内设调演组、访识破组、戏剧交谈会、学习检查委员、文化娱乐委员、伙食委员、卫生委员、宣传组。剧校共有演职人员40多名,校长史虎臣、副校长刘飞军、教育科长张崇仁、剧务科长张云等,多为学员兼任。此外,主要学员演员还有龙有德、杨贵郎、梁聚宝、陈希民、慕崇科等15人。剧校还设有政治、国语、算术等课程。

马文瑞、马锡五等分区领导同志十分关心戏剧队伍的建设,经常深入剧校作报告、开座谈会、指导剧校工作。作为校务委员的赵宁一、墨遗萍更是经常来剧校讲课,并为剧校编写和排导了大量剧目。

“向前进,勇往直前!”

1940年7月1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命令,庆环分区各县受陇东专署直接管辖,剧团改名为“陇东剧团”。期间在各地演出《苛岚县》《张凤娇》《十二把镰刀》《钟专员》等剧目。

1941年后半年,为了提高剧团的思想和艺术水准,剧团奉调赴延安鲁艺受训一年。其间,毛泽东亲切为陇东剧团题词:“向前进,勇往直前!”在延安鲁艺和抗战剧团学习培训期间,博古、周扬、张庚、柯仲平、马健翎、赵守一、彭飞等人为剧团作报告、讲课、排戏。同时结合学习,剧团坚持每周为延安机关、工厂、部队、农村演出二至三场。通过半年的培训,使陇东剧团无论在业务上,还是思想上都有显著提高。

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解放区包括陇东剧团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讲话精神,积极宣传演出。上级组织先后从延安鲁艺、延大、边区文协、民众剧团、抗战剧团、抗大七分校、陇东中学、民间班社、当地部队及群众中选调一大批文艺骨干充实到陇东剧团。其中有周国瑾、慕柯夫、程士荣、武玉笑、陈光等31人。先后担任剧团主要领导职务的有赵守一、墨遗萍、史虎臣、刘飞军(刘彪)、高俞秀、王俞、许少夫、田益荣、曲子贞、范景宇、黄俊耀、张力、王如东等。

陇东剧团在抗日战争时期,一面坚持演出,一面积极投入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运动,使文艺工作者在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不小的收获,对剧团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剧团随军演出

解放战争开始后,陇东剧团坚持演出,配合部队积极投入战斗,运输给养,运送伤员,向敌军展开政治宣传,写标语、喊话、教育俘虏等。还有不少人直接参加战斗,为保卫陕甘边区立下了战功。1946年10月,中共中央西北局调黄俊耀任陇东剧团团长。1947年元旦,剧团在庆阳县城上演了他们自编自演的大型秦腔现代剧《阎王寨》和新编历史剧《潞安州》。《阎王寨》一剧通过贫困农民刘德全一家遭受地主残酷剥削迫害的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地主阶级的惨无人道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使广大劳苦大众明白只有奋起抗争、才能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该剧在庆阳县城一上演,就引起空前轰动,人们对于这部新戏赞不绝口,认为该剧是陇东的《白毛女》《血泪仇》。之后,剧团在环县专门上演《阎王寨》,当演到活阎王地主当场打死农民刘德全的时候,愤怒的观众冲上舞台,痛打了扮演地主的剧团团长黄俊耀,从而创造出“最理想的演员”和“最理想的观众”的艺术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阎王寨》被编入《国家优秀剧目选集》。

1947年2月,陇东剧团撤离驻地庆阳县城外五里坡,随陇东分区党政军机关转移。剧团经二轱辘原、悦乐,一路急行军到达华池县柔远城。3月,胡宗南三个旅向我驻驿马关、白马铺、赤城大举进犯,我军奋起抵抗。3月6日西华池战斗结束,3月下旬剧团转战华池县悦乐镇。陇东地委对剧团创作剧(节)目进行了审查。4月至5月,剧团随王震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转战合水(老城)、子午岭,陕北直罗镇、张村驿一带,随军宣传演出。12月,依据陇东分区党委安排,陇东剧团内部开展了“四查”(即查思想、阶级、立场、斗志)运动。并根据一些活生生的现实素材,创作了现代眉户剧《四查》,批判了少数干部的不良作风,很有教育意义。

剧团1948年随军在环县、华池县宣传演出,为庆祝三八妇女节,3月剧团编排演出了以宣传妇女放脚为内容的现代眉户剧《大脚好》,边区干部群众都兴奋地说:“陇东剧团来了就有好戏看。”是年,陇东剧团有演职人员60多人。这期间,该团掀起了一个创作排演新剧目的高潮。

扎根于人民的沃土中

陇东剧团深深扎根于陇东人民群众生活的沃土之中,从庆环农村剧校成立,至1949年文工团开赴兰州,先后编演了以自编现代剧为主,题材大都以宣传抗日救国、人民英勇抗日、反对国民党分裂、反对内战、反映边区革命和生产生活的大好形势为主要内容的剧目。

其中,《满天飞》歌颂了东北抗日义勇军率领当地人民英勇抗击日寇侵略的事迹;《保卫家乡》依据抗战时期,陇东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粉碎国民党顽固分子赵老五及其帮凶的进攻、保卫家乡的真实故事而改编;《血泪仇》描写河南农民王仁厚逃难到陕北,受到良好照顾,其子王有才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并被派到解放区暗杀其父,又险些毒死自己的儿子,后父子相见,王有才悔悟,他杀死国民党长官,投奔革命。还排演了鼓励人民群众积极生产和改变落后习俗的剧目。像反映改造二流子的《动员起来》;表现批判反对算卦敬神之类封建迷信活动的《神仙怕打》;主要歌颂反映边区劳动英雄张振财动人事迹的《城壕村》等。

演出的剧种以秦腔为主,兼有眉户、秧歌剧、歌剧、活报剧等。演出因陋就简,形式多样,最有特点的是旧瓶装新酒,即在传统程式里加进新内容,新表演技巧,并予以不断继承创新。例如在演《血训图》时,角色穿时装,粘胡子,却提着马鞭“耍口条”;八路军指挥员上场“起霸”,和日本兵打仗提着步枪开“档子”,给日军脸上画豆腐块或太阳旗;开打时双方上场念四句引子,然后自报家门:“吾乃日本皇军是也!”八路军是武生打扮,代表正面人物。这种演出形式,虽然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但未能很完美妥善地解决好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剧团在后期几年的演出中,力求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完美,从生活实际出发,继承运用程式但不拘泥于程式,例如在《反蒋灾》排演中,既继承运用程式,又从艺术需要的角度,对程式进行大胆的创新改进,使该剧的演出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陇东文工团

1949年初,为迎接全国解放的新局面,陇东剧团更名为陇东文工团。国民党马继援骑兵团1月袭击了陇东分区机关所在地,干部群众数十人被杀。陇东剧团也遭受劫难,剧团把一部分箱具驮走,把一部分箱具藏进当地的沟窑,进行转移。转战于陕北三边的三道川、薛家沟一带活动。3月重返到华池县油坊沟整编提高。5月,剧团团长黄俊耀赴北京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7月27日,陇东重镇西峰解放。文工团随军由华池进入西峰,配合工作。8月至9月剧团由西峰出发,经平凉、定西,随解放军边行军边演出40多天,沿途跋涉千余里到达兰州。年底,中共甘肃省委决定:将陇东文工团更名为甘肃省文艺工作团,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50年3月,应庆阳老区人民的要求,甘肃省文工团抽调陈子岗等30多人到西峰,又从本地选调部分人员,筹备创建庆阳专区文艺工作团,共50人,下设宣教、剧务、总务三个股。文工团以演出现代戏为主,兼演传统剧。1952年4月,庆阳专区决定将宁县人民剧团和并入庆阳文工团。同年,西峰实验社解散,部分人员亦并入庆阳文工团。1953年,文工团正式改名为甘肃省话剧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级各剧团几乎都由陇东剧团派生发展形成,如将陇东道情改造发展为陇剧的甘肃省陇剧团,创作并演出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的甘肃省歌舞团等,其主要领导和主创人员也均为陇东剧团培养出来的。

(作者系甘肃省作协、剧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