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科技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关注

原标题:科技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来源:东风汽车

从科技创新周看公司技术中心人才培养工作

在第五届科技创新周上,公司技术中心“发明之星”引人关注

(记者 周惠明 通讯员 顾盛炜)秦龙,电控开发部工程师,致力于电控软件开发8年,2020年已挖掘专利50项;

黄红波,新能源汽车研究部工程师,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成开发7年,主持、参与多项公司级项目,2020年已挖掘专利18项;

张冬冬,车身部主任工程师,致力于车身设计开发、总布置设计开发12年,2020年已挖掘专利11项;

……

走近公司技术中心第五届科技创新周发明之星展示区,一串闪亮的名字映入眼帘。照片里的他们朝气蓬勃、风华正茂,他们是在公司技术中心肥沃土壤里成长起来的研发之星,也是未来支撑东风自主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国际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公司技术中心顺应时代和行业发展需要,在研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广泛实践和探索,为公司自主研发事业打造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完善体系建设 为研发人才搭建宽广舞台

“十一”长假前,公司技术中心为期半年的“五化”人才专项培训班第一批学员顺利结业,400多名员工分别完成《智能驾驶》《软件定义汽车》和《新能源三电》课程。拿到结业证书的那一刻,陈震不禁开始期待后续的进阶培训,这是促进自身思维结构和知识结构转型的好机会。

入职6年来,陈震负责过5款车型的项目开发,先后获得过4项专利,以及2次科技进步奖,目前担任公司技术中心车身部座椅设计主管工程师。

“这里有各种自我提升机会。”陈震说,“例如每年一度的科技周‘大咖论坛’,以及日常举办的业务培训、东风微课堂,都是我们开阔眼界、学习知识的好机会。此外,还有‘长青计划’‘星光计划’等,助推研发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型。”

近年来,公司技术中心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给青年人才压担子、搭平台,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像陈震一样入职数年便得以快速成长的青年人才不在少数。

公司技术中心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宋发宝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契约化管理、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公司技术中心积极响应东风公司“长青计划”,让年轻人才挂职重要岗位接受“战火”淬炼。同时,为鼓励科技创新,公司技术中心构建了“星光计划”,提拔大量“90后”,补充到管理队伍中。

“加上2020年新增的7名职工,总计已有37名青年人才挂职‘长青计划’,其中首批挂职人员已有4名被提拔为高管。”宋发宝说,“去年12月挂职‘星光计划’的15名青年人才,已有多人开始主持科室工作,他们对自主研发事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公司技术中心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1118人才工程”,即培养1名院士、10名行业领军人才、100名行业知名专家,和800名重要骨干。为此,人力资源部门主导建立相应的三级人才队伍——领军人才、领航人才和领率人才,以促进“1118人才工程”的落地。

“今年,通过任期考核,有700多名人才入选‘1118人才培养库’,约占职工总数的27%。”不过,进入“人才库”并不代表一劳永逸。宋发宝介绍,首先,研发人才必须带着重要课题或项目进库,任务结束后,必须寻找新的项目和课题,否则,视为自动退库,以此强化人才队伍担当和作为。

一系列干部人才培养计划,不仅进一步畅通了晋升渠道,让诸多优秀研发人才脱颖而出,在关键岗位上发光发热,也让广大职工有了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舞台,为东风公司自主研发事业不断凝聚智慧和力量。

多元化激励机制 在重要项目中实现价值创造

为研发人才铺路架桥的同时,公司技术中心也在三项制度改革上不断探索。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当属研发人才多元化激励机制的构建。

2017年,经过长达两年的内外部调研,公司技术中心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商品开发项目经理机制。后来,这一机制逐渐向技术课题和管理课题延伸。2018年,“1+1+n”研发人才多元化激励机制启动试点。其中,两个“1”分别指构建商品开发项目激励机制和构建科研课题股份制激励机制,“n”指构建敏捷性专项+激励机制。

“2018年至2019年间,我们先后对12个项目进行试点,包括东风风神全新一代AX7、电动车E70、奕炫、奕炫GS项目,以及CMP平台、eCMP平台开发等。”宋发宝说,“2020年,结合试点和扩展运营经验,我们将激励机制方案全面优化梳理,形成激励机制2.0 Plus版,实现项目和人员全覆盖。”

激励机制的改革让广大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主任工程师,积极承担起公司级重要项目和课题,推动一大批重要项目实施落地,也锻炼出一批有勇气、有能力、敢担当的骨干人才。

东风风神E70项目总师周坤、G59项目总师阳凤生等,均是在项目中历练成才、贡献突出,逐步走上重要岗位。

“研发人才多元化激励机制,改变了以往的分配模式和分配结构,实现薪酬能增能减,使同层级职工收入差距达到1-10倍,远高于行业水平。”在宋发宝看来,激励机制同时构建了崇尚价值创造的奋斗文化,项目负责人必须带领团队攻破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方能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事实上,激励机制改革只是公司技术中心三项制度改革的冰山一角。2020年,公司技术中心制定了三项制度改革行动纲领,包括4个方面、16个指向、25项重要课题。

“2019年,共有7名高管、12名中管退出现岗位,59名职工退出重要项目,退出比例达17%,远高于年初制定的5%的末位淘汰和退出比例要求。”宋发宝说。

压力的有效传导,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干部人才队伍活力,同时也为有能力、有抱负的年轻人才创造出更多机会。

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85”后女博士张旎,在公司技术中心负责动力总成标定工作,也是电控领域最紧缺的专家。工作8年不到,张妮已晋升为副总工程师,同时也入选“1118人才工程”培养计划,前程似锦。同为“85后”博士生的赵春来,在轮毂电机领域表现突出,工作4年即被提为主任工程师。

“三项制度改革的推进,优化了项目研发结构,为优秀人才创造了更多成长的空间和机会,让大家的辛勤付出有了更为公正的回报,也让研发人才队伍激发出更大活力和创造力。”宋发宝介绍,“目前,2020年三项制度改革行动纲领中的25个重要专项,均已按指标圆满完成任务。”

从重数量到重质量 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

从重人才数量到重人才质量,这是公司技术中心“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中,关于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最大的转变。

“‘十三五’期间主要为快速满足研发事业基本人才需求,‘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必须紧扣业务需求。”宋发宝说。

在人才选拔上,公司技术中心将实现“一个转变、三个聚焦”。“一个转变”即研发人才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三个聚焦”则指,在高校人才引进上,聚焦顶尖高校、稀缺专业;成品人才引进上,聚焦五化领域;海外人才引进上,聚焦全球顶尖人才。

宋发宝介绍,“十四五”期间,公司技术中心研发人才培养将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

“五化”人才培养。今年初阶培训班顺利结业后,中、高阶班将于明后两年开展。通过“五化”人才体系建设,普及智能化、数字化理念,推动研发人才思维结构和知识结构转变,引导传统人才向新业务领域人才转型,促进内部人才结构调整。

研发人才国际化培养。除语言能力的国际化外,还将进一步加强研发人才业务知识结构、思维意识、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国际化探索。

干部队伍管理创效能力培养。管理团队要进一步加强财务思维、市场思维、管理思维等,为研发人才铺台子、搭梯子,激发人才活力和内驱力,带动广大职工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服务技术研发。

新入职大学生市场化意识培养。与往年相比,2020年新入职大学生培训增加了两项重要内容。一是组织前往东风的“延安”——十堰,开展了一场寻根之旅、文化之旅和军训之旅;二是组队前往4S店,充当销售顾问,感受产品卖点和客户需求,培养面向终端客户的市场意识。面对公司技术中心研发转型带给东风研发人的全新要求,像这样贴近市场的“第一课”,将成为日后新入职大学生的“必修课”。

“东风公司正处于改革突破期,研发人才培养既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也要适应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探索中,我们逐渐积累了相当一部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帮助研发队伍成长壮大。”宋发宝说,“希望不断成长起来的研发人才队伍,激流勇进、乘风破浪,成为东风自主研发事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