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长盛基金郭堃:深度调研认清公司治理水平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关注

  原标题 长盛基金郭堃:深度调研认清公司治理水平

□本报记者 吴娟娟  

采访长盛基金基金经理郭堃的当天适逢A股深度调整。作为一名热爱公司研究、调研时间多于看盘时间的基金经理,采访结束后郭堃才得知市场当天的跌幅,但他安之若素。他认为市场没有什么问题,只要全球疫情不出现超预期的反复,就不必惊慌。在郭堃看来,深度研究的核心在于认清公司的治理水平,因为治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的长期表现,有时它比财务数据更加重要。

据了解,郭堃拟任基金经理的长盛制造精选基金8月3日起发行。

短期因素对市场影响降低

郭堃表示:“我倾向于自下而上寻找具有长期成长持续性的公司,相信研究创造价值。”据他观察,对于核心资产来说,短期因素对股价的影响正在降低。

“我做投资的前两年比较看重公司经营的边际变化。很多投资决策基于行业或者公司的边际变化,即基于预期差,比市场领先一步判断出公司可能有向好或者向坏的变化,然后领先一步进行布局。从2017年开始,这种方法的效果越来越不好,现在我较少依据短期边际变化做投资决策。”

为什么基于短期预期差做出的投资决策有效性降低?郭堃认为,这背后有几重原因:一是市场有效性提高。二是前几年在流动性偏紧的情况下,大家倾向于把较为有限的资金聚焦在处于长期很好的发展轨道并且具有特别好的持续性的公司,不过多关注短期变化。“近期市场流动性宽裕,市场对这种边际变化的反应比前两年更剧烈,但这是阶段性的,不会影响我整体的投资框架。”三是A股的机构化程度提升,偏长期的资金对市场的影响增大。

不要单纯看静态PE

在目前资金整体偏宽松的情况下,公司估值水涨船高。郭堃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依据静态PE判断一个公司贵不贵。他举例,白酒或食品类公司前些年估值只约20倍,同样的公司现在估值已到了40倍至60倍。但是,如果基于公司发展,将公司未来变化折现,未必就认为现在40-60倍的估值很贵。

如何将未来变化折现?郭堃认为可从四个方面看。第一,行业的增长。第二,龙头公司在所属行业占据的市场份额的增长。第三,公司产品品类的延展,如做酱油的公司,可以做黄豆酱,可以做醋等。第四,公司对供应链的控制,比如公司若未来去并购生态链上的公司,则对公司的成长会产生很大影响。把这些可能发生的变化折现之后,再看公司的估值,可能会得出更准确的判断。不过,郭堃也提醒,未来现金流贴现模型(DCF)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如果行业本身处于快速的技术迭代过程中,这一估值方法可能很难适用。

对下半年市场保持乐观

谈及下半年A股市场,郭堃表示比较乐观。他认为现在A股整体估值仍处在合理区间,只是其中部分股票已经不便宜了。不过,他认为全球流动性比较宽松,只要疫情不出现特别大的超预期反复,就有理由对市场持比较乐观的态度。“目前来看,超预期反复出现的概率比较低。”

郭堃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疫情暴发前,他每个月有大半个月在拜访公司,“不是在调研,就是在调研的路上。”经过长期、高频的公司调研,郭堃对如何通过调研了解公司的投资价值,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方法。

“做研究员时期和刚开始做投资时期,调研的关注点在公司的财务报表、公司所属行业的变化、公司经营情况等方面。随着经验的积累,调研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首先,交流的人越来越多。其次,关注的焦点从公司的经营越来越往公司治理上倾斜,因为公司的治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的长期发展。基金经理要通过深度研究,认清公司的治理水平。”

郭堃总结了三个判断公司治理水平的角度:一是研究公司的历史。通过公司历史上的股权变更,能看出管理层的格局和胸怀,能看出公司的管理层有没有分享的态度,能不能吸纳业内最优秀的人才。通过和公司各种各样的人交流,也能感受到管理层的格局和胸怀对公司发展带来的影响。二是判断公司的进取心,特别是在行业整体不太好的时候,能看到有些公司积极乐观,有些公司比较消沉。当然,除了精神上的积极进取,还要看管理层在公司面临困境时的具体措施,以及管理层有没有反思。三是看企业家的风险意识,以及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偏离公司商业逻辑的行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