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施耐德电气张开鹏:跨国公司更注重供应链安全 本地化将成趋势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原标题:跨国公司更注重供应链安全,本地化将成趋势——专访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负责人张开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正发生结构性变化。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负责人张开鹏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相比以往更注重供应链的效率,经历了疫情,各国、各跨国公司都将更加注重供应链的安全性。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将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供应链的全球战略安全性备份纳入考虑。

推广中国复工复产经验

《21世纪》:此次疫情对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供应链带来了哪些冲击?

张开鹏:疫情初期,其对供应链的冲击是休克性的。在2月10日复工当周,除武汉以外,施耐德电气中国区的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都实现了复工,但达产的困难比较大,原因在于供应链是一个整体系统,每个环节都要流畅。

供应链不仅包括施耐德电气自身的23家工厂、8个物流中心,还涉及1400多家直接生产材料供应商、几千家非生产材料供应商,各个供应商的恢复并不均匀。

疫情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人力不足,很多工厂按照安全要求到岗的员工比例不到一半,导致开工时人员不足。

二是上游供应链复工缓慢,复工初期我们有一定的库存来支撑工厂启动,但后续的生产就需要供应商的生产能够跟上,这成为恢复产能的主要瓶颈。

三是交通受到严重限制,常用的运输线加长甚至完全封闭,需要寻找其他方法把货物送到。这部分工作非常消耗精力,对交付也造成了一定困难。

四是市场不确定性,各个行业需求不均匀,涉及到工业、自动化的产品,尤其是与防疫物资生产有关设备,需求突增。建筑行业相对恢复比较晚,业务需求也恢复较慢。

《21世纪》:目前,施耐德电气中国工厂的复工复产情况如何?疫情是否会影响今年的业绩?

张开鹏:目前,中国区所有工厂都处于满产状态。设备产能、人员都实现了充分利用,我们正在关注如何进一步提升产能。武汉工厂3月21日才正式复工,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加上已有的经验,供应链已经提前准备就绪,一个月之内就达到了100%产能,现在已经超过了以往最大产能的130%。

事实上,今年很多市场比2019年要更为强劲。比如线上交易激增,造成物流分拣的自动系统和数据中心业务需求大幅增加;口罩机的大量生产,也带来工业自动化产品例如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接触器等大量业务机会。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出现短暂下滑,但第二季度已经重新恢复强劲增长。我们正在全力以赴以最大产能生产,全力实现既定的全年增长目标。

《21世纪》:由于海外疫情蔓延,能否介绍下海外供应链情况,面临哪些挑战?

张开鹏:目前,海外供应链恢复情况好于整体市场,施耐德电气全球所有的工厂、物流中心都在正常运营之中。这得益于在全球联动的供应链体系下,中国区积累的丰富经验得到了充分的推广。

从2月底开始,我们就在全球推广中国复工复产的经验,这包括快速决策、帮助供应商复工培训、与政府密切合作等复工策略,以及准备防疫物资、监测员工体温、设置安全距离等具体的防疫举措。

战略备份与本地化成趋势

《21世纪》:疫情之后,跨国公司供应链将发生哪些改变?如何看待跨国公司供应链全球化布局与本土化布局之间的关系?

张开鹏:相比以往跨国公司更注重供应链的效率,经历了疫情,各国、每个跨国公司都将更加注重供应链的安全性,一方面供应链本地化与区域化将成为趋势,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供应链的战略备份纳入考虑。

供应链本地化一直是施耐德电气本土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耐德电气,无论人员管理、业务还是供应链,在各个地区都采取本地化发展战略,疫情会进一步加快供应链的本地化。

战略备份方面,由于单一供应存在潜在风险,即如果某一个地区的供应链出现问题,其他地区的产品供应也会受到影响,其他地区会进行战略备份。施耐德电气在全球有200家工厂,大部分产品至少有两个区域、多家工厂在生产,以保证供应链的韧性。尽管这会导致企业成本和投资的增加,但大大提升了供应链的安全性。

《21世纪》:这对中国供应链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看中国供应链的竞争力?

张开鹏:中国供应链本身就有很多天然优势,最重要的有两条。第一,供应链齐全,在国内找到质量好、价格有竞争力的供应商,比在其他任何区域找都容易。第二,国内公司的创新意识和反应速度也增加了中国供应链的竞争力与韧性。

中国在施耐德电气全球供应链战略转型中也处于领先地位。在成本竞争力方面,中国区始终保持着对其他地区的竞争优势。如果只考虑人工成本,中国区高于东南亚等地区,但是中国区能够通过精益生产、自动化、数字化降低制造成本,使总体成本竞争力始终保持优势或平衡。此外,我们还在增强客户体验、前后端高度融合以及快速反应等多方面,提高中国供应链在全球的竞争力优势。

从长远看,全球各地供应链的发展取决于其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力的理念彼此相似,即通过精益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来提高整体效率、保证质量、提升客户体验。中国区的供应链完备程度非常高,也正在快速升级,而本地化运营也使得中国的供应链反应更快,执行力非常强。

随着中国供应链的本地化继续深入,更多产品将实现本地化生产。只要中国生产,就有机会发挥竞争力优势,逐渐获得更多外部市场份额。

(作者:夏旭田 编辑:李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