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张文宏、史隽等谈全球疫情“第二波”:上海有两点值得借鉴

澎湃新闻

关注

原标题:张文宏、史隽等谈全球疫情“第二波”:上海有两点值得借鉴

“国内大都市比如上海,感觉生活上相对还是比较正常,疫情控制又很好,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

关于在目前的疫情状态下,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第二波”中如何适应新常态,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颜宁日前在“《理解未来》科学讲座:病毒与人类健康-专题科普”直播上提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回答道:“最好的一个经验还是要发动民众,目前这种情况下保持有效的社交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上海,上海有两点做的值得借鉴,第一,所有人对整体疫情都很关注,都很配合。这两天夜市开的非常热闹,但是都会戴口罩。第二,上海拒绝大规模的夜市和大规模的封闭式市场。”张文宏说道。

“大范围的人群聚集,没有有效社区隔离的,特别是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风险是极大的。如果整个社会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出现高风险区域,我们就可以拓展我们的社交活动。”

国际疫情分化

国际疫情是否会有“第二波”,或者是否已经在“第二波”,是民众关心的问题。

在同期直播中,知名制药公司的研究员史隽分享了对美国波士顿当地疫情的观察,以及对国际疫情发展的看法。

史隽谈道,经历了3月份社会几乎静止的黑暗状态,现在来看,整个波士顿所在的马萨诸塞州,算是美国控制得比较好的州,正在逐步恢复放开。一篇文章指出马萨诸塞州的传染率为全美最低。

“但是美国就不是了,美国从整个国家来看一直没有到底。现在有人说第二波开始,但也有人说我们从来没有到底过,只是可能会有很长的平台期。”她说道,东北部这几个州先是有一个“峰”,然后降下来了;原来反而没有经历过很大“峰”的南部和西部反而有抬头的趋势。

谈到国际疫情,史隽分享了一张图表。

其中,以冰岛和卢森堡为代表的“绿色线”的疫情基本上结束了。“冰岛是岛国,人又少,做了很多欧洲国家没有做到的事情。” 史隽说道。“他们真的做到了全民检测,只要你想测,就给你测。冰岛这个国家完全没有关学校、不上班,基本上正常。”

以韩国、德国和瑞士为代表的“黄色线”的疫情快要结束。这三个国家通过大规模检测,控制效果比较好。德国之前控制严格,在5月份时已经逐步开放,近期因屠宰场工人感染,出现小幅回升。瑞士则一直没有严格执行居家令。

最后,印度、瑞典、英国、美国等“红色线”完全没有控制住。瑞典基本执行“群体免疫”政策,目前疫情一直在上升。

“数据,把疫情控制的情况和各国的检测量一起来看。越早大规模检测,控制的越好。美国现在检测量开始放大,但是错过了一开始检测的黄金时机,控制起来比较困难。” 史隽总结道。

回归新常态

张文宏同样认为,现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波还没有降下来。他引述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兼职教授陈剑的一篇文章提到,印度、美国、巴西、俄罗斯每日新增病例占全球70%左右,全球范围内这一波疫情能否结束还得看这些国家。

“西欧控制的不错,东亚也控制的不错,我们可能会面临第二波的挑战,原因是所有呼吸道传染病,如果没有达到群体免疫,它的流行没有被完全终止,在冬天来讲病毒复制程度要增加,室内的活动要增加,两个情况加在一起,第二波反弹的风险就会比较大。”张文宏判断。“所以今年秋冬季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险是有的,但对印度、美国、巴西、俄罗斯来讲不存在这个问题,现在他们的高峰都没有非常明确的看到,还在第一波当中。”

在疫情下进行新常态的生活和工作,成为关键议题。

张文宏提醒道,即使乐观一点,疫苗研制非常成功,今年年底出来再扩大产能,全世界也得明年年中才能用上,那么就还有9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如果不能有效地启动,这个风险是极高的。

“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以什么样的防疫策略来迎接未来一年,怎样促进世界的交流和发展。”他说道。“中国的挑战非常巨大,因为我们的防疫目标定的非常高,就需要考虑下一阶段我们和东亚地区、西欧地区如何互通,经济如何发展。”

张文宏提到,上海经历第一波疫情时一直采取“慢下来”的做法,目前第二波以输入性为主的疫情尚未结束。他认为,后续应该采取类似的办法,让城市慢下来,及时处理、精准防控对经济的影响最小。

“前两天我还去夜市查看了一下,整个夜市熙熙攘攘,大家戴口罩去逛街,我整体上还是感觉到一种新常态的回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