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首批来了:一文看懂“创业板注册制战略配售基金”

新浪财经

关注

来源:时光基

一、首批4只创业板注册制战略配售基金即将发行!

2019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不断,公募基金积极探索相关新基金产品的运作模式,第一批获批基金产品业绩均表现优异。从产品线上看,“科创主题基金”、“新三板精选层基金”等政策创新性基金不断涌现,“创业板注册制战略配售基金”即将重磅发行,享受制度红利

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背景下,第一批32家创业板新股有望在7月底开始陆续上市,第三批企业名单也开始受理中,作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配套基金,6月28日第一批4支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型基金正式获批——富国、大成、中欧、万家基金旗下的4只基金率先拿到批文,率先分享制度红利。

二、什么是“创业板注册制战略配售基金”?

(以下简称创业板战配基金)

与科创主题3年战略配售基金、新三板精选层基金类似,创业板战配基金享受“战略配售”制度红利,收益来源是:主动管理投资收益+战略配售新股收益+正常打新收益

作为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延续,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是国家战略,是资本市场从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的突破,也是推动全市场实施注册制改革“从1到N”的关键一步。这4只基金均是要80%仓位投资于创业板,同时均是两年定期开放产品,定期开放的产品设计是为了参与创业板战略配售而考虑。

战略配售的意思就是这4只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优选取得大量待上市公司的新股份额。类比今年6月份发行的新三板精选层公募基金来看,有三只基金成立约半个月,已经接连获得5个新三板公司战略配售资格,如富国积极成长基金(泰祥股份、贝特瑞、艾融软件、颖泰生物)、招商成长精选基金(贝特瑞)、汇添富创新增长基金(新安洁)。

三、以科创板战略配售为参照,创业板战配基金有三大优势

(1)创业板将优先安排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此后再确定网下、网上的发行比例,因此这类产品能够优先投资创业板新股;

(2)普通网下打新相当于一级市场的零售业务,战略配售投资则相当于一级市场的大额批发业务,能够大额投资创业板新股,更为充分地把握投资机会;

(3)战略配售投资属于长期投资行为,战略投资者持有配售股票不少于12个月,有利于把握创业板的长期回报。

四、以科创板为参照,来看待创业板的投资空间和投资价值

(1)创业板的投资空间较科创板更大。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是科创板的8倍;创业板总市值是科创板的5倍;创业板平均自由流通市场是科创板的两倍左右。

(2)创业板价值驱动的倾向会更加明显。目前创业板市值已达万亿级别,放开10%涨跌幅限制到20%之后,整个板块头部化特征将更加明显。

五、公募基金普遍看好创业板的长期投资价值

(1)短期而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将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带领成长风格再次走强。

(2)从中长期来看,创业板内部的优胜劣汰机制将更为完善,未来更多掌握核心竞争力的优质科技创新企业,将通过注册制的方式快速进入创业板,这对于创业板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增量优势。

(3)从板块来看,电子半导体/云计算/医药生物/文化传媒等行业存在很多质地优秀的个股,后期京东。网易、美团等红筹股有望回归创业板。

六、创业板改革政策背景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继科创板之后,创业板也开始试点注册制规则。此次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将涉及四方面制度安排:一是板块的改革安排,优化发行上市条件,由深交所制定具体条件,支持红筹结构等企业上市。二是制度方面的安排,和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制度安排相一致,注册程序分为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两个环节。三是完善基础制度。四是配套改革的制度安排,继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6月12日,深交所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及配套安排。

6月15日~29日深交所开始接受证监会在审企业(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并购重组)的相关申请,6月30日开始接收新申请。首批32家企业有望7月底上市,第三批企业开始受理。

此次创业板改革,在许多方面均借鉴了科创板的成果。比如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企业发行上市审核流程共分6步,包括受理、审核、上市委会议、报送证监会、证监会注册、发行上市,完全复制了科创板的流程。再如创业板也将实行差异化的交易制度,新股挂牌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此后实行20%的涨跌幅限制,这也与科创板如出一辙。

(1)交易规则发生重大转变:涨跌幅放大至20%。从美股不设涨跌幅限制,以及科创板20%涨跌幅经验来看,20%的涨跌幅限制到目前为止运行整体平稳,个股几乎没有出现连续多日涨停或跌停的情形,质地优秀的个股走势反而更加平稳健康。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持续上升、创业板企业阵容不断扩大、投资者逐渐适应新的交易制度,创业板的总体波动将趋向平稳。即理论上波动大,实际上不会造成大幅波动。

(2)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正式推行:创业板上市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启动,显然离不开科创板的设立与试点注册制的成功。创业板改革通过市场力量调整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将以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法则逐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严格说,注册制并不意味着对上市公司质量的放松,而是将财务质量等各方面的审核工作前置,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对上市公司质量进行全方位审视,让市场发挥最大作用。

(3)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客观上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新股发行实行的核准制,因需要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无形中证监会需要对新股的质地、业绩、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背书”。证监会作为监管部门,扮演了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角色。其角色的错位,也常常引发市场的质疑与诟病。IPO从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必然。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一旦能够平稳推进,那么也将为注册制在整个A股市场全面铺开创造条件。

(4)创业板注册制,更加看重选股能力,机构优势突显。从选股的角度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放宽了企业准入和严格了退市标准,对投资者来说是风险机遇都存在的。机遇在于更多的具有成长前景的企业加入到创业板之中,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风险在于未来创业板整个板块的分化可能会比较大,投资者选到差股票的可能性也增大,甚至会选到将来可能会退市的股票。机构投资者对个股的定价体系更为成熟,不太容易受短期股价暴涨暴跌的影响,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可能影响会更大,尤其是交易经验不太丰富的投资者,建议可以通过投资创业板基金的方式参与。

(5)对标科创板,注册制带来打新“红利”。创业板注册制之后大批新股上市,打新机会更多,中签率可能会提高,而且市场热情高,收益也会高。参考科创板,科创板新股发行市盈率大多高于23倍,且带动A股平均新股发行市盈率从2018年的21.5倍上升至2019年的34.3倍和2020年以来的25.3倍。过去几年,创业板打新收益保持稳定,新股在上市后10个交易日的平均打新收益超过100%。但股价长期走势分化,市场更愿意给优质股票更高的估值。短期看,对比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下的打新收益短期可能会有所提升。长期看,随着上市企业增多,投资人的选择也会增多,打新收益不会完全消失,但是中长期看收益可能会逐步回归到正常水平,大家对新股的看法也会趋于理性。

七、创业板回顾:4年新高,相关ETF合计吸金逾70亿

近期创业板连收8根日阳线,将创业板推上近四年新高。根据Wind数据,目前跟踪创业板指数的基金有50只(A、C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其中的45只年内净值涨幅在10%以上,带有杠杆属性的分级基金风头更盛,区间收益最高的一只基金,截至6月24日的收益率达到68.62%。在如此强势的业绩走势下,自然获得资金的火热追捧——截至6月24日,上述基金今年以来获得了14.11亿份的资金净申购;另外还有11只ETF及其相关基金获得亿级以上的份额增量。

指数看:创业板指数涨势强劲,今年表现最好。创业板50指数今年以来大涨近40%,远超今年其他主流指数表现。今年涨幅最好的5只指数,均与创业板有关。截止6月24日收盘,创业板指报收2382.47点,年内涨幅超过30%,创2016年1月7日以来新高。从月度涨幅上看,创业板指数今年6月份及4月份涨幅均超过10%,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4.18%、10.55%。

ETF看:创业板强势走势,吸引资金热捧,相关ETF规模显著提升。wind数据显示,截止6月24日,名称中包含有创业板的股票型ETF共有16只,其中,易方达创业板ETF最新规模166.78亿元,为目前场内规模最大的创业板ETF,此外,华安创业板50ETF最新规模也达到89.60亿元。自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消息公布以来,创业板指已经上涨了17.71%。从相关主题基金的表现来看,截至6月28日,今年以来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33%。不少基金的规模也随着净值的增长而扩大,以华安创业板50ETF为例,据计算截至6月24日该基金规模近90亿,而在一季度末,该基金的规模不足80亿。此外,南方创业ETF、华夏蓝筹ETF等多只基金的规模亦出现了扩大。

板块看: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由量的追求转变为质的追求TMT、医药等产业,强者恒强。对于消费、服务、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较高,使创业板和科创板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空间,投资机会较大。今年以来创业板市场指数涨幅超过30%,沪深300仅3个点,上证指数基本持平。这意味着整个市场都在加速分化,截至6月28日,按创业板市场的前五大行业来看,生物医药、传媒、计算机、电子和电气设备基本占70%,这些资产与今年核心市场的表现是相契合的。但它不仅与今年表现相契合,而且与08年国际金融危急之后的整个市场也是契合的。也就是说最近十年整体的最优质的股票已经自然而然地被市场选择了。这是在注册制未加速分化趋势且国家未对科技企业有特别扶持的背景下所体现的。由此可见在未来,这些领域中的优秀企业还会有更大的加持。

个股看:结构性牛市,创业板权重股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爱尔眼科不断新高,个股分化,更加看重选股能力。包括创业板在内的A股,近期大量股票不断创出新高。其中,创业板中,最近10天(截止6月29日)创出新高的就有64只。4. 目前A股市场在加速分化,创业板未来分化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优秀的公司会有更好的表现,目前全球市场都是这样一种分化趋势,是无法避免的新态势。结构性牛市要求更高的选股能力,对机构投资者来说优势是越来越高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会倾向于将资金交给机构投资者来管理。

八、创业板展望:看好创业板指未来12个月有望突破3000点(国盛策略)

海外大势:雷声大、雨点小。各国央行史无前例的放水带动海外反弹。近期,疫情反复、大水漫灌下的美股,反而不用太担心。后续,中美或“雷声大,雨点小”,科技战边际缓和。至少大选之前,海外风险不大。但中长期,市场表现仍将回归盈利,中美全球龙头易主之势延续。整体看,资本对于中美局势变动已经反应钝化,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国内大势:盈利逐季向上,流动性趋势宽松。国内随着复工复产基本完成,经济已在持续复苏,企业盈利也有望逐季修复。但经济仍有压力,需求不足是核心矛盾。对冲下行压力,流动性拐点未至,趋势性宽松是常态,且对比美国无限式放水,我们克制式放水背景下,宽松空间还很大。盈利逐季向上+流动性趋势宽松+资本市场改革提速,三者叠加共同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

资金:机构增量加速入市,公募是主力,引导市场风格。首先,公募基金成为年内最重要的增量资金。从存量来看,2020年前5月偏股基金份额净增加约4100亿份,与新发份额持平,“赎旧买新”并不显著。假设下半年基金发行节奏不变,全年偏股基金增量有望超过1万亿。其次,外资入场仍在初级阶段,全年预计维持2000~3000亿流入。第三,保险资金扩容有望带动全年增量2000~3000亿。第四,银行理财全年增量有望达到千亿级别。此外,社保、养老金、年金全年也有望再添千亿级增量。

创业板结构以科技、消费为主,TMT+医药占比超过80%,占据了新一轮科技周期下的多个优秀赛道。看好的版块主要有:新基建、5G、云计算、新能源汽车。新基建有国家对此的持续性投资,未来增速会比较高;5G是对于传统企业的改造的过程,疫情之后传统企业也开始“云化”;云计算是对数据存储和软件提升;新能源汽车受疫情影响销量低于预期,但总体表现良好,因此仍然看好。此外,5G技术的逐渐成熟会产生产业链的聚合效应,因此对新基建、5G这类企业成长性会较大。

看好创业板指未来12个月突破3000点,创业板对标美国纳斯达克。

(1):2013-2014年,A股迎来创业板结构牛市。经历2012年的漫长熊市,2013年的大盘春季躁动后继续震荡下行,但创业板却扶摇而上,率先进入长达15个月的结构性牛市。此后大盘崛起,A股全面牛市开启。

(2)2019年至今创业板结构行情再起。自2019年下半年起,大盘震荡,创业板自2019年7月至今上涨50%,新冠疫情不改向上态势,科技成长引领节后反弹。

(3)两轮行情绝非简单相似,而是同样受到三大周期合力驱动:一是盈利上行周期,二是监堂放松周期,三是资本市场扩客周期。但是,全面牛市难再现,结构大分化将持续。近年来,杠杆资金与场外配资始终被监管层严格把控,且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很难再出现“大水漫灌”局面。与此同时,监管层通过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改革,鼓励银行设立基金公司、提高机构配股比例等方式,引导长线资金入市,并推动居民资金由直接持股向间接持股转变。因此,市场全面、快速上涨的牛市行情很难再现,更多是类似2013~2014的结构性行情,创业板未来有望12个月突破3000点,对标美国纳斯达克,进入长期结构性牛市时代,选股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机构投资者的优势进一步体现。

长期角度看,考虑企业两年盈利,目前创业板优质公司估值并不高。表面上看,短期内创业板估值并不便宜,但是中长期而言,随着创业板改革和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创业板依然值得配置,很多优质公司的业绩一直在回暖提升,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2年内看业绩增速都是非常看好的,尤其改革之后,创业板会和纳斯达克越来越像,结构性的牛市,好公司得到高溢价而不好的公司则会加速淘汰。参考2013-14年,从相对估值来看,当前创业板估值可类比2013年6月左右,距离极值仍有较大空间,有望12个月内突破3000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