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伤害:重新读懂1929年经济“大萧条”
文 | 臧博
2020年1月以来蔓延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经对全球数十亿人造成身体等利益损害,从美国到中国,世界经济亦呈现某种“疫情大萧条”的局面。为理解这次新的经济萧条,很多人把眼光投向了1929年到1933年席卷美国的经济大萧条的历史。
1929年9月,华尔街经历暴跌,美国政府推出救市政策却未能力挽狂澜。大崩盘的毁坏效应迅速扩大并外溢,最终形成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大萧条”。这也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这场经济、社会灾难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既在相当程度上摧毁世人对市场和资本主义体系的信心,也参与促成了法西斯主义崛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萧条蔓延至全球,无论发达的英美国家,抑或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都未能逃离其阴影。
大萧条何以对人类社会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伤害,延续数年而难以挣脱;它的根源又在何处?几代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均试图回答这些疑问,近百年来全球已经积累了不少优秀作品和创见。
今日世界经济,因新冠疫情搅扰而陷入大面积衰退甚至停摆,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新一场大萧条的可能性在增加。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人们还关心,这场疫情给社会经济造成的伤害会有何种远期后果,欲廓清这些疑问,就有必要重访大萧条的历史,重温几代学者所积累下的思想创见,而有选择的主题阅读,无疑是重温经典的最佳方式。
本期《财经》书单选取六本关于1929年美国及全球大萧条的研究著作,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检验,有助于读者从不同视角来回看这段历史,它们是:
1、《1929年大崩盘》,(美)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著
2、《被遗忘的人: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新史》,(美)雅米蒂·薛雷斯著
3、《大萧条:人类经济生活中最为凝重悲怆的画面》,(美)狄克逊·韦克特著
4、《美国大萧条》,(美)穆雷·N.罗斯巴德著
5、《大萧条的孩子们》,(美)G. H. 埃尔德著
6、《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日)城山智子著
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的《1929年大崩盘》是阅读大萧条主题时,绕不过去的重要作品。大萧条的标志性起点便是1929年的华尔街大崩盘,本书系统回顾这场金融浩劫的前因后果,可谓了解乃至反思大萧条的逻辑起点。
《美国大萧条》的作者罗斯巴德是经济学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从经济周期理论出发分析大萧条的成因与根源,一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大萧条的解释,指出危机根源并不是市场机制出了问题,而是不当的市场干预。具体而言,是美联储20年代持续的信贷扩张政策造就的过度繁荣,为经济危机和大萧条埋下隐患。
大萧条不仅是历史事件和经济危机,更是一次社会危机,为当时的几代人留下深入骨髓的印记。社会学家埃尔德以此为起点,通过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在《大萧条的孩子们》一书中,论证了大萧条不仅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对人们及其后代的生命历程也产生了持续冲击。就重大社会历史变迁对于个人生命历程的影响而言,本书无疑开拓了一个研究领域。
日本学者城山智子在《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中告诉我们,大萧条的阴影也曾笼罩过中国。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开始融入世界,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经济已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但由于经济危机暴发时,中国还是银本位制,所以初期冲击影响有限。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大萧条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国家放弃金本位制,加以美国于1934年通过《购银法案》,在世界范围内大量购入白银,全球银价急剧上涨。这导致中国白银外流,通货紧缩,经济更为萧条。可以说中国经济在经受住第一轮打击后,进入30年代被世界大萧条所深度裹挟,其结果是乡村大范围破产,经济举步维艰。米尔顿·弗里德曼曾对这一问题撰写论文,他认为大萧条时代中国遭遇的白银危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
1、《1929年大崩盘》
(美)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著,沈国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余英时先生曾经说过,一个研究工作者最大的荣誉莫过于,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其他学界同侪著作的脚注中。若以此为标准,加尔布雷思的名作《1929年大崩盘》堪称伟大,多年来一直得到学术界和证券投资界频繁、广泛引用。本书第一版于1955年面世,此后长销不衰,近80年后依旧是解读1929年经济危机和金融投机问题的经典之作。
更有意思的是,《1929年大崩盘》每次大量重印并被摆上书架,往往对应着又一次潜在的泡沫危机和投机风潮。此后,不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离岸基金热潮中,还是1987年的股市风暴,甚至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总会有人在经历“阵痛”之后将目光转向过去,反思1929年的那次股灾,回溯加尔布雷思的看法。
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被称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 直接开启了被后世称为“大萧条”的那个时代。危机后的4年中,美国国内市场总值下降30%,上千万人失去工作,堪称金融史上一场惨烈的股灾。加尔布雷思这本书专注于这场金融危机,全面、系统而准确地评述其全过程,旨在审视历史的教训及金融界盲目乐观和操纵权力的后果。
2、《被遗忘的人: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新史》
(美)雅米蒂·薛雷斯著,洪世民译,台湾财信出版社2011年12月
本书旨在暂时搁置对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主流看法,重估这段历史。关于1930年代的全球大萧条,一般的评价是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积极干预危机,最终挽救了美国经济,走出大萧条。继而美国又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拯救深陷二战硝烟的世界。然而,《被遗忘的人》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关怀“被遗忘的人”原本是罗斯福在新政期间的政治理念之一,但秉持这一目标,美国推出连串措施扶助生活在金字塔底端的人,吓退了资本,令企业不敢扩大生产、聘用更多工人。作者认为,1929年的大崩盘并不能证明美式资本主义破产,也没有直接导致后来的大萧条。反倒是罗斯福新政中的种种政策,本质是对市场纠错功能失去信心,而政府干预事实上妨害了经济复苏,从而延缓复苏进程,最终把美国带入大萧条。
作者阿米蒂•什莱斯是美国知名媒体撰稿人,为撰写本书,她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史料整理,通过重现一系列被遗忘的历史事实,重写美国1930年代的经济史,对新政作出全新解读,颠覆了人们对罗斯福新政和大萧条的传统印象。
3、《大萧条:人类经济生活中最为凝重悲怆的画面》
(美)狄克逊·韦克特著,何严译,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6月
韦克特这本书是“美国生活史丛书”最后一卷,旧译《大萧条时代》(秦传安译,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5月),两个译本各有其长。历史总在重复,经济周期会不请自来。当下很可能面临着新一场金融风暴,90年前的大萧条是否会重现?当时的人们又是如何熬过那些日子,答案或许能从这本描写大萧条的书中找到线索。本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着重于描述政府在大萧条时挽救经济的努力,关于新政及其立法的笔墨颇多;后半部分则关注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长镜头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大萧条带给美国的影响。
作者亲历过他所描写的历史时期,得以从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的角度,以白描的方式,冷静、客观地向人们展现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而没有用自己的评断来为大萧条时代作出总括,留给读者充分的思考空间。全书没有停留在揭示经济萧条的影响,还涉及那个时代美国生活的各个面相,为读者临摹了一个充斥着种种矛盾的时代,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凝重与悲怆、忧伤与希望。
4、《美国大萧条》
(美)穆雷·N.罗斯巴德著,谢华育译,海南出版社2017年12月
这是一本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思想和分析工具出发研究大萧条的经典著作。默里·罗斯巴德是美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人物。众所周知,奥地利学派代表学者哈耶克和米塞斯,借助经济周期理论成功预测了始于1929年的这场全球性大萧条。这次经济灾难成就了凯恩斯经济学,奥地利学派却继续处于边缘。罗斯巴德同样信奉经济周期理论,他并以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反对用数学工具对经济进行研究。《美国大萧条》是其重要代表作之一。
在《美国大萧条》中,作者旁征博引、爬梳史料,以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大萧条的解释不足信,奥地利学派的周期理论更具说服力。罗斯巴德认为,危机不是源于市场经济本身,也不是如货币主义学者主张的那样源于1929年后的信贷紧缩政策,而是源于20年代美联储持续的信贷扩张,过度繁荣为后来的经济衰退乃至大萧条埋下隐患。
5、《大萧条的孩子们》
(美)G. H. 埃尔德著,田禾等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4月
关于大萧条的书有很多,本期书单力求选入不同研究角度的著作,以供读者多层面了解这一历史时期。《大萧条的孩子们》提供了社会学的视角。作者埃尔德曾担任美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儿童发展研究学会会长、社会学研究协会会长。作为一名社会学研究者,埃尔德以其提出的关于个人发展的生命历程理论而享誉社会学界。
埃尔德认为,大萧条不仅冲击研究对象幼年时的生活,而且对其成年后的工作生活、成人经历、职业生涯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力甚至波及研究对象的后代,在某种程度上构筑了战后美国人民的国民特征。本书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评估大萧条造成的经济受损经历,对于研究对象及其后代的生命历程的长期后果。就重大社会历史变迁对于个人生命历程的影响而言,此书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6、《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
(日)城山智子著,孟凡礼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
1930年代肇始于西方的大萧条席卷全球,中国未能自外于危机。只不过波及中国的形式和结果,展现出略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征。其中,作为广义上罗斯福新政之一的《购银法案》,对中国经济乃至政治进程影响至深。受此冲击,国民政府放弃了银本位的货币体系,并推行法币改革。城山智子这本书便集中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前后世界经济大萧条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认为,世界主要国家纷纷陷入大萧条漩涡之际,中国是不多的仍实行银本位的经济体。进入30年代后,美国推出《购银法案》,以及其他国家放弃金本位制,银价暴涨,对中国的金融和经济生产带来直接损伤,乡村破产、城市经济低迷。作者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棉纺业、缫丝业在大萧条中的表现,再现了这一传导过程。
随后,国民政府被迫进行币制改革,废两改元、抛弃银本位、发行法币。但这场由政府主导的币制改革,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的挑战。尽管以摆脱银本位的法币改革最初取得了成功,但外汇储备始终不足,对财政金融管控不力,为中国经济后来更大的混乱留下隐患。
(作者为《财经》文化编辑,《财经》读书会召集人,编辑:何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