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难道,摆地摊是成为大佬的必经之路?

新浪财经

关注

马云、刘强东、任正非……前浪们怎么摆地摊?| 小巴看一周

来源:吴晓波频道

这一波地摊风来得甚猛,后浪们刚看完《城市地摊财富秘籍》,突然发现,原来这些都是前浪大佬们玩剩下的了。

都有哪些大佬摆过地摊?数了数还真不少,马云刚站出来,刘强东、周鸿祎、任正非等纷纷表示:好巧,我也摆过。

难道摆地摊是成为大佬的必经之路?

就让小巴带你盘点盘点——那些年,曾经摆过地摊的大佬们。

马云

不知道马云是不是依然“悔创阿里”,但小巴觉得,回望过去经历,他一定不会后悔在1994年摆过地摊。

当时马老师和几位朋友一起创办的海博翻译社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第一个月只挣了700元,连房租都交不起,更不要说给员工发工资了。

眼看着公司开不下去了,得另找路子。马云去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了一点鲜花、工艺品、内衣、袜子等,白天工作,晚上发展副业——摆地摊。

干着干着发现,副业比主业挣得多好几倍。当时团队里有人对马云说,不如我们转行摆地摊吧。

马云没有同意,为什么呢?

马云曾经对一位创业者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

对于马云而言,副业就是副业,只是解决眼前问题的一个手段罢了。

刘强东

四年后,也就是1998年,刘强东在中关村支了个小摊,在自己和初恋女友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起名“京东多媒体”,售卖光碟、网卡等产品。

刘强东也在摆摊期展现出了与他人不同的魄力。

当时大学生创业去摆摊,是一件比较丢人的事。但是刘强东很坚定,天天站在楼下发宣传单。

在摆摊过程中,刘强东发现中关村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于是他打出了“明码标价、正品行货”的招牌,吸引顾客纷纷慕名而来。

经过他长期勤勤恳恳地耕耘,生意越做越大,慢慢地,京东有了自己的门店。

周鸿祎

周鸿祎为什么会想要摆摊呢?跟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1988年,刚进西安交通大学没多久的周鸿祎,由于打抱不平被人教训,他赔了50多块钱。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所以他琢磨着靠摆摊给挣回来。

上世纪90年代前后,计算机逐渐走入普通人家。比起前面两位电商大佬,周鸿祎展现出来的技能点则是计算机编程。

一开始他卖得是学生们用的教辅参考书,后来看到有人用电脑摆摊算命,一次收一块钱。

周鸿祎觉得这事我也擅长啊,于是写出一个程序,支起了“科学算命”的小摊,当起了“周半仙”。

一开始他脸皮薄,不好意思吆喝,但靠着独特的“科学算命”,逐渐聚集了人流,一天能挣100多元。

多年后,周鸿祎回忆此事时,还总结了条成功经验——“我没有满足于简单的商业模式(摆地摊卖书)”。这种优化思维,非常产品经理了。

任正非

1987年,任正非43岁,和上面的小年轻相比,无疑算是大龄从业者了。

当时的任正非因为损失200万元的物资被南油集团开除,人近半百,中年失业,背债后,还自己创业开了家公司,叫“华为”。别说盈利了,它连主营业务方向都没找到。

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弟弟妹妹要扶助,为了养家糊口,任正非决定先摆个地摊。保健品、减肥药、火灾报警器……什么挣钱他卖什么。

彼时深圳背靠香港,任正非凭借地理优势,从香港进口产品到内地,以赚取差价。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华为于是成为了香港鸿年公司的HAX交换机代理。

代理期间,任正非发现中国电信行业对程控交换机的市场需求很大,并且几乎都依赖进口。43岁的任正非,决定自己做研发。

所以,这就是一个个创业者的故事,从被逼无奈,到抓住时代机遇。

近日媒体报道,唱吧CEO陈华摆摊卖唱,水滴筹CEO沈鹏摆摊拉新促活,腾讯HR摆摊招聘,都吸引了不少眼球。

但这些摆摊还是偏向于营销了,当年的那些大佬,可是实打实地为了谋生。

并且他们在创业初期摆地摊养活公司后,最终投身的还是科技与互联网大潮,把公司做成“正规军”,拓展生态链,筑成深深的护城河。

回到开头的话题,要像前浪一样成功,就必须得摆个地摊?这当然是句玩笑话。

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地摊被称为“穷人的生意”,入行门槛很低,但天花板也很低。穷人们为了养家糊口,起早贪黑做起了低成本的小生意。但当他们想要挣更多钱的时候,往往因为资金或是知识技能不足,很难扩大规模。

而我们回看大佬经历,你会发现,地摊只是他们奋斗岁月中的一个过客,他们在其中展现出的某种特质,决定了他们的成功。

所以,小巴觉得,无论摆不摆摊,保留“地摊精神”,或许是我们真正值得做的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