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11座重点城市步行街竞争力报告:智慧科技助力消费回补提升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原标题:11座重点城市步行街竞争力报告:智慧科技助力消费回补提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18日,商务部部长钟山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步行街对城市的消费影响大,示范性强。

步行街不仅是商品消费的重要场所,更是服务消费的重要载体。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过后,优质步行街对于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回补,对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底,商务部在全国启动了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根据商务部的安排,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点培育30-50条环境优美、商业繁华、文化浓厚、管理规范的国家级步行街,在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培育一大批代表本地特色的省级步行街。

如今,第一批11条步行街已经进入了成果验收阶段。首批步行街改造的情况如何?有哪些经验可以给国内其他步行街以启示?

为此,京东数科研究院、京东智能城市研究院、智慧足迹联合提供技术支持,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2020中国步行街智能化发展报告》(下简称报告)。

报告通过对首批11条试点改造步行街所属城市的宏观经济与城市画像分析、步行街到访客流分析、步行街业态分析、步行街智慧服务分析多个维度,进行全面的剖析。

第一批试点改造步行街积极推动改造进度,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及成果。如11条步行街在2019年的总客流量超过9亿人次,增长了22.6%,实现营业收入1250亿元人民币,增长17%,但亦存在需要提升的地方。

改造后客流量平均提升7.6%

从经济地理角度观察,入围第一批改造试点的11条步行街,涵盖了东中西部的部分重点城市“明星步行街”,包括: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天津金街步行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重庆解放碑步行街、沈阳中街步行街、南京夫子庙步行街、杭州湖滨步行街、武汉江汉路步行街、广州北京路步行街、成都宽窄巷子步行街、西安大唐不夜城新唐人街步行街。

且这些城市在与消费相关的统计数据表现可圈可点。如从经济总量角度看,11座试点城市GDP总量在全国占比超20%,其中成都和南京增速最高;旅游方面,11座城市入境游客数量梯次明显,广州、上海吸引力较高;消费端,尽管北上广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居前,但天津、沈阳、重庆等地的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更高;业态方面,成都住宿餐饮业规模及占GDP比重均居首位。

上述11条步行街在经过改造后,2019年的客流量变化情况如何?

报告显示,11条步行街2019年的客流量普遍高于2018年同期客流量,表明商务部在2019年推出步行街改造计划后,11条步行街的客流量均有提升,平均同比提升7.6%。其中,客流量增幅前三的为成都宽窄巷子、杭州湖滨和西安大唐不夜城,同比增加48.2%、33.0%和30.7%。

客流量增幅最低的三个为武汉江汉路、南京夫子庙和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增幅为-20.5%、-17.5%和-14.2%。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客流量增幅最高的三条步行街皆属于特色型步行街。

外地游客偏爱特色步行街

11条步行街本市、本省和外省客流来源地分布大约为4:2:4。同比分析2019年本市和非本市客流量占比发现,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和北京王府井本市客流增幅最高,分别为8.7%和7.3%。

非本市客流增速最高的步行街是武汉江汉路、成都宽窄巷子和西安大唐不夜城,分别为9.2%、6.3%和4.5%。主打历史文化和文娱体验的步行街非本地客流增幅更高,特色型步行街相对综合型步行街,成为更多非本地游客的到访选择。

从整体客流来源地来看,杭州湖滨的本市客流最少,为15.7%,浙江省内客流也仅有18.9%,外省客流达到65.5%;沈阳中街外省客流占比最低,为17.4%,本市和辽宁省客流占比分别为50%和32.6%。

四条坐落于直辖市的步行街本市和非本市客流差别大。虽然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本市客流增速最快,但本市客流的占比仅为31.8%和27.4%,本地客流市场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反观天津金街和重庆解放碑,本市客流比例达到60.3%和69.5%,步行街定位与本地人的休闲娱乐需求更吻合。

而从业态方面看,11条步行街业态多样丰富,都有购物、美食、生活服务、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综合消费需求的经营业态。涉及民生的购物、生活服务、美食三者各步行街分布在60%-85% 左右。其中,天津金街、上海南京路、杭州湖滨三者占比相对其他步行街最多,皆超过80%,领跑其他步行街,大大满足了到访客流的综合消费需求。

从美食业态占比看,成都宽窄巷子美食业态占比最多,符合美食之都定位。

不过,报告亦认为,小店此前受疫情影响,遭受供需两端冲击。如何帮扶提振“小店经济”,是步行街后续提升改造的重点。

短视频营销火热

11条步行街区域内用户移动应用使用量情况如何?

基于步行街改造计划中智慧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及软硬件等指标分析,2019年11条步行街区域内用户使用量最多的移动智慧服务前5排序如下:社交网络(微信)、综合电商(例如京东)、移动支付类(例如京东支付)、旅游预订(携程)、地图导航(百度地图)。

其中同比增速最快的智慧服务前3排序如下:城市叫车(滴滴)、生活服务综合平台(美团)、短视频综合平台(抖音)。

报告认为,在步行街内传统业务发展至坪效瓶颈的情况下,互联网应用,例如:生活服务综合平台、短视频综合平台、城市出行叫车服务成为步行街低成本获客及业务提升的新渠道来源。

报告还发现,短视频作为步行街“网红打卡地”宣传工具,在年青人当中广泛使用,成为步行街题材在年青人间分享交流的新渠道,而电商融合助力步行街识别用户消费偏好、智慧交通则提升了步行街客户体验、移动支付提振步行街小店经济发展。

5G、AI、大数据助力线下商业

下一步,5G、AI、大数据还能对线下商业带来哪些改变?

6月6日,由王府井与京东数字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京东数科)共同打造的一条“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商业街”也正式面世,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技术的支持下,消费者可以通过“魅力王府井小程序”同时逛到“线下物理世界的王府井和线上数字世界的王府井”,真正享受到新基建时代的数字化生活。

在这条数字双街上,消费者可以通过下载小程序,看到王府井商家的各种促销活动,还可以预约吃饭、找车位、找厕所,看到王府井街区上的著名景点地图,未来还可以实现“云逛街”。在京东数科布满街区的线下大屏幕上,也可以看到王府井重要商户的优惠活动,游客打卡,照片上屏之后,可以获得商家优惠券。

未来,通过落地京东数科“智能商业街操作系统”,北京市东城区政府还可以对王府井街区做特色定位和业态提升,打造具有个性化的商业街“城市名片”。

报告还进一步指出,疫情过后,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无疑将加快进程。升级线下商业,可以使得消费者的体验升级,以及打造同等高效的现实版网购。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AI和大数据赋能线下商业,可以达到四个层面的目的。

第一是识城。不仅可以为步行街店铺招商和空间改造提供辅助决策;也可以基于历史和实时的游客流转数据挖掘,可以智能生成疏解和引导预案,以应对节假日的高峰客流,保障游客的安全。

二是悦客。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游客画像和商家画像,进而结合智能推荐算法更好地连接商户和游客,提高了游客的消费体验,同时提高商户的经营销售。

三是智场。举例来说,智能停车系统,可以最大化步行街的停车位利用率,提高游客的停车便利度,进而提高游客体验;而智能人流管控系统,通过分析实时的人流轨迹数据,对客流过载、客流对冲等事件形成预警,并提供疏导方案。

四是兴商。即辅助步行街的升级改造计划;以及为步行街提供更精准的营销方案,以及量化的营销效果评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