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2019年年报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原因有哪些?——信用周报20200510【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

新浪财经
来源:华创债券论坛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联系人:陈甲,SAC:S0360118110018
报告导读
2020年5月9日,证监会公布了2019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包括财务造假、操纵市场、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等类型,这是证监会连续第四年发布典型违法案例。在2019年年报披露完成之际,市场对部分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讨论和质疑热度有所升温。
1、2019年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有哪些特征?
在3679家已披露2019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年报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有3481家,年报出具非标准化审计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有196家。在196家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中,(1)传媒、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公共事业、化工、电子、房地产、商贸、医药生物等行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相对较多;(2)民营企业占比90%,地方国企占比8%,央企占比2%;(3)广东、浙江、江苏、四川、山东、北京、福建等省市的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均在10家以上。
2、196家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确定性;(2)内部控制未能有效运行;(3)重大未决诉讼事项和公司高层因涉嫌违法违规而立案调查;(4)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关联方及关联交易难以确认、相关会计科目减值准备及回收比例难以测试;(5)相关科目反映的交易的合理性及公允性有待确认;(6)违规对外担保未及时披露和担保代偿等问题;(7)多起债务到期无法偿还的违约情形,相关资产被强制拍卖,或进入司法重组程序;(8)因公司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规定,监管机构对公司立案调查。
风险提示:后续若收到监管函件的企业增多,信用事件或将有所增加。
正文
一、2019年年报非标准审计意见企业大部分是民企,多在传媒和机械设备等行业
2020年5月9日,证监会公布了2019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包括财务造假、操纵市场、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等类型,这是证监会连续第四年发布典型违法案例。在2019年年报披露完成之际,市场对部分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讨论和质疑热度有所升温。
对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把握,最直接的方法是分析会计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报告出具的审计意见及相关审计说明。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501号、1502号和1503号文,将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分为五种类型,有标准无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其中财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说明确认年度报表上所有科目的真实性,不存在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相对中性;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等其他四种可归为非标准审计意见,说明财务报告有不同程度的瑕疵和问题,其负面程度依次增加。

截至2020年5月10日,3799家上市公司中有367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9年年报,另外120家延迟披露年报。在3679家已披露2019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年报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有3481家,年报出具非标准化审计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有196家,另外2家披露年报但未给定审计意见的分别是神雾环保和暴风集团。我们以196家2019年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此分析财务报告质量情况。
在196家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中,从审计意见类型看,47%的公司年报被出具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43%的公司年报被出具保留意见、10%的公司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意见主要集中在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从审计的会计事务所看,大华会所、立信会所、亚太(集团)会所、天健会所相对较多,分别有23家、23家、15家和14家,大华会所和立信会所占比相对较高,这与两家会计事务所所承接的公司财报审计业务相对较多有关。

从行业分布来看,传媒和机械设备行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最多。传媒、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公共事业、化工、电子、房地产、商贸、医药生物等行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相对较多,多是在中下游行业,主要是中下游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多,民企数量较多,上游主要是周期性较强的行业,国企为主,行业集中度较高,上市公司数量较少。

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占比90%,地方国企占比8%,央企占比2%,分别有176家、17家和3家,民企占比远超地方国企和央企,一方面与民营企业的绝对数量较多有关,另一方面或与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和内控意识相对薄弱有关,公司经营管理方面多出现违规操作。从企业所在省份看,广东、浙江、江苏、四川、山东、北京、福建等省市的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均在10家以上。

对196家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主要原因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确定性。(1)公司经营业务板块盈利能力大幅亏损;(2)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存在较多的逾期债务,部分资产被诉讼保全,营运资金短缺,偿债能力薄弱;(3)因资金短缺,无法偿付到期债务而涉及较多的司法诉讼,股东担保而承担代偿义务。
2、内部控制未能有效运行。(1)经营情况持续恶化,公司人员流失情况严重,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2)公司实际控制人、大股东等个人凌驾于公司治理之上,信息披露管理控制等多项内部控制制度失效,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重大而且具有广泛性。
3、未决诉讼及立案调查。公司所涉未决诉讼事项存在不确定性和实控人等公司高层管理人因涉嫌违法违规而立案调查,无法判断诉讼和案件可能产生的影响;
4、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关联方及关联交易难以确认、相关会计科目减值准备及回收比例难以测试。(1)无法获取下属子公司等关联方的财务信息,无法确认业务往来的交易对手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和关联方及其关联交易的完整性,无法确认相关关联方负面事件对公司经营的影响;(2)无法对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的可回收比例进行压力测试,对存货、商誉、固定资产等主要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不确定性较大;
5、相关科目反映的交易的合理性及公允性有待确认。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判断相关会计科目的实际用途,无法判断相关交易的合理性、交易价格的公允性,从而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6、违规对外担保未及时披露和担保代偿等问题。(1)出现对外违规担保事项,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无法预计担保损失的合理性;(2)公司股东提供担保而承担了代偿义务,造成公司较大损失。
7、债务违约及债务重组。多起债务到期无法偿还的违约情形,相关资产被强制拍卖,或进入司法重组程序。
8、信息披露违规。因公司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规定,监管机构对公司立案调查。

二、信用债市场周度复盘:一级发行规模有所收缩,二级单周活跃度有所下降
(一)周度行情回顾:一级发行规模有所下降,中短票利差全线下行
上周信用债一级发行规模1,079.80亿元,较前一周减少3,701.93亿元,净融资额为225亿元。中票、短融、公司债和企业债净融资额有所下降,分别录得186.00亿元、-141.40亿元、179.16亿元和-10.51亿元。城投债净融资额下降至-172.92亿元。从发行额结构上看,AAA主体发行额占比有所上升,升至62.72%,AA+主体占比21.98%,较上周有所下降,AA主体占比降至15.31%;1年期以内的信用债发行额占比为35.75%,3~5年期占比升至27.87%,1~3年期和5年期以上的占比有所下降,分别达到4.32%和32.05%;央企占比升至32.99%,地方国有企业占比有所下降,录得57.88%,民营企业发行升至5.27%。行业方面,产业债集中在综合、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等行业,其中,综合、钢铁和非银金融行业发行占比均有所上升,分别升至25.38%、8.46%和7.61%。
信用债二级市场,单周交易量有所下降,银行间成交额为2792.81亿元,交易所成交额为61.73亿元。利率走势方面,中短票收益率普遍上行,信用利差存在分化,大部分呈现下行状态,短期信用利差普遍收窄4-10BP,长期信用利差收窄9-12BP。城投债收益率上行0-15BP,中长期信用利差收窄10-17BP。评级调整方面,本周主体评级下调的企业有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周主体评级上调的企业有苏州吴中国太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新长宁(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北部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级市场:本周发行量小幅收缩,中票、短融净融资额有所下降




(三)二级市场:中短票收益率有所下行,中短票、城投债信用利差全线走阔





(四)期限利差和等级利差周变化


(五)评级调整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