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互联网贷款、理财频现诈骗 安博士公益课堂教你识破“李鬼”

中国经济网

关注

原标题:互联网贷款、理财频现诈骗 安博士公益课堂教你识破“李鬼”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大家可能都听过这句话,但是,缺钱的时候面对0利率贷款,理财的时候看到高息产品,你是否还能保持谨慎?

近年来,随着提前消费观念的流行和网络金融行业的兴起,网络贷款成了不少急需资金人群的首选方式。同时,通过互联网APP进行的一些理财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有些“平台”打着理财旗号实施互联网金融诈骗,利用钓鱼网站买卖理财产品。有研究报告称,超过80%的受访者都经历过各种形式的金融诈骗。

互联网金融虽然方便,也伴随着被诈骗的风险。3月27日晚8点播出的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计划公开课——安博士公益课堂第八课《互联网贷款和理财如何“防坑破套”?》中,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程瑞和陆金所平台科技中心技术运营与信息安全部总经理吴开剑对广大消费者拆穿了各种常见的互联网金融诈骗套路,帮助消费者在进行互联网贷款和理财时防范金融风险。

程瑞提醒消费者,借贷是利器,但理性使用才能发挥正面作用。同时,借款也需要制定好合理还款计划,以免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对于互联网理财,吴开剑提示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一些高息的产品或者平台,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消费者如果能够拒绝诱惑和更加理性的投资,就可以在投资的过程中减少很多风险。

点击进入“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计划”——安博士公益课堂专题

进行贷款时,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近年来,随着提前消费观念的流行和网络金融行业的兴起,贷款成了不少急需资金人群的首选方式。不仅个人通过提前消费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奋战在实体经济一线的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小老板们,面对资金短缺,更是通过贷款方式来满足资金周转的需求。但是,进行贷款时,要防范金融风险,否则一不小心可能就会着了不法分子的道儿。

套路一:山寨贷款APP诈骗

“最近有资金需求吗?咱们可是大公司,口碑有保障,立刻注册下载APP,最高免息贷款20万……”你是不是也收到过类似的消息?

程瑞表示,借款人通过APP办理贷款的时候,务必确认APP的真假!市面上常常会出现仿冒的贷款APP、网站,其界面通常与正规的知名平台高度相似,让人难辨真假。一旦按提示进行操作,最终不仅会泄露个人信息,还会导致财产上的损失。

因此,借款人下载APP务必认准官方渠道;提供个人信息前,务必多渠道再次确认为官方客服;认准官方网址,切勿轻信网络搜索结果;可以通过官方APP或网站核实信息真伪,或对比官方企业的资质与对方提供的公众号、APP认证信息是否一致。

套路二:冒充贷款平台

对借款人而言,不止要认准APP和网站官方正规平台,接到贷款平台客服来电同样也要当心“李鬼”。

王女士此前接到不法分子的电话,对方称由于监管需要,需要把王女士未贷款的账户进行注销,否则会对她的征信记录造成影响。王女士赶紧要求注销账户,此时,不法分子表示,需要王女士先完成贷款,有了流水才能注销,贷款成功后,还需要王女士把款项转入到他们的平台账户。

“我们可以看到,受害人曾在一些平台咨询过贷款服务,骗子从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信息后,谎称是某贷款平台客服,并清晰说出受害人个人信息。一旦受害人相信对方,并进一步在该平台提交过申请但未完成申请,如账户不注销就会影响征信记录的幌子实施诈骗”,程瑞称,受害人很容易在虚假平台签订合同,遭受钱财损失。大众对于金融和法律方面的常识了解得比较少,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让受害人产生畏惧心理,威胁其贷款,并借机收取各项费用,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套路三:低息贷款

据程瑞介绍,有贷款需求的借款人往往会“货比三家”,很多不法分子往往看中了这一点来行骗,号称自己是零门槛、低息贷款等,使受害人放松警惕继而陷入骗局。

近日,物流公司负责人张先生接到电话,对方称自家网站的贷款产品免息,但由于申请人数太多,要等约一个月,要是可以打款一万块钱到公司账户,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可以立刻放款。放款后,一万块也会返还回张先生的账户。

程瑞表示,一般来说,低息贷款骗局都有着同样一个特点,就是骗子常借助零门槛、低息贷款为诱饵,使受害人放松警惕,一旦有人入套,就会以保证金、手续费、会员费等名目,提前收取各种费用。或者承诺无需预先付费,却利用复制银行卡、套取密码等方式隐蔽划款。

他提示称,借款人务必选择正规渠道进行贷款,正规的贷款机构在贷款前期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如果贷款前收费,绝对不可信。另外,对声称利率特别低(低于银行基准利率或者0利率)的贷款机构,借款人务必提高警惕。

套路四:刷流水证明还款能力

很多办理过贷款的消费者都知道,银行流水作为很重要的贷款辅助材料,可以帮助借款人证明自己的财力,从而更快地获得贷款。而有不法分子就“瞄”上了银行流水,并声称可以帮助借款人刷流水证明。

2018年8月份,台先生接到了一个“信贷员”的电话,对方声称可以帮助其快速办理贷款,不过前提是需要在银行卡里存钱来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台先生于是往银行卡中存入3700元,并且听从“信贷员”的指示,提供了自己的手机验证码,之后存入卡里的3700元便全部从银行卡中被扣除,“信贷员”告知会在第二天返还这笔钱,但之后却一直联系不上。

程瑞分析称,台先生之所以被骗,骗子之所以能得逞,是因为往银行卡里存钱证明还款能力的要求,在大部分人看来是合情合理的。之所以被骗,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手机验证码,将验证码告知对方,使得骗子成功把钱从借款人的银行卡中划走。

不仅如此,程瑞还提醒称,骗子往往还将银行流水的概念偷梁换柱,声称只要在某银行开立个人账户,并将存款来回存取,一份完美的银行流水就新鲜出炉了。或者借助流水不足、无法审批为由,要求受害人向“官方账户”转钱,假借刷流水证明还款能力的名义,实施金融诈骗。事实上,暗箱操作刷流水是违法行为,消费者一定要提防。

程瑞强调,借款人贷款时切勿有钻漏洞的侥幸心理,切勿相信所谓的暗箱操作,并且要再三核实来电人员的身份信息。

套路五:网贷反催收诈骗

近期,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与贷款有关的骗局,有一批向贷款客户提供所谓“投诉指导、退费帮助”服务并收取费用的组织和个人。这些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涉嫌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和欺骗贷款客户。

某金融机构客户近日就被反催收中介忽悠,交付了巨额咨询费用,按照代理提供的“逃废债秘籍”,向政府部门恶意投诉,还将地方监管部门告上法庭,想侥幸通过不法手段减免正常信贷债务。最终经过调查、核实,该客户实为恶意逃废债行为,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该客户不仅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还被记录不诚信行为。

程瑞称,上述“碰瓷”式反催收对借款人而言无疑是“火中取栗”。他提醒消费者不要上当受骗,也不要轻信这类组织和个人教唆而产生逾期还款,以免自身的个人信用产生不良记录及遭受财务损失。

进行互联网理财时,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少消费者会通过互联网APP投资理财产品。理财和金融相关,吴开剑提醒称,在投资的过程中,消费者应格外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谨防销售人员的过度销售行为,并防范常见的诈骗活动。

要点一: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

在消费者进行互联网理财时,吴开剑提示消费者应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

第一,有消费者会将身份证、银行卡等相关物品拍照后存入手机中保存,对这类信息,使用完以后要及时删除。

第二,使用一些网站、APP时,不需要提供的信息尽量不要提供,以免有网站、APP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第三,不要随意点开亲朋好友发来的链接,防备被不明链接收集个人信息。

第四,消费者的金融帐户密码和非金融帐户密码要加以区分。非金融网站的安全防护水平和防护能力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安全的防护等级完全不同。以免黑客攻破非金融账户密码后,用相同密码破解金融账户。

要点二:警惕三类骗术

吴开剑介绍称,消费者在进行互联网理财时,要注意防范一些诈骗活动。常见的互联网理财诈骗活动主要有三类。

一是诈骗分子谎称只赚不赔。不少消费者曾经有这样的经历,被陌生人加到一些投资理财群、期货群或者证券群,并声称他们提供的产品是稳赚不赔的,或者说有非常高的收益。吴开剑表示,若看到类似推荐,一定要第一时间将其拉黑,这类行为明显是诈骗。

二是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吴开剑介绍称,有诈骗分子会冒充公检法,要求消费者配合洗钱案件的调查,“一般碰到这些情况我们第一时间把电话挂掉,不去理睬即可。”

三是诈骗分子利用最近的疫情获取消费者的信任。诈骗分子往往谎称自己手上有很多防疫物资。对于这类诈骗活动,吴开剑推荐消费者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疫物资即可。

要点三:谨防过度销售

吴开剑称,互联网理财要谨防一些过度销售的行为。过度销售,就是一些销售人员为了提升自己的业绩,向消费者提供不合适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背后的资产可能会存在风险,收益率可能降低甚至为负,让消费者的资金受到损失。

吴开剑建议,消费者在选择互联网理财时应选择正规的平台或者一些大平台,这类平台会有完善的风险控制能力。要关注平台是否有信息安全防护的能力,常见的主要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和ISO27001(国际信息安全标准)等信息安全认证,拥有这两个认证的企业可以为投资人提供更高等级的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以陆金所为例,其拥有自己的KYC和KYP体系,可以将产品的风险等级和消费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适当性匹配,最终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产品是适合自己的。

此外,他还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一些高息的理财产品或者平台。“当你盯着人家利息的时候,人家盯着你的本金,你冲着利息而去,但你的本金很可能会血本无归。”

同时,吴开剑建议消费者不要轻信不明来源的信息,比如被陌生人拉进的投资和理财群,还有一些自媒体发布的信息等。消费者可以从权威媒体获得相应的信息。

消费者还需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怎么才能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呢?“在陆金所的网站上会提供一系列的工具帮助您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比如说我是一个保守类型的投资人,我可以选择保本保息类型的产品进行投资;比如说我是一个激进类型的投资人,我可以选择股票型的基金进行投资。”吴开剑称。

安博士公益课堂

安博士公益课堂是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指导下,共同推出的“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计划”系列公开课。通过创新公益宣传模式,引导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互动,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树立正确金融消费理念,引导理性消费投资;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及时进行风险提示;营造风清气正的金融互联网生态,从中发现和表彰一批“金融好网民”。平安银行作为安博士公益课程的战略合作单位,为节目提供了很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专业知识。

安博士公益课堂将邀请长期从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专业人士和金融行业的权威专家,向消费者传递各类金融知识,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