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疫·连线丨钱、歧视与学业:欧美中国留学生的两难选择
原标题:全球战疫·连线丨钱、歧视与学业:欧美中国留学生的两难选择
“我们中国同学戴口罩上街都或多或少受过歧视。我戴口罩走在市中心会有人故意朝我咳嗽,甚至对着我骂‘滚回家’。我想回家,可是机票太贵了,航班信息也在不断变化。别无选择,只能像投无底洞一样不停为高价机票付款……”在法国某商学院攻读联合培养项目的中国留学生万千说。
疫情之下,在海外艰难生活的中国留学生不得不思考是否要离校回国。
然而,回国之路并非容易。数万元一张的高价机票,无法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的风险,国内一些人的不理解,回程途中感染风险高……
以上种种,也让更多的中国留学生不得不留在海外。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了9位在欧美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讲述海外疫情大暴发后他们的现状。
“机票价格翻了十倍”
欧美地区疫情暴发以来,许多中国航空公司大量取消往返欧美的航线,欧美本地的航空公司也大量削减航班数量。
几位在欧美的中国留学生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均表示,“航班少、需求量大,机票价格被哄抬至天价。平日里两三千元(人民币)的机票价格几乎翻了十倍。”
3月17日伦敦飞往北京的机票均价。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真的太贵了,花那么多钱回国,不如囤好物资在学生公寓自己隔离。”在挪威奥斯陆大学交换的学生梁紫说道,“挪威近日封闭国境,只有少量航班可以出入,回中国的航班只有一趟,价格高达五万余元。”
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几万元的机票足以打消他们回国的念头。
另一些中国留学生尽管一狠心买了机票,回国的路程也一波三折。
“我预订了三次航班,都被取消了,第三次航班甚至在我到了机场后才通知临时取消,所以我只能选择回去自我隔离。”在挪威奥斯陆大学交换的中国留学生林杨,原本计划从奥斯陆飞上海浦东。
航班的信息每几分钟就会有变化,许多留学生刚买了机票,就被通知航班取消,只能重新预定。而航空公司处理工作延迟时间长,退款在7-30个工作日才能入账。
“我别无选择,只能像投无底洞一样不停为高价机票付款。”在法国某商学院攻读联合培养项目的万千说,“我本来买的3月18日从法国回国的机票,但感觉变化太快,就先改签了16日,后来还觉得晚,就改到了14日。那时票已经很贵了,但还是得买。我们一批回来的很多同学,只不过订航班的时间稍微晚一点,就有回不来的风险。有些同学因为政策变化在法兰克福机场滞留,不得已又转去了芬兰、大阪最终才回国。”
“经历将近四十个小时的转机、飞行后,我终于安全抵达了上海浦东机场。”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郭晨说,“真的没想到这次回国,不到一百斤的我竟然拖着三个二十多斤重的行李箱,辗转了三个国际机场,太狼狈了。”
回国面临学业前功尽弃的风险
许多留学生因害怕学业无法完成,选择继续留在国外。
“我今年就毕业了,是最后一个学期来这边交换,拿不到学分就得延迟毕业,情况很复杂。回国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学校就突然恢复上课,到时候手忙脚乱根本来不及准备。”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就读的王志义在研究生最后一学期前往挪威交换,“我根本赌不起,多读一个学期就得多承担一个学期的学费。”
现在许多国家的学校都已经停课,转为网络授课,回国参与线上课程需要登录境外网站,“那样还面临着网络不稳定、难以保证上课效果的问题。”王志义说。
对于参加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的留学生而言,母校与交换学校签订了交换协议,如果自己提前回国,有可能被定为违约。
“3月初,法国确诊病例逐渐增多时,我们中国学生感到非常害怕,就集体向学校请假希望可以不去上课。但我们跟学校沟通了一周都没有得到允许,理由是法国教育部不同意请假,学校还说缺课了就不保证能拿学位证。直到3月12日,马克龙在电视上宣布下周关闭所有法国学校的前一天,才允许我们离开。”万千说。
“还有一个问题是留学生学位认证,如果我们参加中法合办项目的学生想办理中国留学生学位认证,就必须在海外待满180天,否则就只能拿到法国学校的学位证书。”万千补充道,“这也是让很多留学生选择不回国的原因。”
遭受歧视,“被室友赶出公寓”
“我们真的挺难的,口罩都是从国内好不容易寄来,但每天还要战战兢兢犹豫能不能戴口罩。”万千无奈地说道。
据万千介绍,因为法国的口罩被政府征用,留学生在网上订购口罩的订单直接被取消。药店也早已买不到口罩,甚至法国还颁布了只能凭处方买口罩的法令。
而即使终于收到了从中国寄来的口罩,留学生们也因担心歧视而犹豫是否佩戴。
“我们中国同学戴口罩上街都或多或少受过歧视。我戴口罩走在市中心会有人故意朝我咳嗽,甚至对着我骂‘滚回家’。政府机构也不让我们进入,工作人员会离我们三米远,让我们把要递交的东西放在旁边就好,公交拒载的事情也时常发生。这些歧视让我们天天担惊受怕。”万千说。
一位在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求学的武汉籍学生王明也有类似遭遇。“我在路上走时会有流浪汉骂让我滚回中国,美国室友也把我从公寓里赶出了门,我只能另找住处。我已经做好了在美国继续受到歧视的心理准备。”
“走在路上只有我和我男朋友两个人戴口罩,大家看到我们戴口罩,会把围巾往上捂,还有一次一个当地人故意对着我很用力的咳嗽,就是用这种方式嘲笑你吧。”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艺术学院读研究生一年级的陈妮说。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李晓告诉记者,“在路上有些人看到我戴着口罩就会刻意绕道走。逛街时,通常向顾客热情打招呼的售货员对我要么不太搭理,要么就是特别冷漠的打一声招呼,甚至打完招呼后立刻躲到柜台里面,不和我接触。”
“我之前都不太敢戴口罩上街,但这边疫情严重了许多以后,我就不得不戴上在机场买的有呼吸阀口罩上街了。戴口罩那天刚上地铁的时候,有一个大哥看到我的装扮就‘哦吼’一声,接着开始哈哈大笑。我就跟他说没事的,我没生病,他说他知道,说我这种做法挺好的,然后继续笑。他下车之前还跟我说,‘我通过口罩还是可以看到你的笑容!’”李晓说,这是她戴上口罩后遇到的为数不多的温暖的事情。
去留两难的中国留学生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士的郭先生告诉澎湃新闻,他最近去超市时发现速冻食物、零食等货架上的物品早已被抢购一空,甚至连厕纸都买不到,“虽然日常生活的食物基本有保障,但是这种场景还是很让人恐慌。我问大家为什么要抢厕纸,别人说‘我也不知道,因为都在抢’。”
“更主要的还是安全问题,这边防护意识比较差,除了亚洲面孔,其他人都不戴口罩,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而且当地做核酸检测要花1000多美元,高成本导致很多疑似感染的人不去检测,我们根本无法得知身边的人是否健康。”郭先生补充道。
留在国外人身安全无法保障,而回国也并非易事。许多留学生一次性付了半年到一年的房租,“选择回国意味着一个月几万元(人民币)的房租都要打水漂,经济损失惨重。”
“我交换的时间还不到两个月,刚刚购置好家具和生活用品安顿下来,根本没办法说走就走。即使走了,后面也还要收拾一堆烂摊子……”在法国诺欧商学院交换的学生刘博很无奈。
而最终选择回国的留学生们在学生群里低价处理食物和防护物资,卖的价格不到原价的一半,信息一发出,物品就被一抢而空。
(文中万千、王明、陈妮、李晓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