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再融资新规落地,关注逆周期调节 | 每周策略

新浪财经

关注

来源:好买财富

 摘要

›上周,沪深两市双双收涨。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于2917.01点,涨41.04点,涨幅为1.43%;深成指收于10916.31点,涨304.76点,涨幅为2.87%;沪深300收于3987.73点,涨87.86点,涨幅为2.25%;创业板收于2069.22点,涨53.42点,涨幅为2.65%。两市成交41459.84亿元。总体而言,大盘股强于小盘股。中证100上涨1.85%,中证500上涨1.76%。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3个行业上涨。其中,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林牧渔表现居前,涨跌幅分别为10.46%、8.63%、7.82%,传媒、医药生物、纺织服装表现居后,涨跌幅分别为-1.06%、-1.75%、-2.96%。

›上周,中债银行间债券总净价指数上涨0.10个百分点。

›上周,欧美主要市场普遍上涨,其中,道指上涨1.02%,标普500上涨1.58%;道琼斯欧洲50 上涨0.71%。亚太主要市场涨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数上涨1.50%,日经225指数下跌0.59%。

›上周,国内基金普涨,其中股票型基金涨幅最大为2.53%,其次是指数型和封闭式基金,涨幅分别为2.08%和2.05%。货币型基金涨幅最低,为0.03%

›股票基金:上周市场延续前期疫情冲击下跌后的反弹趋势,但反弹幅度较此前有所放缓,两市成交额维持在8000亿元左右的相对高位水平。中小市值表现好于主板,创业板指周中再创阶段性新高,市场情绪未因疫情而受到明显影响,依旧比较高昂。基本面上,上周公布的经济数据仍较少,但受疫情影响,2月份企业复工时间大多推迟,经济下行压力阶段性加大较为确定。但政府对于经济稳增长的诉求仍然较为明显,近日来国常会、发改委、商务部等均相继喊话要有序推动企业复工,政治局会议也提出了一系列稳增长的预期措施和呼吁,包括“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另外货币政策方面,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维持此前判断,央行大概率会再降低MLF和LPR利率,并会给小微企业更好降成本以及增加制造业融资。财政政策方面,本次会议要求“更好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大概率会提高赤字率目标和专项债规模,预计后续也会有更多财政货币的组合拳。另外,再融资新规上周正式落地,较去年11月8日的征求意见稿来说更加放松,业务在各个维度迎来全面松绑。整体上看,在经济阶段性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新规放宽了再融资要求,更加便于企业进行融资,提高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定价折扣增加、锁定期变短和减持限制下降,大幅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对投资者吸引力明显增加,但与此同时,14-15年的并购狂潮随后已被天量商誉减值证明好资产还是稀缺的,2020年有体量规模的好资产更加难以挖掘,尤其是有科创板注册制的情况下,因此中小盘全面“并购牛”或难以再现,同时,侧面也可能会增加潜在的减持的压力。但总体来说,政策边际利好中小盘和成长风格,一定程度上继续抬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同时在当前货币宽松,政策落地的环境下,增量资金流入的趋势还会延续,叠加估值上来看,虽说部分核心资产估值仍处高位,但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仍出合理区间,A股配置价值依然具有吸引力,建议客户长期关注个股精选风格产品。

›债券型基金:由于前周大额资金投放,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上周央行公开市场虽继续通过逆回购投放资金达1万亿元,但更多地出于对冲操作,全周净回笼资金2800亿元。宽松环境下,资金利率总体继续下行,隔夜利率再次回落至2%以内。春节假期,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1月份CPI同比增速进一步冲高至5.4%,高于市场预期并创下近8年来的新高,PPI同比增速则回升0.6个百分点至0.1%,时隔7个月后由负转正。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2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无MLF到期。在疫情影响下,短期内货币政策仍将维持边际宽松,央行大概率将继续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并适时适度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量价措施齐发,引导LPR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同时,随着春节因素的淡出及疫情得到逐步控制,未来CPI增速有望回落,而PPI受制企业复工延迟造成的大宗商品供需疲弱,短期存在再次转负的可能。通胀对货币政策制约有限,而近期央行宽松操作助推通胀的可能性也较低,当前经济和政策环境对债市整体利好。

›QDII基金:疫情对海外经济影响更可能是暂时性的,且集中在1季度。美国等发达市场受影响较小,而新兴市场受影响更大。值得强调的是,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此前受抑制需求的释放、政府财政及货币等政策的推出也将使得经济自2季度开始修复,部分对冲1季度负面效果。因而,我们继续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经济动能依然健康,增长企稳趋势只是被暂时延后而非被打断。当然,疫情持续时长及影响依然不确定,需要密切追踪相关数据及应对政策。

市场回顾

一、基础市场

›上周,沪深两市双双收涨。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于2917.01点,涨41.04点,涨幅为1.43%;深成指收于10916.31点,涨304.76点,涨幅为2.87%;沪深300收于3987.73点,涨87.86点,涨幅为2.25%;创业板收于2069.22点,涨53.42点,涨幅为2.65%。两市成交41459.84亿元。总体而言,大盘股强于小盘股。中证100上涨1.85%,中证500上涨1.76%。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3个行业上涨。其中,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林牧渔表现居前,涨跌幅分别为10.46%、8.63%、7.82%,传媒、医药生物、纺织服装表现居后,涨跌幅分别为-1.06%、-1.75%、-2.96%。

›上周,中债银行间债券总净价指数上涨0.10个百分点。

› 上周,欧美主要市场普遍上涨,其中,道指上涨1.02%,标普500上涨1.58%;道琼斯欧洲50 上涨0.71%。亚太主要市场涨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数上涨1.50%,日经225指数下跌0.59%。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海外数据截止2020-2-14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数据截止2020-2-14

二、基金市场

› 上周,国内基金普涨,其中股票型基金涨幅最大为2.53%,其次是指数型和封闭式基金,涨幅分别为2.08%和2.05%。货币型基金涨幅最低,为0.03%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数据截止2020-2-14

›上周,权益类基金表现较好的是创金合信资源主题和汇丰晋信低碳先锋等;混合型基金表现较好的是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和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A等;封闭式基金表现较好的是国泰国证有色金属行业B,信诚中证800有色B等;QDII式基金表现较好的是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和国富大中华精选等;指数型表现较好的是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和信诚中证800有色等;债券型表现较好的是博时转债增强A和长盛可转债A等;货币型表现较好的是博时月月盈A,博时月月盈R,兴银双月理财A等。

› 上周,好买牛基组合业绩为2.29%,2020年以来收益为7.34%。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数据时间2020-2-10至2020-2-14

上周焦点

1、CPI再创新高

2020年1月CPI同比攀升至5.4%,与市场此前对1月通胀高点的预测基本一致。其中,翘尾因素攀升至4%,新涨价因素占1.4%。相比往年均值,1月CPI强势程度并不太高,尤其是考虑到春节错位因素之后。分项来看:1)食品烟酒分项再度强于季节性,猪肉和鲜菜是主要贡献因素,与春节特征相符(图表1)。而蛋类供给充裕,价格明显回落。2)交通通信、娱乐文教和医疗保健分项也显著强于季节性,与春节和新型肺炎疫情相联系(图表2)。交通通信中主要是交通工具用燃料和使用维修费涨幅较大,对应于春节出行需求;娱乐文教中主要是旅游涨幅大,也对应于春节黄金周;医疗保健中主要是医疗服务涨幅较大,对应于新型肺炎疫情的影响。1月核心CPI小幅回升至1.5%(图表3),猪价不再是通胀攀升的核心,春节和疫情因素带动了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图表4),总体而言通胀压力依然不大。

2、政治局会议召开

对当前形势判断发生转变。本次抗疫经历了四个节点:1)1月25日: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2)2月3日:防控工作正有力开展。3)2月10日:形势仍然十分严峻。4)2月12日:出现积极变化。随着对疫情形势判断的乐观,未来市场将进一步倾向于对复工和经济状态的评估。对经济工作的定价将加大。随着疫情的定调逐渐呈现积极变化,对于关键之年的经济增长逐渐提上更高的高度。一方面需要加紧复工,另一方面,需要对前期防疫的某些做法进行纠正(类似于2016年实体供给侧改革、2018年金融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对“一刀切”的纠正)。货币政策依然维持结构性宽松判断。宏观政策的着力点关注用词和顺序:1)财政是第一位的,积极财政。2)货币政策的基调是保持“灵活”即可。3)就业优先政策——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意味着将加大定向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短期关注市场预期面临的现实扰动。当前市场对于这次疫情带来的经济脉冲影响似乎降低,从宏观数据来看,按照日均GDP创造2700亿元来衡量,以及当前20%左右的复工水平来衡量,十天的损失大约在2万亿,略高于第四次经济普查1.9万亿的GDP修订增量。未来的关注点在于疫情的拐点是否如预期出现,以及复工能否逐渐改善,以及随着疫情拐点的出现,政策的限制力度进一步放松,以及对于中小企业的稳就业措施进一步到位。中期内关注结构性的资金支持。无论拐点到来的时间提前还是延后,对于经济结构的影响上来说,无异于一次类似于2016年开始的短期供给侧改革,行业的结构和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抬升。关注补短板领域的一批重大项目带来的投资机会。

3、再融资新规正式发布

再融资政策全面松绑,不仅好于预期,力度更胜2014年。2019年11月再融资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开启了继2017-2018年融资政策显著收紧后的新一轮宽松周期。2月14日,正式稿公布,在发行股份数量和新老划断界限方面松绑力度更胜征求稿,除此外,本次政策更是从定价基准日、发行折价率、锁定机制、投资者数量限制、创业板发行条件、批文有效期等各个层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松绑。同时,较2014年再融资宽松周期时相比,本轮在以上细节方面出台的宽松力度仍显得更大。整体来看,全面松绑后的再融资宽松有利于提升供需双方资金结合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好买观点

一、股票型基金投资策略

上周市场延续前期疫情冲击下跌后的反弹趋势,但反弹幅度较此前有所放缓,两市成交额维持在8000亿元左右的相对高位水平。中小市值表现好于主板,创业板指周中再创阶段性新高,市场情绪未因疫情而受到明显影响,依旧比较高昂。基本面上,上周公布的经济数据仍较少,但受疫情影响,2月份企业复工时间大多推迟,经济下行压力阶段性加大较为确定。但政府对于经济稳增长的诉求仍然较为明显,近日来国常会、发改委、商务部等均相继喊话要有序推动企业复工,政治局会议也提出了一系列稳增长的预期措施和呼吁,包括“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另外货币政策方面,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维持此前判断,央行大概率会再降低MLF和LPR利率,并会给小微企业更好降成本以及增加制造业融资。财政政策方面,本次会议要求“更好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大概率会提高赤字率目标和专项债规模,预计后续也会有更多财政货币的组合拳。另外,再融资新规上周正式落地,较去年11月8日的征求意见稿来说更加放松,业务在各个维度迎来全面松绑。整体上看,在经济阶段性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新规放宽了再融资要求,更加便于企业进行融资,提高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定价折扣增加、锁定期变短和减持限制下降,大幅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对投资者吸引力明显增加,但与此同时,14-15年的并购狂潮随后已被天量商誉减值证明好资产还是稀缺的,2020年有体量规模的好资产更加难以挖掘,尤其是有科创板注册制的情况下,因此中小盘“并购牛”或难以再现,同时,侧面也可能会增加潜在的减持的压力。总体来说,政策边际利好中小盘和成长风格,一定程度上继续抬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同时在当前货币宽松,政策落地的环境下,增量资金流入的趋势还会延续,叠加估值上来看,虽说部分核心资产估值仍处高位,但市场整体的配置价值依然具有吸引力,建议客户长期关注个股精选风格产品。

二、债券型基金投资策略

上周中债总财富指数收于195.6572,较前周下跌0.01%;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收于194.1503较前周下跌0.13%,中债金融债总财富指数收于198.6494,较前周上涨0.10%;中债企业债总财富指数收于192.8221,较前周上涨0.30%;中债短融总财富指数收于177.9024,较前周上涨0.09%。(数据来源:Wind)

中债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显示,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96%,下行9.12个基点,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6%,上行6.07个基点;银行间一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9.26个基点,银行间三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9.28个基点,5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6.34个基点,分别为2.76%、3.08%和3.38%,一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6.26个基点,三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6.28个基点,5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4.34个基点,分别为3.05%、3.47%和4.07%。(数据来源:Wind)

资金面:春节后开市第二周,央行金融“防疫”措施持续,全周继续在公开市场通过逆回购投放资金1万亿,逆回购到期1.28万亿。虽然净回笼资金2800亿元,但在前期大额投放下,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资金利率继续下行,隔夜利率低于2%。具体来看,2月14日R001和R007分别收于1.3592%和2.2351%,较2月7日分别降49.74BP和升2.69BP,DR001和DR007分别收于1.2237%和1.9826%,分别降46.87BP和13.48BP。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2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无MLF到期。当前货币政策需以支持防控疫情为重心,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并适时适度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引导LPR下行,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在疫情影响背景下,货币政策量价措施齐发力,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数据来源:Wind)

经济面/政策面: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1月份CPI和PPI同比增速分别为5.4%和0.1%,前者创下近8年来的新高,后者则时隔7个月后首次转正。CPI涨幅破“5”,高于市场预期的4.8%,除了受春节因素影响外,也与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有关。从分项上看,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增速从去年12月的4.5%扩大0.9个百分点,食品项同比增速从17.4升至20.6%,其中猪肉价格同比增速从97%扩大至116%,非食品项从前月的1.3%小幅升至1.6%,但核心CPI仍处于低位,为1.5%,仅上升0.1个百分点。PPI较前月回升了0.6个百分点,但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的0.2%,1月PPI月环比增速持平于12月的0%。原材料和采矿业PPI月环比分别上升0.3%和0.8%,而加工工业则为-0.1%。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月环比大幅上升4.3%,较前月上升3.8%,中下游行业的价格月环比涨跌互现。考虑到春节因素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月份CPI可能出现回落,但PPI在节后复工大范围推迟背景下,大宗商品供需疲弱,生产资料价格面临下行压力,PPI短期存在再次转负的风险。(数据来源:Wind)

2月12日,政治局常委会与国务院常务会同日召开。会议指出,要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要推动外资大项目落地,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保护外资合法权益。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加大优惠利率信贷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完善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对应到宏观政策方面,财政政策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未来可能的政策选项包括对受损行业及地区减税降费、提高地方债规模、发行特别国债等。而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中性基调的同时,除了适时适度的灵活宽松,也将加大对疫情受损地区、受损行业及企业的定向、专项支扶持力度,实施结构性、差异化的精准支持。

债市观点:由于前周大额资金投放,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上周央行公开市场虽继续通过逆回购投放资金达1万亿元,但更多地出于对冲操作,全周净回笼资金2800亿元。宽松环境下,资金利率总体继续下行,隔夜利率再次回落至2%以内。春节假期,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1月份CPI同比增速进一步冲高至5.4%,高于市场预期并创下近8年来的新高,PPI同比增速则回升0.6个百分点至0.1%,时隔7个月后由负转正。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2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无MLF到期。在疫情影响下,短期内货币政策仍将维持边际宽松,央行大概率将继续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并适时适度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量价措施齐发,引导LPR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同时,随着春节因素的淡出及疫情得到逐步控制,未来CPI增速有望回落,而PPI受制企业复工延迟造成的大宗商品供需疲弱,短期存在再次转负的可能。通胀对货币政策制约有限,而近期央行宽松操作助推通胀的可能性也较低,当前经济和政策环境对债市整体利好。

QDII基金投资策略:疫情对海外经济影响更可能是暂时性的,且集中在1季度。美国等发达市场受影响较小,而新兴市场受影响更大。值得强调的是,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此前受抑制需求的释放、政府财政及货币等政策的推出也将使得经济自2季度开始修复,部分对冲1季度负面效果。因而,我们继续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经济动能依然健康,增长企稳趋势只是被暂时延后而非被打断。当然,疫情持续时长及影响依然不确定,需要密切追踪相关数据及应对政策。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本机构及工作人员不存在直接或间接主动推介相关产品的行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