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封城”后真实的武汉,感动万千网友......

工人日报

关注

1月23日,处于新型肺炎疫情漩涡中心的武汉市“关”上了大门。

当日凌晨,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称,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


“封城”后,武汉真实的样子是什么?

B站的一位武汉UP主(视频网站上传音视频的博主)“林晨同学”,在封城后的这段时间里拍了一条Vlog,截至目前,这条名为《武汉UP实拍,封城后的24小时,“空城”武汉的物价、交通 、生活状态》点击量超过240万,弹幕4.8万条,评论1万多条。

“封城”后真实的武汉,感动万千网友......

▲《武汉UP实拍,封城后的24小时,“空城”武汉的物价、交通 、生活状态》,视频来源:bilibili UP主“林晨同学”

透过这个视频,我们能看到一座城市的真实而坚强的写照。

视频的开头,林晨倦懒的声线,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本计划大年三十(1月24日)回家过年,林晨却跟很多武汉人一样,因为疫情,1月23日武汉封城后,选择留守武汉,但买的菜只够维持到1月23日,于是他决定出门买菜。

 

一到超市,他惊呆了,眼前可以用人山人海形容,原来封城后,很多武汉人都想着买够过年的菜,春节默默待在家里。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

镜头里偶尔会闪过一个用塑料袋蒙住头来取代口罩滑稽的身影,但更多的武汉人戴着口罩,井然有序地排着队,同样戴着口罩的售货员耐心地服务着每一位顾客。

只有公共场所大门上张贴着的公告默默宣示着这座城市的秩序:顾客朋友们,为了您的健康,请按照武汉市人民政府通告要求,公共场所佩戴口罩,谢谢您的配合。

 

“封城”后武汉的街道,仿佛电影里的空镜头,地铁公交停运后,往日喧哗的街道变得人烟稀少。

楚河汉街位于武汉中央文化区内,总面积达1.8平方公里。据统计,平常工作日汉街的客流量平均达15万人次,双休日可达30万人次。但现在林晨镜头里的汉街,只有自己。

准备返程时,林晨遇到了一名外卖小哥。

“外卖单子不多,但有一单也要跑。”外卖小哥一边说着,一边向林晨展示今天的“战果”,“只有五单”。林晨发现他戴的口罩不合格,转身就递给他几个崭新的医用口罩,并叮嘱他记得更换。

没有禁锢的城,只有流动的爱。

 

在某个空荡荡的地下停车场,林晨还遇到了一名停车场大叔,他正戴着口罩、手套全副武装。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但他和同事仍要坚守岗位,轮班守护停车场的正常运转。本来他儿子要从郑州回武汉过年,封城了,只能异地过节,但大爷很乐观,对着镜头给大伙鼓劲: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希望大家不要害怕。

此时的他正处在这场疫情风暴的中心地带。

 

视频最后,林晨的旁白,直抵人心:

我知道有些画面很像电影场景

空无一人的街

临时封闭的城市

但我们都知道

这不是电影

也和电影不一样

从我的视角看过去

城里每个人们都井然有序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力量让这个城市正常运转

大家都想做对的事

让事情变好

这是我十几年见过武汉人最少的一次

也是最有序的时候之一

因为无论怎样它都是1000万人的家

昨天晚上我们决定今天不回家过年

今天醒来,发现这个决定是对的

我想再做一件对的事

我决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拍些视频素材

供全网使用

视频所得的所有收益都会捐赠

想特别感谢所有人的善良

特别感谢那些仍在坚守岗位

让这个城市正常运转的人

还有那些工作在最一线的医生

其实我也知道这个时候做视频总会被骂

但是作为一个媒体人、视频创作者或者Vloger

身处在事件中

除了发声

我还能做什么

这个城市承受很多

人们有很大的压力

但我们都在努力做对的事

即使城市封闭

我知道

我们也不是一座孤岛

因为有几亿人

在关心这里

让我们一起等待他们好起来

同时希望大家都健康

我是林晨

祝所有人新年快乐

让我们一起等待这座城市痊愈

到之后

欢迎

再来武汉

愿我们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截至目前,这条视频在B站上点击量超过240万,弹幕4.8万条,评论1万多条。万千网友被打动,弹幕从视频一开始就没停过,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们纷纷刷着:“武汉加油”,为这座城市加油打气。而城市中的人,也在封城后,努力地经营着各自的生活。

 

武汉疫情爆发后,“武汉人”成了一些键盘侠调侃的对象,但相比网上聒噪的声音,更多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战斗中,为武汉提供力所能及的捐助与温暖。

离开武汉的路暂时关闭,但通往武汉的爱绝不停歇。

 

这份关爱,是一份简单的外卖。

“封城”没多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收到了全国各地送来的温暖。其中有一份外卖备注写道:“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医生们,请你们再忙也要吃饭,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落款,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四川人民”。

 

这份关爱,也是夸张的一亿元捐款。

“武汉的老铁们加油!”1月23日19时,武汉市慈善总会收到了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捐献的1亿元的捐赠款。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无数企业希望与武汉人民共克时艰。所以我们看到,小米集团启动紧急援助武汉行动。首批捐赠价值超过30万元的医疗防护物资(N95口罩、医疗口罩和体温计)陆续从各地启运;京东捐赠大批医疗物资;盒马也调拨物资到武汉线下店,确保每个货架都满满当当,保障供应;多家厂商拿出三倍工资召回工人加急生产口罩,优先供应医院疾控中心......

这份关爱,是一个人的逆行。

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然后当晚便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年过84岁的他又一次站在了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火线上。

 

这份关爱,也是一群人的出征和坚守。

“封城”后真实的武汉,感动万千网友......

除夕夜,解放军派出3支医疗队共450人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乘坐军机出发,于当晚23时44分抵达武汉机场,今天已经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们被亲人送上战场。

 

“封城”后真实的武汉,感动万千网友......

同是在除夕夜,武汉市蔡甸区知音湖畔的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工人们主动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彻夜坚守在奋战在抗击新型肺炎一线。为尽快将医院交付使用,建设现场实行轮班倒制度,7天×24小时不间断作业。工人们彻夜施工,一份盒饭就是他们的年夜饭。

这份关爱,是物资紧缺时的一呼百应。

 “武汉多家医院物资紧需,可能只够维持3-5天,目前医院请求紧急支援!”这两天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这条信息刷屏,关于武汉的任何一处险情都牵动国人的内心。一方有难,一呼百应。当人们不再是无情的旁观者,几个小时后,32吨药品口罩就抵达了武汉。

这份关爱,也是气势磅礴的国家力量。

据工信部消息,截至25日中午,中央医药储备共调用了防护服1.4万件、医用手套11万双;为武汉落实各类口罩货源300万个,落实防护服货源10万件,落实护目镜2180副,正第一时间送达疫区。

武汉是1000万人的小家,而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家庭。

一方有难,八方驰援,这是刻入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深刻印记。

 

所以当你在网上对武汉人指指点点,发出刺耳的声音时

当你随手转发未经核实的谣言时

当你肆意散布疫情恐慌,没有去调查了解真实的情况时

请问问自己,

你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事?

寒冬终将过去,春天总会到来。

我们也如林晨期盼,

等待这座城市痊愈

期待所有人被温柔以待。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澎湃新闻、新华网、广州日报

文字撰写:赵航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本期编辑:赵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