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重要提醒:不要带病坚持上班!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预防等最全科普来了!

工人日报

关注

近日,国内多地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

据最新通报,武汉两天新增13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北京、广东出现确诊病例;浙江发现5例武汉来浙并出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患者。

北京:对病例的44名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

北京市大兴区医疗机构接诊的两名有武汉旅行史的发热患者,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两名患者已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目前无呼吸道症状,病情平稳。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正在对北京市大兴区确诊的两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的44名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防范疾病传播,未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

上海:对可疑病例人员已采取防治措施

20日,在上海市政府记者招待会上,上海市长应勇在回答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提问时表示,上海根据国家有关方面要求,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目前加强了对一些可疑病例的甄别和筛选,对一些可疑病例人员,已经采取了防治措施;对可疑病例的密切接触人群也会加强防治观察。上海市将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卫生的重视,一旦上海发生确诊病例,将依法依规及时向社会公布。

浙江:发现5例武汉来浙并出现发热等症状患者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通报,1月17日以来,浙江省温州、舟山、台州、杭州陆续发现5例武汉来浙并出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患者,目前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密切接触者已实行医学观察。

患者实验室检验结果正在按规定复核中,一旦确诊,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广东:深圳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另有8例观察病例

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深圳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患者为男性,66岁,现居深圳,2019年12月29日赴武汉探亲,2020年1月3日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1月4日返深后就诊,1月11日转至深圳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经省、市疾控中心采用优化后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1月18日,标本送至中国疾控中心进行病毒核酸复核检测,结果为阳性。1月19日,经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领导小组下设的诊断组专家对该病例进行评估,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现医院组织全力救治,患者病情稳定。另有8例观察病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追踪调查和医学观察正在进行中。

武汉:两日共新确诊病例136例

武汉市卫健委通报,1月18日新认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9例,1月19日新认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77例,两日共新确诊病例136例。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上海市疾控中心同时提醒牢记七条预防措施——

1、注意居室通风,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尤其是图书馆、教室、宿舍、机房等,但每次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保持空气流通,保证空气新鲜,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同时,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心理压力,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3、注意多饮水,均衡饮食,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生食蔬菜水果前应仔细清洗。牡蛎等贝壳类水产品应烧熟煮透后再吃。生熟分开,做到食物分开、刀具分开、餐具分开、储存分开。

4、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未雨绸缪。注意保持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衣服和被褥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以及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都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打扫室内卫生应采取湿式方法。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比如超市、医院、商场等,尽可能地降低接触麻疹病毒的可能性。

5、接种疫苗是预防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尤其是儿童、中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如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行性感冒。

6、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四肢酸痛、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全身出现皮疹或皮肤黏膜出现淤斑、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7、不要带病坚持上班或者上学,应及时休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春节、元宵两节将至,最近大家很难避免车站等人口密集场所,

那我们出行、会友该注意些什么呢?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呢?

为你一图科普!

来源:申工社微信号,人民日报微信、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