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独家|已备案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6月1日前停止销售,这些方面将迎规范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关注

短期健康保险业务迎来强监管,保险公司下一步要按规定开发产品。

中国证券报记者1月7日独家获悉,近日,银保监会向各人身保险公司、各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发《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

银保监会要求:已经备案销售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应于2020年6月1日前停止销售。

六大“管制”针对治理

短期健康保险是指向个人销售的保险期间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产品。

《通知》对短期健康保险产品设计、续保、停售、定价等方面进行规范。

关于产品设计:保险公司开发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应当在保险条款中对保险期间、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保费缴纳方式、等待期设置、宽限期设置、保险金额、免赔额、赔付比例等进行清晰、明确、无歧义的表述。

关于停售:保险公司不得随意停售在售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停售短期健康保险产品的,应当将停售的具体原因、具体时间,以及后续服务措施等信息告知保险消费者。

保险公司主动停售保险产品的,应当至少在产品停售前15日披露相关信息。保险公司因产品设计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被监管机构责令叫停的,应当于监管叫停之日起3日内披露相关信息。

保险公司对已经停售的,应当及时清理注销。

保险公司对已经停售产品进行重新销售的,应当向监管部门重新审批或备案保险产品。

关于续保:保险公司不得在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条款、宣传材料中使用 “连续投保”“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易与长期健康保险混淆的词句。

关于保额、免赔额:合理确定短期健康保险产品费率、免赔额、赔付比例和保险金额等。

关于定价:产品定价所使用的各项精算假设应当以经验数据为基础,不得随意约定或与经营实际出现较大偏差。

关于销售:保险公司将短期健康险开发设计成主险产品的,不得强制要求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主险产品的同时,必须购买该公司其他产品。

保险公司将短期健康险开发设计成附加险产品的,应当明确告知保险消费者附加险所对应的主险产品情况,并由保险消费者自主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组合。

平安健康险相关负责人指出,从整体来看,通知旨在规范短期健康保险的产品销售,运营以及定价。增加产品的透明度,更大程度上避免侵害消费者利益,对于行业乱象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同时对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能力、精准定价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当前的健康险市场主体谨慎考虑,如何具备专业的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

短期健康险产品存盲目跟风现象

近年来个人健康险进入快速发展期,近日银保监会相关人士指出,力争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

“目前看,百万医疗险和终身重疾险的产品费率已发展到极致,保险公司如果继续一味低价竞争,市场会越做越小,市场和风险的平衡可能被打破。”一位险企人士指出,目前,很多短期健康险产品设计时没有严格遵守精算原则,就是跟风设计,一些产品卖得好就卖,卖不好就停售,同时,短期健康险产品无限扩大保障范围。

例如,终身重疾保险保障范围扩展到了100多种,轻症赔付病种和赔付次数也在大幅增加。

这样一来,可能造成保险公司赔付率很高。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前10个月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到6141亿元,同比增长了30.7%;赔付支出1838亿元,同比增长37.28%。与保费增长出现“倒挂”现象。

相关人士指出,虽然健康险目前整体上尚存一定的利润空间,短期健康险占比很低,不到10%的份额,但应该防患于未然,保险公司应正确地迭代产品。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通知下发后,多家险企开始着手调整产品结构,如平安健康险旗下百万医疗险产品“平安e生保”再度升级,不仅拓展保障范围,更将服务写进条款,同时对于保险责任、免赔额设置等均有明确的说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