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头猪搅动的CPI曲线

华夏时报

关注

原标题:一头猪搅动的CPI曲线

张智

2019年,这是“二师兄”频繁上“头条”的一年。

前不久,四川丽攀高速银江收费站,一辆臭气熏天且车主神色异常的面包车引起了交警的注意。经过检查,这辆不大的面包车里塞了24头猪,从猪价洼地即将运至高价地区非法牟利。在猪价上涨的2019年,“二师兄”自然备受追捧。

不过,违法倒卖只是推高猪肉涨价的一个方面。对百姓生活造成影响,推高CPI,才是今年“二师兄”的原罪。

今年7月,前期高涨的水果纷纷降价,以猪肉为首的肉禽蛋却开始发力。彼时,经济学界还在预测,今年部分月份CPI面临“破3”的风险,谁也没想到,在猪肉的推动下,11月CPI已经站上了4.5%。

牵一发而动全身,被猪搅动的CPI,给货币政策出了一个难题:降息还是不降。这个难题,将直接引发宏观政策走向的变化。而更大的问题在于,“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让百姓吃得起肉,刻不容缓。

好在,进入年末,在一系列保供稳价的措施下,猪肉价格连续两周下降,并带动其他肉类价格回落。这让元旦、春节的压力骤减。

猪的2019

中国人喜欢问“吃了吗”,但今年,“吃”成了最大的政治。

2019年5月,天气晴暖,是个舒爽的春天。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水果却连番涨价,甚至超过肉价。彼时,在新发地肉类交易大厅,后臀五花肉10元/斤;不远处的水果区内,丑橘、苹果也已经达到10元/斤。

新发地果品批发市场水果商户老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啧啧称奇。“过年以前一般是水果最贵的日子,但今年春天的水果比年前翻了一番。”老李说。

“水果贵过肉”,成为这个春天的魔幻现实。但到了7月,水果纷纷降价,以猪肉为首的肉禽蛋却开始涨价。事实上,自2月份起,猪肉价格涨幅便呈逐月扩大态势。

也是在7月,新发地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发现,白条猪日均上市量呈现出逐月快速下降的态势。7月份,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曾经达到近5年同期的最高点,9月份下降到近5年同期的最低点。

新发地肉类批发市场里,肉贩老蔡熟练地磨了两下砍骨刀。随着2019年猪肉价格上涨,从7月开始,老蔡在新发地里几乎度过了大半年的淡季。

“白条进货量明显少了,猪场都没猪了,价格也贵,批发零售都明显减少了。有不少人都不做了,你看,”老蔡手一指,“空了不少。”

刘通还记得,从下半年开始,毛猪供应进入偏紧阶段,这种供应趋紧的现象在8-9月份表现得比较突出,使得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供应量在8-9月份进入明显下降区间。

供应偏紧,使得价格仍保持较高水平。农业部猪肉批发价格指数显示,今年9月,猪肉价格同比增速接近66%,同时,受猪肉价格影响,牛肉、羊肉等肉类价格同比涨幅同样明显扩大。

到了11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01.3%,已经远远超过此前水果的涨幅。

稳民需

伴随着7月的供应紧张,“炒猪”开始有了苗头。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打击和防范“炒猪”行为 保障生猪养殖业生产安全的通知》,要求加大对运输、丢弃病死猪等行为的排查力度,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症状的,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规范做好病死猪的处置。

不过,这份文件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不法商贩的警惕。

9月5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公安等部门突击开展非法调运生猪集中打击行动,当天就在云南、广西接壤的文山州富宁县查获非法调运生猪8000余头,整个行动查获非法调运生猪超过1万头。

作为猪价洼地,云南的生猪的价格比全国平均价格便宜10元/公斤,运一头猪毛利润上千,巨大的价格差,造成了非法调运现象十分猖獗。

一边打击非法运输稳定价格,一边增加投放保障需求。

12月25日,华储网发布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库投放竞价交易2万吨储备冷冻猪肉,交易时间为12月27日。这是12月以来第4次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同时也是今年的第7批中央储备冻猪肉,合计投放量达17万吨。

同时,扩大猪肉进口也在进行中。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1至11月,我国进口肉类548.5万吨,累计同比增长42%;11月我国进口肉类64.4万吨、同比增长82%,其中进口猪肉23万吨、同比增长151.2%。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也宣布,自2020年1月1日起,中国将冻猪肉进口关税暂时从12%下调至8%。业内认为,此举将有助于增加猪肉进口,有利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多重努力下,猪肉的价格出现了下跌的趋势。

据农业农村部对200个批发市场监测,12月1日猪肉价格为每公斤41.48元,比11月1日价格高峰52.40元下降10.92元,降幅超过20%;12月16日-12月20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44.06元,环比下跌0.2%。这已经是连续两周猪价下跌。

“后期猪肉价格失去继续上涨的动力,虽然还会继续在高位运行较长时间,不过已显现稳中有降的曙光。”刘通表示。

按照农业农村部《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今年要尽快遏制生猪存栏下滑势头,确保年底前止跌回升,确保明年元旦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猪肉市场供应基本稳定;确保2020年年底前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复正常。

降息两难

民生之下,猪里隐藏着更多的经济密码。

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这远远高于市场预期,也高于一般3%的红线。

在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看来,这样的CPI主要是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上涨所致,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同比增速持续下滑。“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因此建议降息。

不过,在中银国际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徐高看来,经济增长放缓所引发的通缩大环境中,猪价上涨推升了CPI通胀。但由于猪价上涨是猪肉供给收缩所致,货币政策不应对其做反应。

简单地用刺激的政策不行,用压缩的政策也不行。降息还是不降,“二师兄”给货币政策出了一个难题。有观点认为,宏观政策的操作空间会因此受到掣肘。

事实上,2020年中国或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潜在经济增速还将继续下行,通胀压力上升,政策宽松空间进一步缩小。鉴于CPI持续走高加之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存在,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提醒,通胀预期发散是目前货币政策执行和资本市场运行中需要警惕的风险。央行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提道,要注重预期引导,防止通胀预期发散,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不过,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认为,宏观经济并不面临显著通胀风险,物价因素对2020年政策操作的掣肘影响不必过度高估。“CPI持续上升对政策可能形成一定影响,但少数价格上升是由于供需结构性问题而非流动性抬升,因而不会对政策带来过度制约。宏观政策需要以稳为主,在扩需求、稳增长上发挥更大作用。”他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