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外债规模保持适度增长 风险总体可控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外债规模保持适度增长 风险总体可控

  金融时报

  本报见习记者 徐贝贝

  12月27日,国家外汇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我国外债规模有所增长,增幅适度。截至2019年9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0325亿美元,较2019年6月末增长345亿美元,增幅1.7%。

  “虽然我国外债规模首次突破两万亿美元,但外债规模总体适度,增长基本合理。”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外债绝对规模不大,2018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仅居世界第13位。从纵向比较来看,2018年以来,我国外债规模季度环比增速均保持在3%以内,今年以来保持在2%以内;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我国外债规模季度同比增速呈现稳中回落态势。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整体来看,我国外债规模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对外资产增长相适应。

  与此同时,我国外债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外债稳定性增强。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表示,我国本币外债和中长期外债规模持续稳定上升。2019年9月末,本币外债在全口径外债余额的占比为34%,中长期外债占比为41%,分别较2017年末上升3个和6个百分点。受中长期外债、本币外债,尤其是作为“风险共担型”资本流入的债务证券增长推动,外债结构持续向稳。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管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前我国外债存量结构比较合理。从币种结构来看,本币外债占比提高;从债务人类型看,银行和政府部门外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为60%;从期限结构看,短期外债占比下降,中长期外债占比上升;从债务工具看,债务证券、贷款、货币与存款共占近七成,尤其是债务证券占比已达四分之一。

  温彬表示,我国外债规模适度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对经济“稳增长”所需的融资需求作出一定的积极贡献,越来越多国际主要债券指数将人民币债券纳入其指标体系,国外投资者对我国债券市场更加青睐。

  我国外债规模上升之后,外债风险水平是否也会随之上升颇受市场关注。对此,王春英表示,我国外债风险指标稳健。从全口径外债绝对规模来看,2018年末,我国外债余额居世界第13位,美国、英国、日本外债分别是我国的10倍、4倍、2倍。从外债风险指标来看,2018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为14%(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国际公认安全线为20%)、债务率为74%(外债余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国际公认安全线为100%)、偿债率为5.5%(外债还本付息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国际公认安全线为20%)、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1%(国际公认安全线为100%)。预计2019年末这些外债主要指标不会有大的变化,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整体水平。

  接受采访的专家均认为,我国外债风险并未随之上升,风险水平合理可控。“相比其他经济体,我国全口径外债绝对规模不大,例如,美国外债规模将近20万亿美元,而我国才刚刚超过两万亿美元。”管涛表示,衡量外债风险水平,除了绝对规模,也要看相对规模。他强调,我国外债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等外债主要指标均处于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赵庆明也发表了类似观点。当前,我国本币外债规模持续稳定上升,外币外债相对规模适中。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外债为1.2万亿美元,仅占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41%,大幅低于国际通行标准100%的安全线。“从当前我国全口径外债规模、外债主要指标以及短期偿债压力来看,我国外债风险完全可控。”他强调。

  温彬进一步表示,我国具有较为雄厚的外汇储备,仍具备较大的外债增长空间和较强的外债偿还能力。同时,外汇管制制度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实施,有助于促进国际收支与跨境资本流动平衡,我国完全有能力抵御各种风险冲击。未来,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也为各项经济金融指标企稳奠定坚实基础。

  事实上,今年以来,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债结构持续优化。王春英表示,未来,外汇局将持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开放,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