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访大钲资本黎辉:新一代本土PE的商业变革实践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原标题:专访大钲资本黎辉:新一代本土PE的商业变革实践

当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告别野蛮生长, PE正规军们赢得了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在这个被称为 “体检年”的年份里,多家老兵新征的投资机构斩获佳绩。

2019年,大钲资本完成了规模超过20亿美元的首只美元基金募集,计划年底前交割两到三个新投项目,人民币基金完成了对天数智芯、车通云等企业的加注投资,还迎来了基金首个投资项目瑞幸咖啡的IPO上市。

大钲资本成立于2017年2月,目前管理着超过30亿美元的资产,在消费、服务和医疗领域累计投资了十多家企业,且在多数被投企业中都是第一大机构股东。

向前追溯十年,2009年A股市场IPO重启和创业板开闸成就了股权投资行业的资本盛宴。这一轮资本热潮中,不乏有PE机构通过火速入股准上市企业获得丰厚收益,Pre-IPO阶段的投资也因此被称为是摘果子式的投资。

如果用“摘果子”来形容Pre-IPO投资,那么大钲资本在瑞幸咖啡等项目上的成绩是从“种”果子开始的。

“市场变了,企业家对PE投资人的需求也变了。今天需要的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价值的PE投资人,我们将自己的价值定义为‘投资驱动变革’。”今年12月,大钲资本董事长、CEO黎辉在北京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采访时说。

黎辉。资料图

精耕产业机会

黎辉在多个场合谈到过大钲资本“新一代本土PE”的定位,而大钲资本成立不到三年,就通过募投管退的多个动作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2018年3月,大钲资本首只美元基金的募集工作正式启动后,三个月完成了规模近10亿美元的首次关账,随即投资了瑞幸咖啡项目,成为“小蓝杯”的首家外部投资方。

这年7月,“小蓝杯”瑞幸咖啡以10亿美金的估值A轮融资,2亿美金的融资总额中大钲资本出资占到一半;加上后续融资中的加码,大钲资本累计向瑞幸投资近1.8亿美元,以11.84%的持股比例位列瑞幸第一大机构股东。

今年5月,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2019年截至当时最大的中国企业在美IPO交易,也创下了全球企业从成立到IPO的最快“用时”纪录。

大钲资本投资瑞幸是基于团队对咖啡市场的看好和对公司创始团队的信任。更进一步说,大钲资本要求每个投资小组都在垂直行业建立自己的生态,出手的前提是在相应领域的多年研究和追踪。

黎辉告诉记者:“你看到的是我们已经投出的一些项目,还有很多的深耕在进行中、会逐渐显现出来。就像种子一样,现在看到的是已经发出芽的,还有很多要过几年慢慢露头。”

今年7月,大钲资本作为First Time Fund完成超过20亿美元一期基金募资。这只基金的年限最少是12年,主要投向中国市场的消费、服务和医疗领域。

20亿美元的资金体量让团队有能力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参与到成长期PE投资和控股并购交易中。大钲资本合伙人陈伟豪透露,这只美元基金预计将共投资十几个项目,平均单笔投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

超过12年的基金年限则允许大钲参与到更多更具有创新的投资中,包括与企业家“从0到1”开始的新征程,在拥有少数重要股权的项目中推动重大创新和颠覆式变革,于控股并购项目中更深入地参与企业实际运营。

在黎辉看来:“这样一个多变和复杂的环境里,为投资人赚到钱、把企业发展好,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我们在以投资驱动企业的变革,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变革着自己。”

赚价值创造的钱

2016年时,黎辉曾加盟神州优车和陆正耀并肩作战。之后,神州优车完成新三板挂牌和70亿元定增融资,并落地了规模百亿元的优车产业基金。

“这是一段挺不错的经历,在外面作为投资人的视角和进入企业从管理视角看事情很不一样。”黎辉认为大钲资本的团队要有多元化的从业背景,“我们鼓励多样性的背景,比如我们有自己创业过的、有做过投资的,也有在企业里做过CFO、COO的。”

从方法论上来说,新一代PE的特征是将全球PE机构的最佳实践和中国本土市场的投资经验相结合。

具体到大钲资本的合伙人团队中,他们既有以黎辉、陈伟豪为代表的典型PE投资人,还有一手打造了市场研究咨询公司新华信集团的林雷。

此番团队组建的背后有大钲资本创始团队对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发展阶段的思考,也有他们对PE行业变革的观察和选择。

林雷是大钲资本运营团队的负责人,他和黎辉是大学校友,毕业后短暂供职于国家外经贸部,随即“下海”创办了新华信,为中国企业家和管理者解决管理、运营方面的难题。

不同于多数PE机构运营团队的“投后”价值,大钲资本的运营团队在项目调研期间即入场参与项目评估、为被投方提供建议咨询,运营团队的激励机制直接与被投项目各项运营数据指标挂钩。

“今后很多投资都会需要为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做提升,甚至要在必要时深入企业去亲自参与管理。支持企业把组织架构和机构化做好,这一直是我们做投资的关注重点。”黎辉回忆。

事实上,大钲资本美元一期基金首次关账后不久,团队就重金投入了一家企业。2018年8月开始,大钲资本开始向泰邦生物投资,成为公司的最大机构投资方。而大钲和泰邦生物结缘已久。从2010年开始,华平投资通过多次投资成为泰邦的第一大机构股东,这笔为华平带来超高投资收益和内部收益率的投资正是由黎辉主导。

谈及再次出手泰邦的理由,黎辉说:“企业内部挖潜管理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多,虽然行业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的野蛮生长了,这里面还有很多可以优化成本、提升效率的机会。”

样板效应渐显

大钲资本在不同行业、赛道、企业的运营中有不同的打法,从价值提升方式来看也有共通之处,比如商业模式变革带来的业绩增长、新科技应用推动的效率提高、组织结构优化带来的人均产能提升。

消费和服务是大钲资本的两大主阵地之一。无论是让其一战成名的瑞幸咖啡,还是在“双11”期间战绩显赫的LOHO眼镜,抑或是打造了妇幼医疗服务产业链闭环的优艾贝集团,大钲资本都在资金和运营层面给予了通力支持。

瑞幸咖啡在中国新零售赛道属于“新物种”,一路高歌猛进的过程中引发过颇多争议。但另一方面,瑞幸也证明了规模效应和效率提升的合力是显著的:到今年三季度,瑞幸咖啡的单杯咖啡成本从2018年一季度的28元降到9.7元;公司在运营层面实现盈利,门店运营利润超过1.86亿元。

去年9月,大钲资本将近亿美元资金投向眼镜消费品牌LOHO。这家眼镜行业的快时尚品牌通过“线上商城+线下门店”的新零售模式运营,供应链方面以M2C直销模式实现将产品通过自有渠道直接触达消费者。

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下,LOHO眼镜的周转率、动销率等运营指标都得到显著提升。今年“双11”当天,LOHO眼镜全渠道销售眼镜数超过35万副,实体店客流量同比增长650%,超级加工中心单日处理订单超3万单。

当大钲资本的“投资驱动变革”逐步在市场中得到验证,很多传统行业的经营者慕名而来。有传统零售业企业家找到黎辉:“我们这个行业一定也会出现变革,与其被变革不如主动去做。可是我们不知道要如何做,需要外力推动一起实现。”

总结说来,大钲资本的投资选择和决策中,从投资领域看是消费和医疗两大板块;按机会类型可分为垂直领域新产品和模式,以及企业转型升级。落到企业基本面,考量的根本还是是否具有健康的单位经济模型。

用陈伟豪的话说:“我们要找效率更高、模式更好的项目去投资。换句话说,成本上或者效益上的创新是我们永远追求的。”

随着消费升级趋势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演进,中国各行业的垂直整合和并购已然加速,重要股权投资和控股的并购的时代大幕悄然拉开。

“今天的市场给了我们新的机会,这边的大幕拉开了,别的戏也仍然在继续。”黎辉说,大钲资本还在探索,“远远不能说已经走通这条路,只能说一直在怀着敬畏的心往前走。”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