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我反正“吹”不起来
薛晓路执导,雷佳音、汤唯主演的《吹哨人》卡司阵容颇为抢眼,题材也非常新颖。这是国内极罕见的聚焦吹哨人制度的电影。
《吹哨人》海报
何为吹哨人?
“吹哨”最初源自案件发生时警察吹响手中的哨以做警示或引起注意,后来延伸为所在企业或组织存在重大问题、严重威胁公众利益时,不惜面临巨大危险勇敢揭露的人。
吹哨人不同于所谓的“告密”,因为它指向的不是个人,而是为了捍卫公共利益;吹哨人不顾个人得失,承担巨大精神压力,挺身而出,堪称无名英雄。在今年9月,国务院也印发相关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吹哨人”、内部举报人等制度,对举报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的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和严格保护。
不久前,我国也建立了“吹哨人”制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吹哨人》相当应景。如果导演利用好这个好题材,它真有可能是下一部《我不是药神》,与之相对的,如果挥霍了这个题材,电影也将受到更严苛的指责。
马珂(雷佳音 饰)在澳大利亚一家跨国能源公司上班,作为一名中国人,他好不容易混到了公司中层。在一次接待活动中,他偶遇了前女友周思凉(汤唯 饰),此时她已改名为周雯,身份是国内吕汉市(一个虚构的城市)一家大型的能源公司的董事长夫人。两家能源公司有合作,澳洲公司将在吕汉市进行煤炭气化项目,届时吕汉市地底下会铺设大量天然气管道。
雷佳音饰演澳洲能源公司的中层
马珂与周雯旧情复燃,一夜风流,第二天周雯赶飞机回国,后来却传来飞机失事的消息,吕汉能源公司的职员均遇难。出乎意料的是,这并没有影响吕汉能源公司与澳洲方的合作,马珂与周雯的丈夫顺利签订了合同。
汤唯饰演周雯/周思凉,是马珂的前女友,一个蛇蝎美人
回到墨尔本后,马珂竟然接到周雯的电话。原来周雯因晚点避开了空难,她本想通过假死逃离丈夫,逃离现在的生活,奈何因为知晓丈夫的太多秘密,遭到追杀。周雯求助马珂,马珂也因此卷入了这场纠葛中。
在逃亡中,马珂逐渐意识到,无论是周雯被追杀,还是公司另一个华人职员被杀害,可能都与自己负责的这起跨国交易有关。他与周雯到澳洲公司在非洲的能源基地寻找真相,历经劫难、抽丝剥茧,发现在非洲的一场地震并非自然地震,而是公司的能源技术不够成熟,发生爆炸。这就意味着采购了同样技术的吕汉市,坐在火山口上,一旦爆炸发生,几百万人的性命就会灰飞烟灭。马珂决定以一己之力对抗庞大的权势集团,他决定成为一个吹哨人。
不难发现,《吹哨人》是一部具有国际视野、格局宏大的电影。一会儿是澳大利亚墨尔本,一会是中国的吕汉市,一会儿又是非洲的某国某市,别的不说,单单一个庞大的剧组在全世界取景、拍摄,就能看出制作经费在大把燃烧。而电影涉及的元素,有国际交易、有腐败、有暗杀、有动作、有悬疑、有爱情,这种复合型大题材电影,放在好莱坞往往意味着一亿美元级别的投资。《吹哨人》不可能是这样的投资体量,那么问题来了,薛晓路能以小博大吗?
坦白讲,薛晓路的勇气还蛮令人钦佩的。1970年出生的薛晓路,一开始是做编剧,她编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和你在一起》等,观众都不陌生。2010年的《海洋天堂》,薛晓路转型成了导演,电影口碑不错,之后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北京遇上西雅图2》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市场成功。可以说,爱情、亲情等这一类型的情感电影,是薛晓路最拿手的,在此基础上,薛晓路又比其他导演多了国际化思维,对社会脉搏更敏感。
但《吹哨人》之于薛晓路仍旧是走出舒适区的极大挑战,毕竟除了两性情感外,《吹哨人》有更多的悬疑、动作、商业元素,议题更为宏大。
可惜的是,《吹哨人》的整体质感证明了,薛晓路的尝试并不成功。
先来看看电影花费苦心打造的动作戏。中外能源公司派出的杀手,一路从澳大利亚追杀到了非洲,有红灯区跑酷、跳铁轨、钻火车、闹市追车、荒野逃生、戈壁追车、高楼跳窗、连环爆炸等,动作场面一个接着一个。但就像一个调侃说的,“打得很凶,但越看越困”。
国产动作大片《战狼2》《红海行动》都有军舰导弹发射、坦克漂移碾压了,《吹哨人》里的动作戏码,拍法还是陈旧老套,没有什么想象力,不少特效也很五毛。对于有些观影阅历的观众来说,《吹哨人》的动作戏乏善可陈。
电影中的动作戏,就只是动作戏
薛晓路有必要走出舒适区去证明女性导演也能拍动作片吗?汤唯有必要证明自己也能拍动作片吗?这让人联想到不久前网上有关于演员是否走出舒适区的讨论。有声音就认为,一味鼓励演员走出舒适区是错误的,很多演员也许就不适合某一个类型、某一剧本,演员表演不舒服,观众也看得难受,那演员何必走出舒适区?演员应该是“扩大舒适区”,将自己的风格做精做深、炉火纯青,演员独树一帜,观众也更能入戏。
从这个角度看,女性导演和演员着实不必通过动作戏去证明一些什么。这跟是否“女性”无关,跟自己是否擅长或熟悉有关。从以往的编剧和导演经验看,薛晓路一下子跨步到动作戏,太强人所难,效果也不理想。
再来看看电影中的国际视野。电影一开始就是非洲地震(实则是能源公司管道爆炸),接着就是澳洲大型能源公司与中国企业的“勾结”,之后又是国内雾霾笼罩的吕汉市……看到薛晓路将框架拉得这么大,笔者真是心惊。因为从编剧角度看,框架越大、背景越复杂,可能存在着两个陷阱:
一个是,故事存在着越多的常识漏洞和逻辑漏洞,毕竟隔行如隔山,编剧不免容易将许多复杂问题想简单了;另外一个是,框架大,线索多,要在两个小时左右的篇幅里自圆其说很困难,编剧只能堆砌大量的巧合,使用各种“天降神兵”,由此降低了故事的可信度。
《吹哨人》落入了这两个陷阱。从跨国交易到追杀到非洲寻求真相再到吹哨成功,它们都非常“粗线条”和想当然,没有更多的说服力,比如杀手光天化日开枪,肆无忌惮撞人,也都不了了之了;杀手神通广大,还是让马珂和周雯轻松去了非洲。
至于电影中的“天降神兵”,那简直就无所不在。编剧的金手指让马珂和周雯一路开挂,尤其是非洲部分,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就发现了能源公司的技术问题,在戈壁的加油站那么巧就找到了工程师的调查报告副本……巧合太多,戏就假了。
马珂和周雯在非洲的戏份,全靠编剧的“金手指”支撑
最后再看人物塑造。雷佳音饰演的马珂,是个小人物。他好不容易在澳大利亚的公司站稳脚跟,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当然,他也有小人物会犯的错误,比如旧情人一主动他就没把控住。马珂可以看做是“前夫哥”的一个翻版,有缺点、有喜感、接地气、可亲近,而雷佳音饰演这样的角色,信手拈来。
相较于以往的角色,这一回汤唯有所突破。她饰演了一个真正的“蛇蝎美人”。以前她因为马珂穷,离开了马珂,嫁给了大企业家,没少做暗箱操作、行贿受贿等勾当;婚姻不幸福了,她借机逃走不成,就把马珂给拉下水;利用马珂对她的旧情调查真相,拿到真相后立即甩掉马珂与丈夫讨价还价;直到最后才幡然醒悟……周雯这个角色很复杂,她是受害者、是加害者,也是救赎者。汤唯并没有将角色的复杂性表现出来,以至于反转之后,观众有点懵。这或许得归咎于她说台词的方式,节奏过慢,语调略平,缺乏写实性。
汤唯的演法还是过于“文艺片”了
薛晓路的电影,一向热衷于那种不完美的人物。薛晓路认为,“电影不就是写人写事,不就是要有争议吗?争议人物的价值就在于他们处在选择的边缘上,可能往左跨一步就是英雄,往右跨一步就是枭雄,这些人物的选择和命运的突变是我在创作时特别喜欢的方向。”所以《北京遇上西雅图》文佳佳是“小三”,在《吹哨人》中,马珂出轨了,周雯更是做了不少违法乱纪的坏事,还诱惑马珂、欺骗马珂。
可以理解薛晓路的创作意图,尤其是《吹哨人》大题材的电影,她想以不完美的人物告诉观众:一个人哪怕有道德瑕疵,他也可以捍卫社会正义。
理虽是这个理,但与《我不是药神》中程勇这样一个有瑕疵的小人物相比,马珂与周雯少了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差别就在于,程勇克服了他的瑕疵(他的自私、懦弱)践行了正义,他的转变有可信服的依据,也让我们看到小人物的人性光环。可马珂与周雯的瑕疵——比如他们双双出轨,与他们的正义举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作为吹哨人,人们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不是出轨,而是担心打击报复的恐惧和懦弱。编剧如果没有立足于此呈现人物的内心转变与勇敢抉择,主人公最终是无法打动观众,也无法真正号召更多人加入吹哨人队伍。
《我不是药神》中的程勇打动人,在于他为了正义,克服了最普遍的人性弱点
以往我们的创作,经常一不小心就把人物写高大全了,现在编剧学乖了,得给人物写一些缺点。但就像有评论者讲到的,“(这类)好坏参半的人,就好比廉价的彩膜,它看似通向彩色电视的世界,事实上依旧是黑白电视时代的附庸,用虚假僵化的彩色来产生一种自欺欺人的幻觉”。
我们希望看到的那些有瑕疵的人物,他们的瑕疵不是无关紧要的“点缀”,而是更普遍性的人性弱点。因此,《吹哨人》中主人公出轨等瑕疵,纯粹是噱头,编剧如果将其剔除掉,也丝毫不会影响剧本的行进。
对于一个吹哨人来说,最大的人性弱点是,我们对于打击报复的恐惧。而不是,我们有出轨的冲动
《吹哨人》的结局孱弱而松垮。马珂举报成功,依靠的依旧是“天降神兵”的偶然与一位“青天大老爷”。电影的唯一意义是向观众普及了吹哨人这一制度,但电影并没有借助它抵达社会层面或人性层面的更多深度。
本期编辑 周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