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华尔街之狼”来了? 外资"私转公"还有这些关要闯

上海证券报

关注

原标题:“华尔街之狼”来了?没那么容易,外资“私转公”还有这些关要闯……

近日,一则“外商独资私募转为公募,注册资本金要求为4亿元”的新闻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媒体报道,目前已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为中国私募基金管理人的20余家“洋私募”可以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公募基金,即“私转公”的申请流程已经开启。此外,“洋私募”转为公募基金的注册资本金要求为4亿元,且投资系统等需要做到本土化。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这两条要求对外资私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加上外资“私转公”流程还有更多的细节需要确定,不少公司已经放弃了赶在首批提交公募牌照的申请,转为观望先行者做法,然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谁会第一个“吃螃蟹”?

从业内反馈的情况来看,不少外资私募人士表示,虽然尚未收到有关注册资本金的明确要求,但这一风声此前已有所耳闻。

“我们之前的‘申公’计划书一直是根据1亿元注册资本金来做的,如果提高到4亿元,确实会打乱计划。”沪上一位外资私募负责人谈及注册资本金,神情显得颇为失落。

在他看来,目前除了富达、Vanguard两家大型外资私募可以达到这一要求,其他很多外资私募基本上已经放弃赶在首批提交公募牌照申请:“即使现在向母公司提交增加注册资本金的申请,在流程上就需要三四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肯定无法赶在明年1月之前完成。”

除了注册资本金,投资系统本土化也是摆在很多外资私募面前的一道难题。据了解,后台系统本土化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作为一家纯外资机构,如果接入本土的恒生系统,原来使用的彭博系统是不是需要完全放弃?”上述人士称。

他进一步表示,外资私募在全球集团层面存在一套全球风控体系,中国市场的头寸需要实时录入全球系统。一般来说,一只股票的总头寸不能超过5%,“假如我在A股市场买入贵州茅台,而母公司通过QFII也投资了贵州茅台,在使用两套不同系统的情况下,很难保证集团的总头寸不超标。”

在不少外资人士看来,即便满足上述两条要求,需要完成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十分繁杂。其中,监管对系统、人员、流程等都有具体要求,这些均要在提交申请前准备好。因此,多数“洋私募”目前都倾向于观望先行者的做法,再做下一步打算。

“公募之路”:困难比想象的多

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不少外资均表现出对公募牌照的浓厚兴趣,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外来和尚”渐渐从最初的热情洋溢变为在适应中艰难求生。其中,募资难是外资私募面临的首要问题。

2017年5月5日,富达国际旗下外商独资私募基金公司在中国境内推出了首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据统计,目前外资私募备案产品合计50余只,资产管理总规模约为60亿元人民币,平均1只产品的规模仅为1亿多元,这与各家机构母公司的全球资产管理规模形成了强烈反差。

“现在的发行情况更加困难,我听说有外资私募在券商渠道发行的新产品只募集到几百万元。”一位外资私募人士称。在他看来,尽管一些资管巨头在境外拥有庞大的管理规模和悠久的经营历史,但其品牌在中国境内的知名度并不高,因此在渠道开拓和获得投资者认可上困难重重。

不少外资人士坦承,在这条“申公”路上,困难的确比想象的要多。

“跟业内交流下来,目前外资私募分为三种状态:一是类似富达这种已经在做申请公募牌照冲刺准备的;二是像我们公司这样,处于观望状态;三是可能暂时放弃申请公募牌照,仅保留私募牌照和一些必要的人员配备。”一家总部位于欧洲的外资私募人士称。

在他看来,是否愿意继续为争取中国境内公募牌照奋斗,取决于公司层面对于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意志。现在本土公募基金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对于这些“外来和尚”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想清楚自己的定位和优势。

编辑:杨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