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和裕地产:现房焦灼 丨 起底隐贵房企(79)

乐居财经

关注

  【编者按】它们,低调,神秘,家底殷实;它们,顽强,有特色地深耕一方,不追求上市。乐居财经开启“隐贵房企”大起底系列,挖掘它们水下冰山的故事。本期关注起底系列七十九之和裕地产。

>>>更多内容详见【专题 | 起底隐贵房企】

 策划:陈海保

  统筹:王敬宾 王彩霞

  撰文:曾树佳

  编辑:于婞

  “这个开发商很有趣,走走停停……”这是部分自媒体对于和裕地产的评价。过去20年里,和裕地产只做了18个项目,慢行的节奏,确实让人啧啧称奇。

  和裕地产的创始人为孙绍先,1979年,他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就读于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之后,他曾短暂就职于哈尔滨市建一公司,担任技术员;此后辗转进入汽修领域,在哈尔滨振新汽车修配厂担任厂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凭借着积累的经验、人脉与资金,孙绍先创立运通汽车集团,一头扎进了汽车行业的商海之中。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孙绍先的创业旅程,并不满足于“单线作战”。

  1999年,在个贷、降息、公房允许上市等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本来低迷的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那时候的孙绍先,被裹挟在佳兆业、时代地产、鸿荣源、阳光100等房企的创立大潮中,内心有所触动,于是将另外一只脚伸进了房地产领域,设立了和裕地产。

  在孙绍先的设想中,地产业务将反过来助力汽车销售业务的开展。运通集团目前在全国拥有70 家汽车4S店,全部是自有土地,由集团100%控股。这些土地资源,必然得益于和裕地产的贡献。

  一直以来,和裕地产并没有将自身过多地置于聚光灯下,但在“高端住宅”“现房”“京城地主”等众多标签中,似乎能描绘出它的发展轮廓。

  京城“地主”的业绩抛物线

  诞生后的和裕地产颇为神秘,直到八年之后的2007年,它才拿下北京亦庄文化西路地块,开始打造自己的第一个项目。彼时,包括万科、富力、中海在内等多家房企,销售额都已突破一百亿大关。

  2008年,林肯公园开盘。五年后,亦庄出现了多宗地王,引爆了楼市,板块内新盘项目云集。也就在这一年,林肯公园以58.16亿元的成绩摘得单项目亚军,为和裕地产戴上了京城110亿的销售王冠。

  由此,和裕地产开始引人关注,孙绍先的地产开发思路也逐渐显露了出来。

  略显“佛系”的孙绍先,内心对“高周转”并不感冒。于是,在期房销售成为潮流,房企们利用快速的资金回流跑马圈地的背景下,和裕地产不为所动,仍坚持现房销售的形式,并以“现房有保障”作为自身的宣传点。

  此外,低容积率、精装修、较为丰富的设计细节,也是和裕地产产品线的主要卖点;在营销的过程中,项目大多能因此而提高售卖价格。例如,北京庄园“一亿一栋”的标语,就源于此。据说,孙绍先经常亲自参与设计环节,他的“高毛利率”的算盘,可见一斑。

  手持项目卖点的和裕地产,2016年迎来了高光时刻。

  这一年,北京商住将全面限购的传言不胫而走,引起了购房者抢购的骚动。上半年,和裕地产凭借顺义尚峯壹號2.6万元的均价、65.26亿的销售额,以及大兴林肯公园3.15万元的均价、62.51亿的销售额,成为北京区域的销售亚军。2016年全年,和裕地产以243.1亿的销售金额,挤进了百强房企榜单。

  但于隔年,在限购政策的注视下,和裕地产的业绩随即急转而下,全年销售额仅为33亿元,同比下滑了86%,成为京城房企中销售降幅最大的企业。彼时,号称整体货值超过200亿元,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的北京庄园,也未能拉住和裕地产的销售颓势。

  随后的2018年,和裕地产销售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即使在4月至6月期间,该房企成功售房上百套,交易额达10余亿元,但纵观全年,由于受项目销售周期、可售货值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单一的业务结构,和裕地产的销售量大幅下挫。

  今年以来,或许是因为销售业绩少有起色,孙绍先于5月份拉来了京东房产,与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了和裕地产线上房产销售平台,试图利用线上整合营销资源、推广品牌,从而拉动销售的增长。

  10月份,和裕地产新增北京顺义“天境”系列高端住宅,依然强调“现房”与“匠造”,但后续售卖情况如何,还有待时间去验证。

  重仓商住之殇

  2018年中期,行业突然传出了“取消预售证”的疑虑,与此同时,业主维权的事件也常有发生。

  和裕地产总裁助理兼营销中心总经理彭振石,借此时机给营销人员写了一封信,信中大篇幅指出了期房销售的弊端,声称“未来价值其实已经被开发商挤压出来”,而“最根本的矛盾在于承诺兑现的不可预期”。

  言外之意,和裕地产现房销售在当下独具优势。但彭振石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即现房销售对于开发商的要求极高,要具备持续开发、持续投入的能力。从其扩储的节奏来看,和裕地产还未达预期。

  2010至2011年间,和裕地产连续出手,拍下了北京顺义区板桥创意天承园区多宗商用地及多功能用地,持有土地面积总计14.84公顷,分别为G1-03、G2-01、G2-04、G2-04、G2-05、G2-06、G2-07等地块。

  直至2013年,和裕地产获得了北京区域销冠,虽然因此储备了上百亿的资金,但其土储也消耗殆尽,只能进行临时补仓。而该年度的下半年里,和裕地产的补仓并不如人意,其多次参与土拍,却少有斩获。

  隔年初,也许是扩储的急迫感,促使和裕地产与葛洲坝、首创等国企和央企竞争,最终以30.71亿元加配建2.9万平米限价房的条件,拿下了顺义E1-01到E3-01等地块。后来,又经过25轮激烈的竞拍,以25.1亿总价拿下了顺义赵全营地块。

  在此之后,土地市场上鲜有和裕地产的身影,就连今年10月份刚推出来的“天境”系列高端住宅,也是2010年至2011年间拿下来的地块。

  由于项目投入成本大、现房销售中资金沉淀周期长,以及近年来的销售下滑,和裕地产后续是否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扩储,还要打上问号。如若仓廪不实,该房企的开发业务将难以为继。

  再者,和裕地产单一的产品结构,也是其潜在的风险。它旗下的项目,诸如林肯公园、君安国际、宾仕国际、星悦国际、珺悦国际等,都是商改住项目;2010年,宾仕国际就因涉嫌违规销售被叫停,从而蹉跎了几年的岁月。

  宾仕国际被叫停的原因,在于其本身是一个商业项目,然而却被分割为小户型进行销售。和裕地产由此陷入矛盾之中,假如进行商业开发,其所获得的利润并不能达到预期,那时候亦庄住宅项目价格普遍在3.5万元/平方米以上,面对这么大的利润空间,如果放弃显然是不明智的。

  阻碍和裕地产项目销售进程的,不止是商与住之间的徘徊,还有限购限价政策的加码。

  业内人士分析称,限购政策出台前,买房者首付50%、贷款50%,可以翘动杠杆实现投资价值变现。而限购政策之后,买房人有没有能力全款购房是一个现实问题。由此,众多商住产品也都面临着销售业绩下滑的情况。近几年,和裕地产的销售困境也源于此。

>>>更多内容详见【专题 | 起底隐贵房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