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郭田勇:对待金融风险需要政策和监管保持连续稳定性

新浪财经

关注

新浪财经讯 2019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于2019年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举办,主题为推进金融安全科技新发展。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出席并发表演讲。

郭田勇在演讲中表示,除了传统国有经济主导的金融业之外,未来给一些从草根起来的机构,给他们更多的牌照,也是可以考虑的。

他还谈到,在对待金融风险、安全上,形成一个开放、包容、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做好这个事情需要政策和监管体系也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摇摆不定,大起大落,政策上一旦经常摇摆不定,下面产业的发展也容易出现忽左忽右的情况。

“比如一开始说加杠杆升的比较快,猛然去杠杆下降又比较快,现在杠杆还要放回去一点,比如说以前在企业上说治污,企业环评,现在又不弄了,好多有污染的企业又不弄了,有时候很容易出现摇摆。”他说道。

他提到,包括在互联网金融上,从P2P的发展来看,政策也是出入很大的,前些年刚起来的时候没有人说,后来支持的声音比较多。突然间开始有点重视了,变化比较大。

“我经常开玩笑举例说,有时候监管像足球比赛的裁判员一样,裁判不能不吹哨,但也不能总吹哨,裁判要是总吹哨的话,合理冲撞也吹哨,国际比赛如果一把手对方就利,如果他犯规了我是不吹哨的,还是继续往下踢的,有利原则。裁判如果经常喜欢吹哨的话,这个比赛就会变的断断续续,踢几秒钟停一下,再踢几分钟又停了,这个比赛很难踢的很精彩,球迷就很难得到真正的享受。作为一个行业的发展也是这样,要总是吹哨,一会儿吹一下、一会儿吹一下,比赛总是中断,总是要调整,这也是不太行的。”

以下为演讲实录:

郭田勇:

首先我们一直说,金融业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之所以说金融安全被提上一个重要的位置,为什么是这样呢?你要是一家制造业企业或者是从事其他行业的企业,它的安全性是没有要求这么高的,比如要开一家工厂,倒了就走人、就倒闭了,社会对你的关注度没有那么高。

但是如果是一家金融机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不要说大的城商银行,现在任何一家小的P2P公司如果要关门的话都会形成一些群体效应,这说明我们金融业是有一种很强的外部效应的行业。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不仅仅是你自己,你的外部效应非常强,所以一旦你出风险、安全出问题的时候,它会对整个社会形成冲击。所以这样我们讲金融业的安全问题就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这个搞清楚。我们说从事金融业,当然发展效应非常重要,但是由于你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你有一个很强的外部性,所以始终要把安全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基于当前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从长远发展来看,要保证一个好的、安全的金融发展业态,下面几个问题非常重要:

1、我们仍然要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有弹性的金融体系。

金融业它本身是个经营风险的行业,只要从事金融业一定是有风险的,所以我们在做这个行业的时候就不能因噎废食,基于一种要去消化风险、去除风险的态度去做,因为无风险不金融,如果把风险都消除掉了,那金融行业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说你要用一种客观、包容的态度来看待金融,只有把金融业发展的规模更大、效率更高、更加富有弹性,它才能具有自我吸收风险、消化风险的能力,这样的话它的整个业态也会呈现相对更加安全的状态。这一点我觉得是中国当下非常重要的。

有的时候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金融业发展,一发展马上就说“它肯定要出问题、肯定是有风险”一有新的创新,新生事物,马上先看它有多大的风险,恨不得把它给扼杀掉,这样恐怕也是不太对的。

所以首先要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强,更有效率。有几个点非常重要,一个就是我们在继续发展传统的银行业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的同时,未来一定要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

比如现在大家经常谈到小微企业融资难,银行业的间接融资体系确实跟这些小微、跟这些高科技企业机制上并不是很耦合,企业没有抵押品,轻资产行业未来不确定性非常强,让银行间接融资它的风险大,业务程度非常低,让它支持这些企业,确实有时候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觉。

相应来讲如果中国资本市场通过股权融资、私募股权直接进行融资,获得回报跟你共享公司未来收益,这样的话相互之间的契合程度会更高一些。

所以这是未来长远来看,以前银行业发展强是因为政府投资的这些重磅项目,房地产、央企、重磅项目非常多,需要的资量非常大,所以以银行间接融资予以投放,所以银行业形成一个主导性产业,未来我们现在要转向C端、转向中小微、民营、高科技这一端。

不是说银行不重要,传统的各大商业银行也在积极转型,也要求做小微,这一块也可以做,但是需要更进一步释放融资的活力,这样才能让整个金融体系更加富有效率,这是从打造整个金融体系来讲,怎么样形成一种开放、包容、有弹性的体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整个金融业还是要进行对外开放,让更多的外资进来,我们还是要在一个更大的、全球化的平台上进行经营。

2、金融体系把它做大做强,但是我们不可否认金融体系中一定会有安全隐患、一定会有风险点的,所以对于风险点一定要有一种准确的把握,要切实把握到位。

比如说我们对持牌金融机构的监管上,现在都有一套相对比较成熟的办法,比如对银行的监管,监管机构说“银行资本监管”,什么叫资本监管?通俗的讲,出去打牌还得带钱呢,不能打麻将不带钱,赢完钱,钱是我的,输了,不出钱了。

就是得有资本充足率,得先有本,万一把别人搞亏了,得先有本钱可以亏,所以把资本监管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同时由于你是持牌机构,再对你的业务包括高管的任命上,各个方面再进行限制,这样的话相对来看整个监管或者风险防控体系相对来说是比较成熟的。但是有人说对于一些新业态的发展,往往不一定能把握住重点,不知道它的风险点到底在哪儿,怎么看?这个有时候也是很难的,所以这一块要加强。

比如说,像我们这些年一直讨论的互联网金融,现在互联网金融好像大家都不提了,又用金融科技这个词替代了互联网金融,说来说去,一说互联网金融,从五年前说是个褒义词,现在一说变成贬义词了,所以大家都不提了,但是从发展来讲确实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总结的,比如我们经常说的金融业的三大中介功能,信息中介、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

我们有时候经常在这里边给它予以定位,应该把你放到哪个功能上。这里面我想说,比如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或者金融科技通过这七八年的发展也形成了比较大的业态,但是我们一般认为,这里面过客匆匆,这几年各类金融科技类的企业非常多,但是如果从它的风险点或者从经营来看,可能有的产业发展比较成熟了,比如中国的第三方支付行业,相对来讲比较成熟了,现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这些还是相对比较成熟的。

可能有一些行业现在问题重重,甚至我们也不知道它下一步会朝哪些方向走,比如像P2P这些行业,现在想起来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朝什么方向走,可能在座的各位专家有更好的想法。

金融业是三大中介,不同的中介它的风险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作为一个信息中介就是帮你撮合一下,我也不掏钱,钱也不从我的手里过,像我作为一个“婚介”似的,相对来讲我这个行业的风险就会比较低。

当你作为支付中介的时候,这时候要动钱了,作为支付中介来回钱要从我这儿过一下账,或者作为保证金支付,要先把钱放到我这儿来,然后再往外付,这时候我手里有钱了,这时候我们认为行业的风险加大了,因为钱要从你手头上过。

所以中国第三方支付相对做的比较成熟,就是因为它把保证金都管理起来了,以前保证金都在各个金融机构手里,他们拿到保证金存到银行账上,后来央行越来越不放心,现在基本上零保证金,所有支付宝保证金都要存到央行指定的账户上去,所有支付机构没有权利动这个钱了,这个行业就变的很安全了,因为你动不了钱了。

从信息中介到支付中介,这两个中介相对都比较安全,因为什么呢,因为谁都动用不了钱,钱都不从你手里过了。这样就变的相对比较安全了。

第三大中介所谓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比较复杂,像中国发展P2P,我们一直在讨论它的定位,它到底应该是信用中介还是信息中介?

如果是信息中介,P2P行业我们认为风险又可控了,因为这个钱不经过你的公司,所有的客户的钱都托管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这个P2P公司不能动这笔钱,真正是由信息中介,比如P2P公司只是向客户介绍“这个企业可能还比较好,那个也还可以”让客户你从里头选,未来出问题你自己去承担风险,这样的话这个行业肯定会非常安全了。

任何一家P2P公司都不可能跑,如果P2P行业通过纯粹的信息中介来做的话,没有一个公司会出问题。

问题是我们没有那么做,某种程度上信息中介变成了一种准信用中介了,因为客户把钱拿来,虽然说也有一些账户托管,但实际上P2P的人,你的管理层可以动用这笔钱,你想把钱投给谁就投给谁,而这笔钱真正投到哪儿去了?

出钱人并不知道他的钱到底投到哪个企业、哪个项目去了,等于这笔钱变成由你这个公司由你在运作,那你不就变成准银行了吗?我们在银行存款我们当然不知道这笔存款是投给哪个企业了,但是我们如果按照资管机构,如果你真正是一个资管的机构,那么就不这样了,就要做到监管机构对一家银行搞非标,都要做到一一对应,每个客户的钱跟项目一一对应,这样的话就按照相匹配的原则来搞,就不会形成资金池,不会形成准信用中介化。所以我们想中国的P2P出问题大概就是出在这里。

所以大家想你说这个行业未来怎么走?是朝回走,真正让它成为一个信息中介还是再朝下走,比如好多P2P给你一张牌照、给你一个小贷公司或者消费型金融公司,让你成为类信用中介类机构?我想两种方式都可以探索,这个我不发表意见也不去争议,要根据事实的情况来定。

但是总之我们现在还是要根据风险的实际状况,不能简单一句话,有时候说起来比较简单,比如我们讲非持牌机构都不能够做金融业务,有时候持牌也不太容易,持牌肯定要通过监管机构找他们,否则很难持牌。

但是现在要持牌,我个人想,除了传统国有经济主导的金融业之外,未来给一些从草根起来的机构,给他们更多的牌照,未来也是可以考虑的,特别是金融安全产业园,我们不是还要打造监管沙盒/监管沙箱,英文都是一个单词,中文有时候翻译一会儿说沙盒、一会儿说沙箱,也不知道到底是啥,反正是盒/箱相对封闭,在里面培育培育,把风险控制在这个箱体内,可以探索一些金融产业的发展。我想这一块确实可以,包括产业园,可以在这儿好好做一些实验。

3、在对待金融风险上,在金融安全上,形成一个开放、包容、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好这个事情也需要我们的政策和监管体系也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摇摆不定,大起大落,政策上一旦经常摇摆不定,下面产业的发展也容易出现忽左忽右的情况,比如一开始说加杠杆升的比较快,猛然去杠杆下降又比较快,现在杠杆还要放回去一点,比如说以前在企业上说治污,企业环评,现在又不弄了,好多有污染的企业又不弄了,有时候很容易出现摇摆。

包括在互联网金融上,刚才讨论P2P,从P2P的发展来看,我们这个政策也是出入很大的,前些年刚起来的时候没有人说,后来支持的声音比较多。突然间开始有点重视了,变化比较大。

所以我经常开玩笑举例说,有时候监管像足球比赛的裁判员一样,裁判不能不吹哨,但也不能总吹哨,裁判要是总吹哨的话,合理冲撞也吹哨,国际比赛如果一把手对方就利,如果他犯规了我是不吹哨的,还是继续往下踢的,有利原则。裁判如果经常喜欢吹哨的话,这个比赛就会变的断断续续,踢几秒钟停一下,再踢几分钟又停了,这个比赛很难踢的很精彩,球迷就很难得到真正的享受。作为一个行业的发展也是这样,要总是吹哨,一会儿吹一下、一会儿吹一下,比赛总是中断,总是要调整,这也是不太行的。

所以最后我想说,我们希望有一个好的政策体系和监管体系,为我们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