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变更6.47亿元募投项目 辰欣药业执着的理财心

国际金融报

关注

原标题:违规短线交易、变更6.47亿元募投项目,辰欣药业执着的理财心

近日,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欣药业”)的二大股东遵义乾鼎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遵义乾鼎”),因减持期间出现“乌龙”,构成短线交易,不得不提前终止了减持计划。

根据辰欣药业的公告,遵义乾鼎因误操作,在减持期间累计买入公司股票17.1万股,构成短线交易,成交金额合计为265.76万元。经计算,遵义乾鼎共获利65.8万元,获利金额将全数上交公司所有。

被迫提前终止的减持

辰欣药业主营业务为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生产化学药品制剂为主,拥有400多个药品批文,涵盖原料药和片剂、胶囊剂、冻干粉针剂、小容量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等。

公开资料显示,辰欣药业于2017年9月登陆资本市场,股价曾高达32.01元/股。自2018年5月以后,该公司的股价便一路下行,现处于历史低点。截至11月18日收盘时,辰欣药业收于17.16元/股,涨幅3.37%。

去年年底,即该公司限售期股票解禁之后的三个月,遵义乾鼎披露了减持计划,因自身资金需求,其将在两年内减持数量为不超过其所持辰欣药业股份数量的50%。减持前遵义乾鼎持有辰欣药业1.24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7.39%。

截至上述减持计划届满时,遵义乾鼎累计共减持辰欣药业股份数量760.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779%,累计套现1.23亿元。

随后,遵义乾鼎又披露了二次减持计划,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数量不超过2720.12万股,即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

截至11月7日,遵义乾鼎累计减持260.08万股,累计套现4042.87万元。

上述二次减持计划本应于2020年2月5日届满,但现在因短线交易而提前终止。

辰欣药业称,遵义乾鼎已深刻认识到了本次短线交易的严重性,因本次短线交易而给公司和市场带来的不良影响向广大投资者致以诚挚的歉意并郑重承诺:今后将严格规范买卖本公司股票的行为,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勤勉尽责,重视并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按照补救措施,遵义乾鼎将提前终止减持计划,上缴收益,并承诺半年内不再买卖辰欣药业股票。

新浪财经首席评论员艾堂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线交易的现象在二级市场上发生过很多次,因短线交易产生的收益,要上缴公司。遵义乾鼎的总量不大,对股价的影响很小。不过这种小笔的‘卖出’之后又‘买入’,不仅构成了短线交易,还能看出该公司的操作人员不具备很高的交易能力,甚至可能都不懂短线交易的规则,之后他们或许要收到警示函。”

募投项目被替换

除面临可能要吃警示函的风险外,辰欣药业近日还因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事项引发上交所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辰欣药业在IPO之际共披露了6个募投项目,其中有3个项目至今未有投入,共涉及募集资金资金约6.48亿元。

11月12日,辰欣药业表示,拟将上述3个未投入的项目变更为“BFS‘吹灌封’一体化无菌灌装生产线项目”、“2.4亿瓶袋直立式软袋项目”、“CGMP 固体制剂二期工程项目”。

对于变更的具体原因,辰欣药业表示,现今情况与三个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规划论证时的实施背景、环境政策、公司状况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为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并降低募集资金使用风险,公司决定将3个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资金变更投入至3个新项目中,差额部分用于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记者注意到,前不久,辰欣药业刚刚递交了一份还算不错的三季度“成绩单”。截至9月30日,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97亿元,同比增长7.34%;实现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9.53%。此外,其在三季度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累计3.59亿元。

辰欣药业在如此充裕的流动资金面前,却仍要通过改变募资项目补充现金流,且在其业绩还不错的情况下,却仍要一反常态改变企业战略,背后的原因为何?

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多次致电辰欣药业证券部分,截至发稿时,电话未有人接听。

重金购买理财产品

记者注意到,辰欣药业也没有将上述未启用的募集资金“沉睡”,而是用在了理财产品上。

截至2018年末,辰欣药业分别以20.63亿元和3000万元的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和保险理财产品,同时以15.80亿元的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8月16日,辰欣药业又发布公告称,拟使用不超过8亿元闲置的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

某私募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大笔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从侧面可以说明该公司主营业务成长性不好,资产运营效率不高。”

某小型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从上市公司的本质来讲,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说明该上市公司没有很好的利用好资金,也可以说资金已经严重过剩,资金严重过剩的公司盈利能力也会下降。从以业务为重的角度来说,大量购买理财产品可以说是不务正业了。”

(国际金融报见习记者 金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