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一轮“股权分置改革”打响 对A股散户有何影响?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来源:明说A股 

周五下午,证监会在例行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符合条件的H股公司和拟申请H股首发上市的公司,可依法依规申请“全流通”。

还是老规矩,给大家做一个简单解读。

在正式解读这个政策之前,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一般我们所说的港股,是指在港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的总称,而H股则表示在港交所上市的国内企业,一般这类企业的注册地都在国内。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H股一共有262只。

比如腾讯控股,我们都知道是港股,虽然主要业务在内地,但是注册地在开曼群岛,所以只能算港股,而不能算H股。

港股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比如大家熟悉的中国恒大、美团点评、小米集团等等,注册地都在开曼群岛,都不能叫做H股,股本本身就是全流通的,所以和这次H股全流通改革毫无关系。

也有一些企业虽然在港交所上市,但是注册地在中国,这样的股票证券类型就是H股了,比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电信等等。工商银行我们在F10里可以看到,证券类型写的是H股。

工商银行不单单在港交所上市,在A股也上市,其中港交所流通的H股股本有868亿股,在A股流通的股本有2696亿股,合计3564亿股,共同构成了工商银行的全部股本。这3564亿股目前都是可流通的,和这次H股全流通改革也毫无关系。

目前A+H股一共有105只,大部分A+H股的H股部分都处于全流通状态,比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等,当然也有少部分H股可能因为上市不久,存在一定期限的锁定期。

H股中除了A+H股外,剩下的157只全部都是纯H股。按照定义,纯H股注册地在内地,只在港交所上市,只有一部分股本可以流通,可流通(可交易)的那部分叫做外资股,不可流通的那部分叫做内资股,内资股一般都是内地的一些政府、机构或者自然人持有。

比如中国电信这只股票,只在港交所上市,所以是纯H股,总股本809亿,其中可流通的外资股一共有139亿,剩下的670亿都是不可流通状态的内资股。

从F10里可以看到,中国电信670亿股内资股的大部分都是由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这次证监会推行H股全流通改革之后,意味着670亿原来不可流通的内资股,可以上市流通了。从这个意义上说,H股全流通改革非常类似于2005年A股的股权分置改革。

网上有数据,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H股总市值(A+H股和纯H股)为22.8万亿港币,其中157只纯H股的总市值为3.42亿港币,这3.42亿中有70%属于不可流通的内资股,差不多是2.3万亿港币。

以上就是H股全流通的全部内涵了。从整个市场的层面看,大家看我上面的分析过程也能看出来,基本上没A股什么事,涉及的都是纯H股,人家根本就没在A股上市,后面解除流通限制之后,这部分股本依然会继续在港交所交易,依然和A股没有直接关系。

从上市公司的层面看,H股全流通对在港交所上市的纯H股短期利空,长期利好。短期利空是因为可流通股本骤然增多,类似于A股的解禁;长期利好是因为流通筹码变多之后,交易会渐渐活跃,外资买起来更加放得开,股票整体估值水平也会提高。现在港股的很多H股,几十亿市值,一天成交额才几百万,资金买了之后出不来,所以都不愿意碰,跌着跌着自己成仙股了。

如果我们再高瞻远瞩,从长远意义看,明明老师认为管理层推出H股全流通改革,和之前的放宽再融资、创业板借壳以及新三板转板等政策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加大股权融资比例,降低社会杠杆。

……

另外,周末央行发布了《2019 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单整理一下五大要点:

1、坚决不搞“大水漫灌”,防止通胀预期发散;(翻译过来就是猪肉价格涨了,但是其他物价会控制住。)

2、面对“两难”,把握好调控的度,用好结构性政策;(不搞大水漫灌,但是会慢慢放水)

3、LPR改革成效初步显现,抓紧研究出台存量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方案;

4、接管包商银行及时“止血”,要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体制机制问题;

5、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完善在港发行人民币央票常态化机制

明明老师认为,央行提到的防止通胀预期发散,基本上打消了降息的可能性,未来还是大概率以降准和降LPR为主,消息偏中性。

……

行情方面,本周整体上比较怂,沪指从3000点干到了2900。签协议利好的边际效应正在逐步减弱,IPO加速和解禁压力正在逐步逼近,减持新规的出台也会不断压制资金的做多意愿,周五收盘沪指创下2个多月的新低,继续谨慎吧。

另外,最近猪肉价格跌了不少,猪肉股周一可能有一跌,不过也说不定。现在猪肉股炒作已经脱离基本面和逻辑面看,之前有两次出利空,然后第二天蹭蹭涨,参与风险太大,小心脏的股民别搞了,猪周期再牛那也是周期股,套你三五年没商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