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10月PPI与CPI剪刀差持续扩大 CPI不具备大幅上涨空间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原标题:10月PPI与CPI剪刀差持续扩大未来CPI不具备大幅上涨空间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见习记者 宁婧报道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8%。其中,城市上涨3.5%,农村上涨4.6%;食品价格上涨15.5%,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5.2%,服务价格上涨1.4%。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6%。

与此同时,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1%,环比上涨0.2%。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5%。

CPI同比涨幅持续扩大

10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具体来看,CPI上涨3.8%,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5.5%,涨幅扩大4.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3.0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70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10.2%,鲜果价格由涨转降,下降0.3%,两项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28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猪肉价格上涨101.3%,影响CPI上涨约2.43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总涨幅的近三分之二。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和鸡蛋价格涨幅在12.3%—21.4%之间,五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4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赟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沈解读,如扣除猪肉价格上涨因素,CPI环比上涨约0.1%,同比上涨约1.3%,总体稳定。对此,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苏剑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10月CPI同比涨幅扩大是表面通胀实则通缩的情况。本月CPI增速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同比增速上涨所拉动的,而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速是下滑的。根据数据跟踪发现,从今年3月份以来,非食品价格增速持续下滑,进入了下行区间。

此外,从食品内部具体分项来看,主要是猪肉以及猪肉的替代品价格增速持续上涨所带动的。与9月份相比,10月份猪肉及其替代品蛋类、牛肉、羊肉的价格同比增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而与猪肉相关性较小的奶类价格增速是持续下滑的。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当前物价的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双重叠加特征,即“食品通胀”叠加“工业通缩”。10月CPI超预期上涨3.8%,逼近4时代,主要是受到猪肉价格的影响,而剔除农产品影响的非食品CPI已经连续7个月增速同比下降,这表明工业领域的供求关系仍不容乐观,需求相对低迷。

尽管猪肉价格已连续几个月推动CPI涨幅不断扩大,但业内专家表示,一些大规模养殖场受当前价格高涨指引,补栏意愿和积极性都明显提高。过了一定的生养周期后,猪肉价格有望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看到除了食品之外的一些情况,比如工业消费品价格、服务类价格、居住类价格,今年一直是比较稳的。其中,服务类价格基本上是稳中有降。全年来看,要实现CPI3%左右的调控目标基础还是相对牢固的。

事实上,今年以来,受非洲猪瘟、散养户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猪肉价格持续大涨上涨,带动了鸡肉、牛肉等食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是推高CPI的主因。专家表示,目前各部委都已发布实施了多项稳定猪肉价格的政策,促进生猪产能尽快恢复、提高猪肉进口量,增加市场供应,预计明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有望从高位回落。总的来看,宏观政策依然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强化逆周期调节。

对于未来CPI走势的判断,刘哲认为,目前从生猪的存栏量来看,猪肉价格上涨周期会延续到2020年,四季度食品价格,尤其是临近过年时的猪肉价格还会给物价带来一定的上涨压力,预计CPI同比增速短期会突破4%。

“未来CPI问题不会很大。当前CPI同比增速的大幅上涨不具备可持续性,随着春节过后生猪供给的增加,猪肉价格会出现很快的下降,也会导致CPI增速的显著下滑。”苏剑补充说道。

PPI有望出现边际改善

沈赟解读,10月份,PPI环比小幅上涨,同比继续下降。从同比看,PPI下降1.6%,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4%,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降幅扩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7.9%,比上月扩大4.5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2.0%,扩大2.4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由涨转降,下降1.0%。据测算,在10月份1.6%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

“PPI同比降幅持续扩大的原因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总需求相对收缩,导致价格下行。二是高基数效应,虽然2018年末环保力度减缓,导致供给有所上涨,但这主要发生在2018年的11、12月份,与之相对2018年9、10月份还是形成了相对的高基数效应。”苏剑进一步说道。

刘哲指出,PPI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到生产资料价格,尤其是上游石油开采和燃料加工行业价格降幅扩大的影响所致,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回升。随着翘尾因素的影响收敛,去库存周期接近尾声以及基建的逆周期调节,预计PPI有望在四季度出现边际改善。

对于未来PPI的走势,苏剑表示,后期PPI增速可能会小幅下滑后低位波动。从当前的状况来看,PPI增速走低的部分原因是需求的相对收缩,但随着冬季的来临,环境问题将会再次出现。因此,后期供给端也存在继续收缩的可能。

从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出,CPI和PPI分化继续加大。具体来看,CPI内部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分化出现不断加大的情况,而PPI内部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的分化也逐渐明显。面对物价结构性分化状况较明显,专家建议,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一方面,宏观政策应加大逆周期调节扩需求、稳增长力度,重点缓解制造业下行压力。另一方面,要防范结构性物价上涨,尤其是防控猪肉价格外溢效应带来肉类价格全面上涨,扩大各种肉类食品供给。2020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中国应做好防通胀和防通缩、稳增长和防风险、稳外贸和促转型等多种关系的平衡。

与此同时,中银宏观10月价格数据点评报告中显示,综合来看,CPI和核心CPI的分化仍在延续,成本端的食品价格上涨与需求端的弱势并存的局面在10月进一步加剧。考虑到猪肉的供求缺口短期难有好转,将继续推动CPI上行。此外,11月起,PPI同比降幅将逐步收窄,预计全年PPI涨幅在0%左右。尽管目前CPI与PPI仍呈分化的态势,但正如此前所指出的,PPI与CPI之间存在相互传导,历史上也出现过PPI跟随CPI上行的情况,尽管目前PPI生活资料中仅食品价格涨幅跟随CPI上行,衣着、一般如用品和耐用消费品涨幅均相对较弱。但在食品价格加速上行的背景下,生活成本上升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整体来看,PPI与CPI缺口短期内难以修复,二者剪刀差收窄仍需等待时间,报告预计PPI与CPI剪刀差的收窄将在2020年二季度出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