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美国股票期权市场谈起:中国推出前经历长时间准备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关注

1970年,当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宣布开展场内股票期权交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市场会如何发展,毕竟美国之前从未有过场内期权。在美国监管框架下,股票期权属于证券而非期货,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受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如果想要上市场内股票期权,就必须设立新的证券交易所。在此背景下,1973年4月26日,作为证券交易所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应运而生。

面对股票期权这一创新品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甚至不能确定应该如何为新交易所选址。综合考虑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将其交易大厅旁的会员吸烟室改造成新交易所的交易大厅。

最初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仅上市了11只股票期权。交易所意识到期权交易可能比期货或股票交易更为复杂,为便于学习理解,一开始只上市了认购期权。上市首日,共成交了911张期权合约。

初期几乎没有期权相关的投教材料,理解产品的唯一方式便是实际交易。尽管这一过程比较漫长,股票期权还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年的发展,股票期权日均成交量已达两万张。1977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上市认沽期权,并把标的数量增加至43个。

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成功推出股票期权后,美国其他证券交易所也开始推出期权。随后,美国一些大的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期货期权。发展到今天,期权在各类金融市场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期权交易始于美国,继而在全球金融市场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主要归功于1973年发生的两个关键事件。一个是,成立了有组织、受监管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第二个是,费希尔·布莱克和迈伦·斯科尔斯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期权定价与公司债务》。该论文详细介绍了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Black-Scholes model),也就是首个被广泛应用的期权定价模型。期权实际交易与期权定价模型的同年诞生,可能是金融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巧合之一。

中国期权市场的发展之路和美国不尽相同。美国期权交易起源于“公开喊价”市场,买卖双方大声喊出交易指令,外人看来环境极其嘈杂。而在中国,期权交易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金融产品交易,基本上都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以电子化方式完成。此外,美国首批上市的期权是个股期权,而中国首先上市的是挂钩宽基指数的ETF期权,其对影响个股价格的特定因素不甚敏感。

在中国推出股票期权之前,经历了很长的准备时间,监管机构和交易所拟定的制度可以保证交易和结算的公平有序。与此同时,广泛开展的投教项目可以确保市场参与各方理解期权合约特点。因此,中国的ETF期权一经推出,便得以平稳发展。

深圳证券交易所即将为中国的期权经营机构和投资者提供更多挂钩核心指数的ETF期权。普通投资者、套期保值者、基金经理等将可以运用中国市场的股票期权,实现与其他市场同样的交易策略和投资目标。

作者简介:谢尔登·纳坦恩伯格,《期权波动率与定价》《期权波动率交易策略》作者,从1982年开始他的交易生涯,曾为美国个股期权的独立做市商、商品期权的场内交易员。谢尔登·纳坦恩伯格在全球各地举办过多场期权培训,其培训广受期权投资者欢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