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陈雨露:人民币国际化受市场驱动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陈雨露:人民币国际化受市场驱动 各国应携手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张沛 张末冬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积极进展。今年8月,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未来3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1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人民币国际化服务自贸区建设”论坛和“金融科技”论坛上,分别就这两大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良好前景广阔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市场驱动、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陈雨露表示,过去10年是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的10年,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了从零星的边境贸易结算到全面铺开,从经常项目到资本项目,从贸易投资到金融交易,从银行、企业到个人,从简单到复杂业务的拓展,人民币也晋升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当中,人民币国际化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导向,强调尊重市场参与者的自主选择。人民银行的各项政策也是顺应改革开放和市场发展的需要、顺势而为的结果。

如今,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良好基础,前景广阔。相比其他主要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起步比较晚,但成效显著。目前,人民币已被纳入SDR货币篮子,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和官方外汇储备货币。全球70多家央行已将人民币纳入储备。

同时,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国际吸引力也越来越强。据统计,截至9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的余额已增加到5.8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资产结构也由存款为主向债券、股票转变。

陈雨露强调,过去几年,中国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随着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的改革试点经验,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对此,陈雨露表示,新时代人民币国际化将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3年自贸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人民银行一直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人民币跨境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并且根据“成熟一项,推广一项”原则,将大部分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复制和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有效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设立以后,对加大金融支持临港新片区的建设力度、推动金融更高水平开放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陈雨露表示,人民银行将立足临港新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体系,在新片区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金融政策,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金融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管理体制,打造金融开放创新的新高地。

各国应共同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全球的蓬勃兴起深刻改变了金融业态,金融科技为金融发展注入鲜活生命力,但同时,金融安全也面临一些挑战。

陈雨露表示,当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都在加紧制定金融科技国际政策框架。世界主要国家也都在研究、制定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中国在金融科技应用和监管方面积极实践、兼收并蓄,取得了令人关注的成就。”在谈到中国的实践时,陈雨露介绍,前不久,人民银行正式发布《规划》,坚持”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原则,全面激活金融需求、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资本投资、政策支持等各类要素,推动构建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同时又协调发展的新生态。同时,中国还在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监管应用,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监管的基本规则体系,为金融科技发展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在陈雨露看来,环顾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的跨国流动性显著增强,全球经济增长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未来需要秉持开放共赢理念,携手推动金融科技共同发展。

对此,陈雨露提出四点建议:第一,统筹推进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本投入,加强技术支持,使资金能够安全高效跨境流动,释放全球金融要素福利,来推动世界经济更加繁荣发展;第二,以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指引,探索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缩小数字鸿沟,延伸金融服务的辐射半径,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第三,围绕便利经贸往来、支持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金融治理等方面,加大金融标准化实施力度,更好发挥标准软联通的作用,促进各国金融体系加强监管、共同发展;第四,健全多层次系统化的全球金融科技风险治理体系,融合多元治理主体,实现风险协同共治,护航全球金融科技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