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瑞丰国际CEO梁世伟:通州让我似乎看到新加坡当年的影子

财经网

关注

原标题:瑞丰国际CEO梁世伟:通州让我似乎看到新加坡当年的影子

“像通州这样的一个区域,它和新加坡经管局的概念非常类似,就是要驱动变革。很明显的,中国现在都想推动创新,推动变革。我对通州这个项目感到非常激动,我看到它和新加坡起家类似的共同点,而且通州在这个方面让我似乎看到新加坡当年的影子。”10月27日,瑞丰国际控股公司首席执行官、Neo & Partners Global首席执行官梁世伟在“2019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指出。

梁世伟进一步指出,通州可能还要考虑充分利用全球和地区性的一些机遇,从全球来吸纳人才,来吸纳创新的理念,学习全球的产品。

此外,梁世伟还认为,通州要重点关注培养人才,培养人才要注重同时培养硬技能和软技能。他提出,我们可以在技术的技能方面来进行投资,但是软技能,比如个人诚信、信任,都是不能缺的。有些财富管理从业者,虽然说技术方面没问题,但是软技能差的话,我作为客户也是不满意的。

谈及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时,梁世伟表示,新加坡有人才技能再培养计划。如果新加坡的顶尖人才想转行,新加坡的央行会发再培训的计划和补贴,这样在这个行业内部,我们人才可以横向的流动,非常的便捷。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我有四个头衔。第一个是我创立的公司,瑞丰国际控股公司,另外还有一个公司Neo&PartnersGlobal,我们所关注的是财富管理。另外还有一个头衔就是我自己的家族,我们有一个家族的办公室,我其实也是给我自己家族办公室的财富管理提供咨询。所以对我来说,我既是有财富,同时也是一个客户,但同时我也是财富管理人。另外还有一个头衔,可能大家都知道在新加坡,所有的男性都是要服役的,所以我现在看上去还挺年轻我已经45岁了,但是我也当兵,我现在还在服役。

为什么关注通州?给大家讲一下背景,新加坡在财富管理这个能力方面,我可以给大家看一下数据。从全球来看,新加坡是最受欢迎的离岸的财富管理中心,这是德勤他们做的一个排名。

第二,它是在竞争力方面和业绩方面是全排名第二的财富管理中心,仅次于瑞士。

第三,从2006年到2018年,我们家族办公室的数量翻了两番。我们新加坡资源非常匮乏,我们唯一资源就是人。那怎么办?我就意识到,像通州这样的一个区域,它和新加坡我们的经管局他们的概念非常的类似,就是说我们要驱动变革。昨天我也听了大家的发言,很明显的中国都想推动创新,推动变革。

比如说赵总,刚才您在基础设施设计方面的设计也是创新型的设计和投资。李总刚才讲到了要培养人才。周总,五道口金融学院都是要培养人才,李总也说的非常的好。我觉得培养人才就是硬技能和软技能,我们可以在技术的技能方面来进行投资,但是软技能,比如个人诚信、信任这个都是不能缺的,我其实也是这个瑞信集团的客户,但是我要求它把私人银行的经理换一个人,因为我觉得他不会管我的资金,我就直接说你把这个人换了,不换的话我这个财富就不让你们瑞信管了。所以虽然说技术方面没问题,但是软技能差的话,我作为客户也是不满意的。

通州可能还要考虑充分的利用全球和地区性的一些机遇,我觉得新加坡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的好。它是从全球来吸纳人才,来吸纳创新的理念,来学习全球的产品。在下个月,我们会召开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的大会,这个里面就包含财富管理的金融科技的供应商,我对通州这个项目感到非常激动,我看到它和新加坡起家类似的共同点,而且这个方面我似乎看到新加坡当年的影子。

在谈及如何吸引人才的问题,梁世伟表示,第一点考虑怎么吸引人才?通州或者说北京的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自动就会吸引人才。为什么我这么说?我们打个比方,比如说我所在的瑞丰控股,比如说我来通州,我就发一个广告说我要招人,我就广而告之说我们是做什么业务的,我们现在要做财富管理,肯定很快就会有人把简历发给我。

为什么他们愿意这么干?因为他们理解,他们肯定知道我们现在副中心的这些政策,我们的金融财富管理发展的特殊的政策,他们知道有这些事情,他们肯定知道。所以吸引人才,我觉得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然我得说几个然而,可能有四个但是,有一些金融的监管的政策:

第一点,它会吸引企业,企业来了之后人才就来了。

第二点,要强有力的法治。昨天我们在金融法治环节讨论了一定要有强有力的法治基础设施。这样的话,可以加速你们的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

第三点,要有政治稳定。这个没问题。

第四点,经济的稳定。经济不稳定,就不存在财富管理的概念。

所以我觉得这四大因素会吸引很多的人才。

您的第二个问题,人来了之后怎么留得住?新加坡是怎么做的?我们做的非常的好,我们有人才技能再培养计划。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的特许的直牌的会计师,他之前是精英学生,比如说我不干会计了,我就要去搞财富管理,没问题,因为这些数字怎么计算,财务的报表、计算、净资产的估值这些没问题天天做很清楚,但他现在要改行,新加坡的央行做的非常好,我们希望这些顶尖人才,如果你想转个行,比如转向财富管理,我们给你再培训的计划,而且我们的政府直接给你钱,给你拨款,直接把这个钱给金融机构。比如这个金融机构想雇佣转行的顶尖人才我再给你补贴,这样在这个行业内部,我们人才可以横向的流动,非常的便捷。

还有一个问题,进一步的培养。我觉得这个就比较难了,为什么我说这个很困难?比如我的父亲他已经70多了,昨天跟我交流私人银行的经理,他的这种思维模式估计跟我父亲沟通不了,因为他们有30年的代沟。所以我觉得可能需要假以时日才会培养出顶尖的、资深的这些私人银行家,才能有能力跟我父亲这样的人打好交道。

还有其他新一代的,和我这样的同龄能够跟我交流的人得培养分层的资深的经理,因为瑞银跟我交流的人,我父亲肯定不理他,我问他,你们换一个人行吗?你们换一个头发也白的人,让他跟我爸说,我是跟瑞信这么说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可能要花一定的时间,但是一定能做成,不是不可能做成的任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