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标债认定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非标趋严”推动资管新规加速落地

中国经营报

关注

  标债认定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非标趋严”推动资管新规加速落地

  吴婧

  关于“非标转标”的一些市场疑惑和误读,正被逐渐厘清。

  2019年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起草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认定规则》拟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下简称“标债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下简称“非标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

  关于市场较为关注的“非非标资产”的归类,一位大型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的工作人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资管新规实施后,很多大型银行出于审慎性考虑,已经开始将理财直融、银登和北金所产品认定为‘非标资产’,所以本次‘非非标资产’的清晰划分,对中小银行、民营银行的业务调整或将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非标”界定趋严

  根据《认定规则》,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广发证券分析师周君芝认为,《认定规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资管新规框架下资管产品配置非标时面临较高的期限要求,并且限额、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也与标债资产有较大不同。所以对任何一种债权类资产,标债还是非标的身份,将关系它未来能否较快增长。

  不过,此次《认定规则》中市场将更多的关注投向了“非标”的界定。其中,业内称为“非非标”的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金融产品被《认定规则》明确为“非标资产”。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对记者坦言,“非非标”认定趋严的结果,市场和主流银行已有预期,所以影响程度不大。但是中小金融机构可能会受一定冲击,特别是流动性风险会有压力。

  在平安证券分析师陈骁看来,“非非标”是非标资产规模扩张与非标监管收紧叠加的产物,在银行非标转标需求强烈的情况下,银监会82号文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非标资产在银登中心登记转让后,可不计入非标准化债权统计,该部分资产即为“非非标”,客观上促进了金融机构盘活信贷资产。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夏认为,就其市场影响而言,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此前投资非非标的机构其实际非标投资比例可能会高于此前统计值,那么在非标投资比例受限的情况下,部分机构需要将非标资产转标。不过从中长期来看,非标的严格认定有利于贯彻落实资管新规的要求,进一步推动资产管理回归本源。

  根据中信证券的估算,理财直融工具、银登中心信贷资产流转、北金所债权融资计划等规模合计1.1万亿~1.2万亿,预计银行理财资金持有上述资产的占比为50%~60%。其中,根据理财半年报,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规模约1500亿;通过对北金所网站数据进行统计,截至10月12日北金所债券融资计划规模约7500亿;根据银登中心公布的估值项目数量(247支)估算,银登中心信贷资产流转存量规模1000亿~2000亿。

  据记者了解,就银行理财而言,根据银行理财新规及理财子公司新规的规定,商业银行全部理财产品投资非标的余额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也不得超过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全部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的余额在任何时点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具体而言,单从银行理财配置非标的规模来看,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上半年)》,2019年上半年银行非保本理财存续余额22.18万亿,其中非标资产占比17.02%(环比2018年末降0.21个百分点),规模合计3.78万亿,距35%的上限要求还有一定空间。

  资管行业投资路径或将受限

  中信证券分析师章立聪认为,资管新规系列文件实施后,监管层要求的老产品的压降难度大,资管机构在期限、收益、结构合理的条件下能够发行新产品对接,但如果不允许,要考虑回表或其他方式,这也需要考虑到计提风险资本、占用表内规模等问题。

  陈骁认为,《认定规则》设立了明确而严格的认定标准,通过去银登中心挂牌“转标”的方式不再可行,非标转标的路径缩窄,同时结合资管新规期限匹配等监管要求,以及理财子净资本管理办法对非标投资设定高风险系数,随着2020年过渡期末的临近,中短期非标资产仍面临收缩压力。

  理论上说,老产品压降主要通过老资产自然到期、协议提前收回、非标转标、回表和发行新产品对接这五条路径。其中,非标转标的路径此前可以通过银登中心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北金所的债权融资计划、上交所交易的资产管理计划份额、资产证券化等典型模式进行。章立聪认为,《认定规则》出台后,将使得非标转标的路径变窄。而从老产品压降的其他方式看,一部分存量资产自然到期,一部分期限、收益和结构合理的可以通过发行新产品承接,同时仍有部分老产品配置的部分长期限资产难以发行新产品承接,而表内信贷承接表外资产的方式来处置存量资产受到资本约束、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指标约束、商业银行法的约束等。可见标准化债券资产认定规则的推出也使得存量非标转标路径受限,进而影响到老产品的压降。

  非标,实质上是银行绕开资本金和流动性等监管指标的限制,最终贷款给企业。对于银行来说,通过“银信合作”“银证合作”等途径来购买非标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率。资管新规系列文件实施后,强调穿透式监管,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非标投资规模受限。章立聪认为,《认定规则》对非标的从严认定,扩大了非标的范围,银行原有的理财投资模式将进一步受限,理财的资产端的配置策略或将转变。作为《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认定规则》本质上同样是引导资管产品向净值化转型,非标认定标准的细化也倒逼银行补齐投研能力上的短板,完善产品体系,围绕监管的指引和要求开展业务。

  “银行理财投资模式必将受到影响。”吴琦认为,相比较之下,中小银行调整较大,银行理财业务或向代销他行理财转型。

  中信证券预计本次银行理财非标认定规模或小幅增加5500亿~7500亿,相较于2019年3.8万亿的非标规模影响较为有限。此外,过渡期安排使上述资产在过渡期内不会面临一次性压降。中信证券分析师冉宇航认为,从调研情况看,去年下半年开始部分银行开始逐步尝试单发型非标产品,理财非标业务改造处平稳推进中。中长期看,非标受期限错配要求和净资本约束,预计银行理财未来将进一步聚焦于标准化产品及多元化投资。

  “未来值得关注的是票据交易所市场能否有创新产品被界定为标债资产。”在周君芝看来,现在票交所上面交易的票据无法满足等分化等要求,不能算作标债资产。然而未来票交所的创新产品能否满足《认定规则》,从而被界定为标债资产,为实体企业融资拓宽渠道,这一点值得后续保持关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