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走出音乐的沈黎晖:摩登天空的天地有多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原标题:走出音乐的沈黎晖:摩登天空的天地有多大?

沈黎晖的创业史曲折传奇。他曾两次欠债濒临破产。美专毕业后,沈黎晖创办了一家印刷公司,很快负债近30万元;摩登天空创立初期,沈黎晖又欠债数百万,再次坠入谷底。但最终,“摇滚明星”拯救了沈黎晖,也拯救了他的印刷事业。

沈黎晖的创业史曲折传奇。他曾两次欠债濒临破产。美专毕业后,沈黎晖创办了一家印刷公司,很快负债近30万元;摩登天空创立初期,沈黎晖又欠债数百万,再次坠入谷底。但最终,“摇滚明星” 拯救了沈黎晖,也拯救了他的印刷事业。

“最开始我非常沮丧,世界像是虚拟的,终极无意义,但之后就变乐观,无法改变,还得过高兴一点。”沈黎晖说。

他是摩登天空创始人,随着《乐队的夏天》大火,这家公司旗下新裤子、痛仰、海龟先生等乐队成功破圈,再次站到聚光点中央,摩登签约音乐人还包括张曼玉、万能青年旅店、谢天笑、宋冬野、尧十三、马頔等。所主办草莓音乐节也席卷全国。

风口上的沈黎晖,现下显得淡然。“最享受时刻,就是自己待着,哪都行。情绪是一瞬间的东西,会游动,从基本面来讲,现在比较平静和气。 ”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第一次见沈黎晖,是在8月底一个下午,他的办公室带着玻璃房,T恤、黑框眼镜,窗外阳光打进来,灿烂得有些刺眼。摩登天空总部,位于北京东四环外,之前曾是北京化工厂、物流集中区,开阔又疏离。

追求“孤独感”的沈黎晖有着入世一面,每天大概三分之二时间处理事情,接着继续“呆着”。“现在不紧张了,如果不出差,基本都在办公室,两周一次管理层例会,这两年人多起来,突然有种当董事长的感觉。”他道。

“告别沮丧”创始人背后,摩登天空高速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大音乐公司之一。涵盖音乐版权、艺人经纪、现场音乐等多板块,并在英、美设立厂牌。

“从核心业务来讲,摩登天空是家音乐版权公司,其营收占比与艺人经纪业务类似,现场音乐占比最高,盘子在5亿元左右。”沈黎晖透露。

摩登天空背后,是低调但诱人的独立音乐经济链。沈黎晖曾公开表示,《乐队的夏天》之前,新裤子每场40万,痛仰45万,中国一年有300个音乐节,唱够20场,年收入接近1000万;拿票房分成的Livehouse,一年演50场不在话下,如果每场200块钱一张票,1000个观众就是20万。《乐队的夏天》之后,音乐人含金量急增,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摩登天空在全产业话语权。

乘着东风,沈黎晖拉开了摩登天空第四张版图,往线下走,包括酒店、文旅、教育、文创等产业,“我们围绕一个审美系统,来联通艺术和消费,实际上是流量运营。从审美到音乐,再到流量运营公司,这是未来的摩登天空。”他介绍。

在经济增长放缓期,这一想法称不上容易。已有IPO计划的太合音乐,乃至腾讯网易音乐,均有类似打算。“中国音乐公司,缺乏有体系的商业模式、生态,我们正在往这块发力。”太合音乐集团总裁徐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另有全国性连锁中高端酒店高管坦承,酒店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音乐可以导流,但绝对算不上行业最核心竞争力。难以大规模复制。”

但沈黎晖显得对未来充满着信心。“我们未来两三年目标,要做十个亿。”他称。

关键音乐人

沈黎晖并不讳言,《乐队的夏天》对业务有推动作用。

“音乐节推动没那么明显,但是演唱会和LiveHouse,推动相当明显。我们刚公布新裤子参与霹雳派对,上线三分钟票就基本上全卖光。包括海龟先生,他们的演出频次,肯定是增加了。”他说。

更重要的是,综艺推动了受众回流。“30岁-40岁的人,把他们又激发起来,这些人本来已经不去音乐节了,因为太辛苦。 现在又燃起来。他们已经在社会上到了中高层,消费力很强。”沈黎晖道。

这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一致。记者曾参与《乐队的夏天》最终期录制,狂热粉丝点燃摄影棚,其中,不乏30岁以上观众,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有人专程请假参与录制。在记者参与的另一场娱乐活动中,诸多中年人高唱唐朝乐队、崔健的音乐,摇滚热情丝毫不弱于年轻人,这群人包括医药公司高管、律所负责人等,典型中上消费层级。

抛开当下热度,摩登天空已经形成自身闭环,涵盖艺人经纪、版权及线下演出。以其起家的音乐制作、版权为例,过去二十年间,摩登天空已出品两百余张唱片,伴随中国原创独立音乐成长史,从早期中国摇滚标志性的Badhead厂牌,到现在年轻潮流的MDSK,该板块营收占比与艺人经纪板块相仿,经济业务旗下艺人一百多组,“大部分艺人都是全约的。”沈黎晖透露。

现场音乐方面,占总营收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音乐节为最,其次是演唱会、小型演出、LiveHouse。“目前LiveHouse有上海和昆明店,未来要开到20家。在租金上有优势,能拿到相对优惠,装修补贴等,慢慢就达到平衡。”他说。

在沈黎晖看来,摩登天空载体是音乐,但核心竞争力在于审美。“摩登的审美,是对美学的一种角度和敏感度,及自我迭代创新能力,结合美学基础,这是摩登天空的基因。我学美术出身,在北京市工艺美校,摩登签的一些乐队,丁武(唐朝乐队主唱)、庞宽 (新裤子主唱兼键盘手)、姚澜(二手玫瑰乐队吉他手),都是我们学校出来的。物以类聚。一个审美,另一个是商业化,这构成了摩登天空。所谓理想和现实,我们是先把理想放在第一位,现实层面,也必须是可以才行。”他道。

音乐人是摩登天空整个闭环的最核心,但遭遇着完全商业化机构互联网巨头狙击。包括腾讯音乐、网易音乐、虾米音乐在内的多家巨头,均在打造音乐人上着力颇多。

“我们不是一家纯粹的唱片公司,音乐人在今天,大部分收入还是来自于线下。当他决定签约时,一定是看中综合能力,对他的音乐认可,有没有足够创作自由度,公司品质。我们是对独立音乐人变现能力最强的一家公司。同样一个艺人,放在别的公司和我们这里,我们起码要高30%以上。”沈黎晖称。但他并不否认平台的成长能力,“我们也在成长,拥有窗口期优势。”

音乐人确实有“圈子”文化。沈黎晖举例,摩登天空在豆瓣上发掘了宋冬野,但之前,宋冬野就已应聘过摩登天空,目标企宣。“他是想曲线救国,我们签完宋冬野以后,马頔就来了,之后尧十三。张曼玉喜欢宋冬野,我们也就顺势签了她。做第一年摩登天空音乐节时,宋冬野是观众,当时还是个瘦子。只要把该做的做好,冥冥之中自有联系。 ”

另一头,曾有头部偶像经纪公司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感慨,艺人难求。“现在抢艺人已经到了小学生,我们要负责把他们养大,经济压力与风险,不可谓不大,甚至还不一定抢到好苗子。”他道。

这种状态似乎对摩登天空影响相对有限。“我们是在发掘人,让他做自己。偶像体系是选人,再要求艺人去做扮演预设的人。我们很少干涉音乐人。寻找新人永远有压力,中国十几亿人,我们只选一百组,其实理论上已经非常苛刻。”沈黎晖说。

拥有音乐人优势后,摩登天空拥有了一定主动权。“音乐平台(版权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有限,对我们来讲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并不害怕垄断;艺人经纪收入也差不多,头部艺人占比更低,也能够对冲风险。”沈黎晖分析。

这种状况下,摩登天空打开了营收天花板。沈黎晖认为,音乐节依旧潜力巨大。“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生活方式日渐趋同,我们也不用在一个地方特意调整阵容。全年草莓音乐节大概十几站,绝大部分都是盈利的。中国难道不应该开一百多个城市的音乐节?他们当然需要音乐节。音乐节门槛很低,未来会更多地类似于像电影院一样,跟着地产商走。”

版权市场亦拥有新增量。“版权还有好多钱没开始收,比如说公播,它就像涓涓细流一样,一股一股的。版权业务也是利润率最高板块,我们在20年前就投完了。从利润来源来说,最大的也是版权,线下利润率是比较偏低的,实际毛利不到二十几。” 沈黎晖道。

牢牢抓住主控权

解读摩登天空,最关键一环是创始人沈黎晖。

“在文化行业,无力感是常态,但我会用另外理由说服自己,比如说,特别差的时候,就说音乐是喜欢的行业,喜欢一个事的时候,该花钱,怎么能够在喜欢的事情里面挣钱,每次都可以这么说。因为也没有别的选择。”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承。

沈黎晖创业史确实曲折,他曾两次欠债濒临破产。美专毕业后,沈黎晖创办了一家印刷公司,在90年代初负债近30万元;随着音乐行业衰败,摩登天空创立初期,沈黎晖又欠债数百万,再次坠入谷底。“选择音乐创业,就是因为我要玩自己的乐队,要成为摇滚明星。”

最终,沈黎晖成功了,甚至“摇滚明星”拯救了印刷事业。在印刷厂亏损快30万的时候,他心一横,把剩下所有积蓄拿出来出唱片,出了人生中第一张唱片合辑《摇滚94》。正赶上唱片行业最后的黄金期,这张唱片让沈黎晖拿到了10万张的保底收入,因此偿还了部分债务,同时印刷公司改变商业模式。

沈黎晖最想的,还是出一张完全属于自己的唱片,但当时唱片业已临“暮年”。于是,成立了唱片公司厂牌摩登天空。1997年,沈黎晖的乐队第一张专辑《好极了!?》销量突破20万张。“我还有个愿望是成为足球明星,但很快破灭了。”他说。

《好极了!?》成为绝唱,随着音乐产业步入“暗黑期”,2002年,成立仅5年的摩登天空面临生死存亡,公司欠债两三百万,员工只剩下两个人。“2003年,我们做了山羊皮(Suede)乐队演唱会,虽然亏损。但很酷的。”沈黎晖回忆。

转折出现在了2007年,创办“摩登天空音乐节”。靠着音乐节,摩登天空开始步入盈利阶段,2015年起国家开展“剑网行动”,严打盗版音乐,随着QQ音乐等各大平台开始争夺独家版权,摩登天空版权收入飙升。2009年,摩登天空融到第一笔资金,来自硅谷天堂,2015年底宣布获得复星集团旗下投资公司复娱文化1.3亿元现金和未来30亿投资计划的B轮融资,2016年底又获得君联资本C轮融资。

客观上,与资本接触,完善了沈黎晖的商业框架体系。“我更喜欢做产业,也在低谷期想清楚了行业结构。”他表示。

怀着“产业梦”的沈黎晖,牢牢抓住了摩登天空主导权。“70%股权属于我和管理团队,30%归属投资人。投资人不参与运营,目前资金状况良好,没有再融资打算。”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探索跨界酒店

基本面稳固之后,沈黎晖“产业梦”也愈加清晰。

“从审美到音乐,再到流量运营公司,这是未来的摩登天空,不止于音乐,某个节点,甚至会成立摩登的电影公司。第四个板块已专门成立一家公司,细分业务也会有架构。它的体量有可能比原来的摩登还大。”沈黎晖解释。

当下,“新摩登”落脚点之一是酒店。摩登天空与东呈集团组建的合资公司已在广州注册。沈黎晖披露,新公司股权摩登天空占比49%,并不控股,专注于酒店运营。“我们在拿物业的时候,用摩登的品牌,会有价格优势,同时,酒店会包括Livehouse之类,也会有一些公共空间是用立体的玩法,去尝试新业态,我们有一些新增值。几百万的粉丝群体,流量已经够了,反过来说,酒店也会给我们吸引新用户,对酒店设计认可,对品质认可。一个酒店通常一年要接触8万左右客人,一个音乐节可能是3万,有时候6万。摩登天空酒店未来也不会开上百家,我们可能会开个10家20家。这个逻辑其实有点像音乐,它其实连接的是人。”他道。

对于摩登天空的做法,业内确实有疑虑。前述酒店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音乐流量应该说是有导流作用,且在他特定公司比如摩登天空项目运作中相当有效。但毕竟音乐流量推广性有限,且行业将步入存量竞争,摩登天空优势难言。“流量粉丝经济存在,但量级不会太大,很难支撑多家酒店。如果带着音乐节等打包项目,摩登天空确实有一定租金议价权,但行业方向是,竞争加剧,越来越难。酒店业最重要的,还是基础能力。”他称。

沈黎晖也承认,在酒店供应链等方面,摩登天空依旧处于“系统磨合期”。“从定位上,我们的酒店不止于音乐,更大特色在于设计与审美,首先得是个好酒店。不是特别看重所谓流量,更在于与人群的匹配性、品质与美学。”他补充。

另一个方向在于教育。摩登天空成立了Kids亲子音乐厂牌,孵化了小草莓音乐节,围绕小草莓做了小孩才艺的选拔、培训,目标连接培训机构。

“第一个样本打完之后评价非常高,所以明年做十站非常有信心。背后还是人口红利。亲子是一个大市场,我相信摩登的号召力、品牌以及执行力。小草莓受众里面,很多都是摩登以前用户,十年草莓音乐节,十年前十年后,他们能带着孩子来了。说到底,摩登是一家这一类人的运营公司,就是它的商业实质。”沈黎晖这样评价。

此外,文旅亦是摩登天空重要方向。但沈黎晖对该项目显得很是“爱护”,表示还在保密期。

有西南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旅游局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承,非常乐意引进摩登天空相关项目,也愿意给予补贴,但囿于财政压力,资金将非常有限。“我们现在在压缩广告支出,而直接对带流量项目进行补贴。”

“我骨子里还是比较封闭,能不能有一天真的把自己打开,去接纳和付出,这是个挑战。商业的本质,是有价值,总有一天会兑现。 摩登做的事,就是我们做所有的东西,认为它有价值,短期可能变现,可能没变现,但终归, 它能拿到对等的价值。”沈黎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