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汇顶科技“新赛道”:IoT能否再现“千亿”辉煌?

中国经营报

关注
日k线图

日k线图

周昊

国内两家头部屏下指纹供应厂商汇顶科技(603160.SH)与兆易创新(603986.SH)子公司思立微,围绕专利问题已经交锋了近一年。

近日,思立微针对汇顶科技提起的部分专利无效请求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通过。屏下指纹专利大战接近一年,双方虽然胜负未分,但汇顶科技却已是光环上身、风头正盛。在此期间,汇顶科技股价曾多次上探至225元,成功将A股首家千亿市值半导体公司的名号揽入囊中。

汇顶科技相关人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继生物识别领域之后,公司目前已开始针对IoT领域进行相关布局,并已有安全类微控单元、系统级IoT芯片等产品问世;此外,汇顶科技还计划斥资1.65亿美元收购恩智浦语音业务,并意图借助该标的的声学解决方案服务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IoT等业务。

“千亿”成名路

2002年,37岁的张帆下海创业并创立了汇顶科技,投身于当时很火爆的电话IC芯片市场。在2002年至2007年期间,国内固话市场发展迅速,而汇顶科技提供的固话来电显示等技术获得了市场认可,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汇顶科技切入了步步高的供应体系,这也为其今日的腾飞埋下一个伏笔。

但固话市场的火爆并未持续多久。2007年,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汇顶科技第一次走向了企业转型的十字路口。在当时,汇顶科技甚至有过为小家电市场提供电容触摸屏的打算,但当年苹果初代iPhone的发布震撼了整个手机产业链,也让张帆最终确立了发展电容触控芯片的思路。随后的数年内,汇顶科技投身于电容触控芯片的研发,并于2009年成功推出第一颗10点触控芯片,在当时,使用该触控方案的厂商也只有苹果一家。

凭借着自身在触控芯片领域的研发实力,汇顶科技在2011年与同样有此研发意向的联发科取得了合作,在获得了联发科400万美元战略投资的同时,汇顶科技电容触控产品进入了联发科Android芯片打包方案。之后,汇顶科技与联发科一道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其客户覆盖了彼时的“中华酷联”等国内厂商,在沉寂了十年之后,汇顶科技终于在手机产业链中打响了自己的名号。而联发科也在这一次投资中赚得盆满钵满,目前,联发科通过汇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共持有汇顶科技13.57%股份,对应市值在120亿元左右,仅仅8年,联发科的这笔投资就获得了近500倍的收益。

在电容触控芯片打开市场之后,苹果再次让汇顶科技嗅到了商机。2013年9月,苹果首款搭载指纹识别的手机iPhone 5S发布,嗅觉灵敏的汇顶科技也迅速转向,进入了指纹识别市场。

2014年,汇顶科技的指纹识别产品在魅族的产品上正式亮相,由于其采用了与苹果不同的低压驱动方式,因此在Android手机应用环境中,汇顶科技的指纹识别模组可放置在触控面板之下,而该方案可使手机外观的设计保持一体化风格,这一创新也得到了诸多厂商的认可。2015至2016年,汇顶科技营收分别为11.2亿元、30.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5%、175.04%。

2016年,汇顶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随后于2017年涉足屏下指纹技术。2019年上半年,汇顶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8.87亿元,同比增长107.91%,净利润10.17亿元,同比增长806.05%。其股价也在今年一路上扬,总市值于9月23日突破千亿大关,成功将A股首家千亿市值半导体公司的名号揽入囊中。

指纹风云

2018年9月,在苹果年度发布会的节点,张帆向媒体展示了自己的自信:“苹果并非遥不可及,我们依旧要虚心向这样伟大的公司学习,但我们也做成了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张帆口中的成就感便来自于汇顶科技推动的屏下光学指纹技术。

若从2007年跟随苹果入局电容触控芯片算起,在2017年9月苹果抛弃Touch ID之时,汇顶科技跟随者的角色已扮演了十年。

时间倒推回2017年9月,虽然产业链早有预料苹果iPhone X将弃用指纹识别,但最终答案在凌晨发布会上揭晓后,整个指纹识别产业链仍旧是一片哀嚎。彼时与汇顶科技二分天下的指纹识别厂商瑞典FPC在2018年1月便率先宣布了裁员计划,并称2017年第四季营收预计将同比减少62%至6.15亿瑞典克朗,营收损失达4060万瑞典克朗。

面对外界的各项猜测,当时的张帆对外发声:“苹果放弃指纹,反而给了我们成为世界冠军的机会。”张帆的自信源于对中国手机厂商的自信,在不同场合他也曾多次表达过这一观点:“中国手机品牌厂商今天更自信,他们对新技术有更强的研发能力和更自信的判断。汇顶科技与手机厂商的沟通很密切,基于对未来的共同判断做研发。”

从今天的市场表现看,屏下指纹技术的成功无疑是一个极为成功的商业案例;但在2017年底,行业内对该技术的前景却处于观望之中,愿意与汇顶科技共谋突破的,也只有从步步高时代便有了合作的vivo。

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早些时候也曾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回顾了当时的合作历程,“2017年与汇顶科技的屏下指纹合作算是一次风险订单,从vivo的追求来说,我们也不希望每次去冒风险下单,但在当时的市场节奏来看,屏下指纹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与vivo的产品发售周期极为接近,最终只能通过风险订单的形式来实现该技术的正式商用。”

这一次豪赌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汇顶科技的路途也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秋,汇顶科技因订单难以交付等问题曾一度被OPPO“拉黑”。随后,汇顶科技又与兆易创新子公司思立微围绕专利问题进行了数轮交锋。

今年9月初,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信息显示,思立微针对汇顶科技的专利申请号为201821077979.2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的专利,提起的无效宣告请求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通过,理由是该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没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在与思立微的专利纠纷中,汇顶科技似乎处于下风。

但汇顶科技随后向媒体澄清,此次涉及的专利只是公司众多专利中的一项,屏下光学技术是一整个系统,包括光学设计、结构、算法等,汇顶科技还有许多其他专利对这项原创技术进行强有力的保护。

而专利战的劣势也并没有影响到汇顶科技的市场统治力。据汇顶科技透露,目前其屏下光学指纹识别已经有74款机型商用。进入2019年以来,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等一线手机品牌在内的新机均采用汇顶科技的光学屏幕指纹芯片,产品渗透率极高。有产业链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提到,手机厂商出于各项考虑,其上游供应端往往会有一供、二供之分,但在屏下指纹领域,汇顶科技一直处于独供的地位,这在手机产业链中是较为少见的。

另外,据记者从上游了解,目前市场上屏下指纹模组已经由面世时的10美元降至5美元左右,可即便售价腰斩,屏下指纹产品依旧在今年上半年为汇顶科技带来了17.82亿元的毛利总额,毛利率达61.72%。

目前,汇顶科技正在尝试LCD面板屏下指纹的应用以及超薄屏下指纹芯片的研发;但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之后,汇顶科技开始将目光投向了IoT的战场。

涉足IoT

回顾汇顶科技过往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半导体设计行业技术迭代的迅速,而每一次风口的转变,也会有一批企业在兴衰中轮回。汇顶科技在电话IC芯片做了五年,随后在电容触控芯片领域又有了六年经历,在指纹识别领域,汇顶科技也已经深入了六年。而张帆也瞄准了IoT作为汇顶科技的下一站。

在此次云栖大会上,汇顶科技共发布了三款产品,分别为安全微控处理器、低功耗蓝牙芯片以及IoT系统级芯片。汇顶科技研发副总裁叶金春在云栖大会上表示,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生物识别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样的技术积累使公司在感知层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而以此为基础便可在感知、计算、安全、连接的物联网四大关键技术节点有所发力,打造综合型平台,未来汇顶科技将通过自主研发与适当并购,进行移动终端、汽车和IoT三大领域的布局。

事实上,为了配合公司的IoT战略,汇顶科技早在2018年3月实际投资近1000万欧元收购了恪理德国全部股权,该公司是一家蜂窝IP公司,主要为日益增长的物联网市场提供领先的超低功耗解决方案。随后在今年8月,汇顶科技再次发布公告称拟以1.65亿美元收购恩智浦语音业务,标的解决方案主要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IoT等领域。

在年中财报的投资者会议上,汇顶科技也表示,收购恩智浦语音业务可以为公司手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组合,涉及产品包括智能音频放大器、智能触觉回馈产品、回声消除、降噪等;在IoT领域,该业务亦可应用于智能家居、可穿戴、可听产品等。汇顶科技方面提到,此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获得该产品线200多项专利技术,我们将通过整合专利优势,拓宽现有的智能终端和IoT产品线的应用广度。

有熟悉汇顶科技的行业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提到,汇顶科技早在2016年便开始物联网领域的布局,在IoT领域更像是一种“蛰伏”的态势,但在真正发力后,公司依旧需要直面海思、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等老牌厂商。“半导体设计行业竞争残酷,汇顶科技指纹时代的一帆风顺恐难以复现。”该人士表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