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厦洽会协议总投资超5000亿 内外资企业聚焦投资便利

第一财经

关注

原标题:内外资企业聚焦投资便利化 厦洽会协议总投资额超5000亿元

作为聚焦投融资的国际盛会,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路投资大会(下称“厦洽会”)是吸引外国投资者到中国来投资,以及促进中国企业到海外去投资的双向投资促进的平台。在2019厦洽会期间有数场围绕企业走出去的论坛,或言及企业国际化的新模式或言及国际化中的经验等。同样,不少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对于进入中国市场也有着自身的体会。

此次厦洽会共推出有效投资项目近3万个,其中今年新增项目近8000个,包括1000多个境外招商项目,共签订各类投资项目2100个,协议总投资额5519.5亿元,其中,利用外资2660.6亿元,对外投资712.32亿元,区域合作1953.58亿元。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他们大多在关注着哪些焦点议题,引进来的外资对于中国的营商环境又有何感受呢?

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中资企业走出去新模式

境外经贸合作区在中外经贸合作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被不少关注国际贸易的人士视为中国特色发展模式在境外的一个具体实践和创新。

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助力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中国企业在46个国家开发建设初具规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113个,累计投资366.3亿美元;入区企业4663家,总产值1117.1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30.8亿美元。

面对变化的国际政经局势,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如何实现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少寻求海外发展期间的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在厦洽会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研讨会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总经理窦皓言及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之际,提出了“三三四”的具体策略,即对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东道国的发展战略和贸易全球化趋势;符合中国总体布局、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平台、廉洁高效的软服务平台、政策支撑服务的监督平台、绿色金融平台。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陈晓星建议境外经贸合作区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同时,他还建议,重视产业链招商,培育园区的核心产业;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布局优质产品的加工、仓储、物流园区和以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的产业园区;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发展基金等。

主导开发泰中罗勇工业园的中国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EO肖琪经说,园区以“为中资企业搭建平台,鼓励中资企业抱团出海”为出发点,降低企业“走出去”的门槛、风险、成本。

“入园企业可尽量避免‘自相残杀’,从单打独斗或单个产品竞争走向合作共赢的产业链竞争,有利于形成可持续的生态发展环境。”在肖琪经看来,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应该合力打造助力中企国际化的综合平台。

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通常是垂直一体化或者横向一体化。具体来说,前者注重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向上下游拓展;后者则强调将经营活动扩展至不同的地理区域。到底何种企业适合走出去呢?

出席第十七届全国投资促进机构联席会议创新投融资模式研讨会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副总经理温建东表示,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海外发展的机遇大于风险。他并不赞成所有的企业一窝蜂走出去。“我们投资的企业,它的国际化步伐还是要围绕主业,并且和主业相互加强。”温建东分享道自身的国际投资经验。

在企业国际化方面积累了深厚经验的中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蒋中文在提及中资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之际表示,“国际化战略确定前应做好相关分析调研工作;国际化过程中要不断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市场国际化的核心是打造竞争优势;推进属地化、本土化建设是国际化深入阶段的必然要求;履行社会责任、控制经营投资风险是国际化之路的根基。”他指出,中资企业成本的优势、产品定位的精准、服务的效率、业务模式的创新等都可能成为击败竞争者的利剑。

涉及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具体实操方面,税务筹划风险堪称不少企业出海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

“首先,企业要早筹划,在股权架构设置前就要考虑税务筹划的问题;其次,要遵守当地的税法,合规性是不能避免的,要遵循属地化原则;最后,转移定价的安排,所在地的工资薪酬、人员筹划等也要提前考量。”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立文分享道,中国和所投资目标的所在国一般都有双边税收协定,寄望出海的中资企业要认真解读,提前进行税务筹划。

跨国公司关切中国营商环境

走出去与引进来是跨国经贸合作的一体两面,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跨国公司关切的问题也直系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高低。

针对新出台的《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征求意见稿》,以及国务院最新印发的《六个新设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多位跨国公司高层均认可这些都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并在具体的实施中,坦诚地提出了多项有益的建议。

在厦恰会期间的2019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论坛上,有多位出席论坛的跨国公司高管均不同程度地提及,相较于违法企业来说,规范度更高的外资企业反倒面临守法成本比较高、违法成本比较低的尴尬局面。

“跨国企业通常合规要求高,犯错成本高,证据更容易搜集,反而容易成为执法首选目标。”一位不愿具名的跨国企业高管还指出,在政府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第三方利益输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部分现象令企业减负并未落到实处。

第一财经记者也注意到外人眼中财大气粗的外资企业对于中国融资格局中倒挂的金融困局也颇有微词。

“对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的考核还是围绕坏账率、收益比等关键指标,这就导致绝大部分资源还是流向了并不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而非作为产业基石的创新型的中小企业。”该外资企业高管表示,资金实现更高效地配置势必需要金融体系改革同步跟上。

一位跨国公司高层表示,他通过和各地政府交流,发现很多省市政府的招商思路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会去了解企业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其也指出,“县级政府还没有完成吃透政策、开放思想、改变招商思路等,他们还在关注引进来的企业能产生多少产值、税收等,还在卡这些硬指标。”他坦言,招商引资意在筑巢引凤,要清楚“凤凰”喜欢什么,否则即便引来“凤凰”也留不住。

在厦恰会期间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发展高层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也指出了“一带一路”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方式方法过于大一;第二,政策有待于重新完善和设计;第三,引进来和走出去相脱节。前段时候谈到的国际产能合作大部分讲到走出去,国际产能预示着必然要引进来,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发展。第四,融资发展过于单一,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融资方式基本上都是通过间接融资,也就是银行贷款,这个不可持续,我们要考虑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要掌握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第五,项目效益和质量存在隐形的危机。第六,中外的利益格局有待进一步的优化。第七,文化融合存在着挑战。”陈健直言,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是发展中的问题,但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和克服,必将会影响整个“一带一路”合作的继续健康发展。

此次2019厦洽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吸收外资创历史新高,达1390亿美元,占全球吸收外资总量的10%以上,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

中国作为全球战略投资的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外资企业来华数年,对于中国政府在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改善感受深刻。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分析指出,2019年年初,中国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法》,这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中国外资流入有望继续保持高水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