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电信布局5G路径曝光:或与联通共建共享

新京报网

关注

原标题:中国电信布局5G路径曝光:或与联通共建共享

王晓初在讲话中指出,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合作的最大优势是两家的5G频率非常接近,合作可以更快提高各自频谱的效率,同时带宽速度更快、网络质量更有效。这种方式下,两家共建共享、各自维护和经营,可大大节约维护成本,保持各自的品牌和客户群的独立性。

新京报讯(见习记者 许诺 记者 陈维城)8月22日中午,中国电信(0728.HK)发布2019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中国电信在财报中表示,将积极探索和推进5G网络基础资源的共建共享,努力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该表示与此前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关于“5G资源共建共享”的表态相呼应,引发外界关于联通电信携手共建5G网络的猜想。

8月15日,在中国联通2019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表示,明年5G建设将进入投资期,“中国联通一定会和其中某一家或多家合作”。据悉,联通与移动、电信、中国广电都进行了合作洽谈。

王晓初在当天的讲话中指出,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合作的最大优势是两家的5G频率非常接近,合作可以更快提高各自频谱的效率,同时带宽速度更快、网络质量更有效。这种方式下,两家共建共享、各自维护和经营,可大大节约维护成本,保持各自的品牌和客户群的独立性。

不过,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运营商共建共享网络从4G时代就开始提倡,具体合作到什么程度,还需要看合作计划的细节。联通与移动也在进行合作洽谈,现在讲电信联通携手建设5G,还为时尚早。

在传统业务面临瓶颈的压力下,中国电信抢占5G风口的决心在财报中被多次强调。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在致股东的信中表示,国内通信行业正面临传统业务日趋饱和、新兴领域多元化竞争不断加剧的挑战。而云计算、5G、AI等信息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为行业开启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尤其在5G方面,公司正全面加快推进5G规模商用前的布局和储备,加快5G规模商用步伐。

财报显示,中国电信上半年总营收1905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930亿元,出现下降。不过,营收中服务收入为1826亿元,比去年同期有2.8%的上涨。净利方面,上半年股东应占利润为139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微增2.5%。用户方面,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达到3.23亿户,比去年底净增2048万户,其中4G用户2.66亿户,占比达到82%。

中国电信在财报中还表示,在5G网络建设方面,公司坚持独立组网(SA)方向,已率先实现SA组网下4G与5G互操作、异厂商互通、SA终端芯片与多家厂商互通等多项业界领先成果。初期将以市场和客户导向,在约50个城市开展独立、非独立混合组网,重点城市城区实现规模连片覆盖。公司将在2020年启动面向SA的网络升级,对外开放基于SA的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5G差异化网络能力。

【出口民调:布加勒斯特市长在罗马尼亚总统选举中得票率暂时领先】 初步出口民调显示,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长尼库绍尔·达恩在18日举行的罗马尼亚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得票率暂时居于领先地位。(新华社)

【国信证券袁超:中国资产正转向“技术驱动+资产重估”】近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中国资产市场有积极反应。未来,中美贸易政策走向及其对中国资产的影响备受关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的高管袁超表示,前期中国已打出政策组合拳,增强中国资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当前关键在于用好用足现有政策。袁超认为,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在超大规模市场纵深、全产业链体系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具备坚实基础,资产重估的内在逻辑并未改变。他谈到,目前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已从“估值修复”向“技术驱动+资产重估”切换,未来如果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科技突破转化为盈利增长且地缘风险边际缓和,外资主动型长线资金或将加速入场。(证券时报)

【美联邦调查局确认加州棕榈泉市爆炸事件嫌疑人】当地时间5月1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确认,加利福尼亚州棕榈泉市一家医疗健康机构外发生的爆炸事件嫌疑人为盖伊·爱德华·巴特库斯(Guy Edward Bartkus)。联邦调查局官员称,该局正在对嫌疑人的住所执行搜查令,且不认为存在持续的公共安全威胁。官员表示,嫌疑人试图直播爆炸过程。(央视新闻)

【出口民调:布加勒斯特市长在罗马尼亚总统选举中得票率暂时领先】 初步出口民调显示,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长尼库绍尔·达恩在18日举行的罗马尼亚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得票率暂时居于领先地位。(新华社)

【国信证券袁超:中国资产正转向“技术驱动+资产重估”】近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中国资产市场有积极反应。未来,中美贸易政策走向及其对中国资产的影响备受关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的高管袁超表示,前期中国已打出政策组合拳,增强中国资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当前关键在于用好用足现有政策。袁超认为,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在超大规模市场纵深、全产业链体系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具备坚实基础,资产重估的内在逻辑并未改变。他谈到,目前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已从“估值修复”向“技术驱动+资产重估”切换,未来如果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科技突破转化为盈利增长且地缘风险边际缓和,外资主动型长线资金或将加速入场。(证券时报)

延伸阅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