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州推纾困风险补偿机制 17家上市公司受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原标题:广州推纾困风险补偿机制:纾困方“受损”最高可获2000万补贴额 17家公司或受益

纾困方在纾困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将获得补贴,补贴额最高可达2000万元。

广州纾困民营上市公司进一步深化。

8月16日,广州市颁布纾困风险补偿机制,规定的纾困对象是实际控制人股票质押比例在50%以上、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广州民营上市公司。

其中最受关注的亮点是,纾困方在纾困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将获得补贴,补贴额最高可达2000万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目前广州有17家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累计质押数占持股数比例在50%以上,相关方或受益新出台的纾困风险补偿机制。

补贴额最高2000万

8月16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广州市民营上市公司纾困风险补偿暂行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办法》是为引导社会资本纾解广州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票质押融资面临的困难,建立民营上市公司纾困风险补偿机制,对纾困方(包括但不限于专门设立的民营上市公司纾困基金)向民营上市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进行纾困投资中发生的损失给予一定补贴。

《办法》由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落实民营上市公司纾困风险补偿机制。

事实上,此前广州市政府已推出相关的民营上市公司纾困措施。早在今年4月17日,广州发布《关于支持广州民营上市公司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将形成总规模200亿元的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纾困基金。此次《办法》的出台,是此前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办法》规定,纳入风险补偿机制的纾困对象为注册在广州市的民营A股上市公司,及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纾困对象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民营上市公司属实体经济产业领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资产质量良好,公司或实际控制人遇到暂时性资金周转困难,具有较强纾困迫切性;

(二)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股票质押比例超过50%,股票质押融资用于生产经营、对外投资、资金运作等方面;

(三)民营上市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或重大失信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纾困对象按照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股票质押比例情况实行动态分档管理:

(一)A档纾困对象:股票质押比例不低于80%;

(二)B档纾困对象:股票质押比例为65%(含)至80%;

(三)C档纾困对象:股票质押比例为50%(含)至65%。

《办法》规定,对纾困对象接受纾困投资总额实行额度管理,每家纾困对象的所有纾困投资项目总金额计算标准为:

实际控制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股票质押比例-50%),且A档纾困对象原则上不超过10亿元、B档纾困对象原则上不超过8亿元、C档纾困对象原则上不超过6亿元。股票市值按纾困投资项目申请日前20个交易日平均数计算。

《办法》最受关注的风险补偿规定,纾困投资项目合同正常到期后,根据实际发生的纾困投资损失额(不得为或有损失)向纾困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

(一)每家A档纾困对象按实际损失额的50%计算,且累计补贴不超过2000万元;

(二)每家B档纾困对象按实际损失额的35%计算,且累计补贴不超过1500万元;

(三)每家C档纾困对象按实际损失额的20%计算,且累计补贴不超过1000万元。

而纾困投资项目实际损失额计算方式为:“本金-已偿本金-已付利息-期间收益-代偿-退出价格”。

事实上,迄今弛援上市公司已形成浪潮,广州仅是参与城市之一。

2018年10月,深圳率先发起了驰援上市公司的“风险共济”行动,随后,北京、浙江等19个省份的地方政府,以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跟进,通过股权转让和债权融资等方式,疏解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流动性困难。

公开数据显示,据统计,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各类主体投入的纾困资金合计约5000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成立的纾困基金宣告投入的资金规模合计约2900亿元,是最主要的纾困力量;9家保险公司设立专项产品,登记目标规模达1060亿元;46家证券公司设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管计划,出资规模651亿元;18家证券公司通过交易所市场达成信用保护合约规模6亿元,撬动民营企业债务融资规模合计58亿元;另有14家债券发行人发行专项纾困债募集了173亿元。

17家公司或受益

在去杠杆、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民企自身发展遇阻等环境下,目前部分广州民营上市公司存在纾困需求。

Wind数据显示,截止8月18日,广州有102家上市公司,其中民企58家,占比超过一半。

58家上市民企中,有17家的大股东累计质押数占持股数比例超过50%。

如果按《办法》规定,纾困对象按照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股票质押比例情况实行动态分档管理的话,那么,上述17家大股东质押比例超50%的公司中:

(一)A档纾困对象8家:股票质押比例不低于80%,分别为阳普医疗、金发科技、*ST东凌、香雪制药、蓝盾股份、摩登大道、海印股份、昊志机电的股权质押比例分别为:100.00%、100.00%、99.99%、99.94%、94.30%、86.01%、81.94%、80.95%。

(二)B档纾困对象4家:股票质押比例为65%(含)至80%,分别为冠昊生物、佳都科技、智光电气、达安股份。

(三)C档纾困对象5家:股票质押比例为50%(含)至65%,分别为高新兴、超讯通信集泰股份、爱司凯、鹏辉能源

上述17家大股东质押比例超50%的广州民营上市公司中,有两家已披露半年报。

其中阳普医疗发布半年度公告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45.52%,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降低4.9%。

集泰股份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71%。

回顾今年一季报,上述17家大股东质押比例超50%的广州民营上市公司中,有10家净利润同比上升,另有7家净利润同比下降,并且跌幅全部超30%。

上述17家公司多为中小企业,其中有创业板8家,中小企业板3家。

那么,从以往经验来看,民营上市公司有望从纾困帮助中获得多大帮助?

纾困上市公司的行动起源于去年10月份,当时“一行二会”分别颁布政策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和股权质押风险,此后大量上市公司受益。

根据深交所所数据,截至一季度末,各地政府及金融机构参与纾困的上市公司已达148家,涉及金额约584亿元。

根据深交所4月19日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股票质押回购风险分析报告》,纾困概念股中,92.6%的公司市值低于200亿元,92%的纾困对象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83.8%的公司为民营企业,49.3%的公司2018年报或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