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上海里弄建筑保护更新,不必处处变成“新天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上海里弄建筑保护更新,不必处处变成“新天地”
摘要:历史建筑保护更新,应该充分论证、因地制宜,多种保护模式并举。
今年以来,上海加大旧区改造力度。截至目前,今年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已完成约12.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4300余户。临近6月8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位于旧区的历史里弄建筑,将走怎样的更新之路,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里弄建筑保护更新,不必处处变成‘新天地’。” 6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在2019年上海“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上表示。作为评审专家,他曾参与多个成片里弄建筑更新项目,发现不少地方都想模仿新天地的改造经验。
“‘新天地模式’只是里弄建筑保护更新的一种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旧区改造。历史建筑保护更新,应该充分论证、因地制宜,多种保护模式并举。”郑时龄说。
里弄建筑面临保护难题
郑时龄表示,从1986年上海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上海历史建筑保护经历了起步、实验性保护和深化阶段,到现在已经有所成效,例如划定了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250处风貌保护街坊,397条风貌保护道路和街巷,1058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84条风貌保护河道。但是,里弄建筑保护依然面临难题。
在旧版上海地图上,可以清晰看到里弄建筑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
里弄建筑是过去上海人主要的居住建筑,也是上海独有的建筑类型。融合了中西风格的石库门,就是其中一种里弄建筑风格。郑时龄表示,根据1949年的统计数据,上海当时有921条里弄,20多万幢里弄建筑,其中居住了70%以上的城市人口。里弄建筑围合而成的弄堂,是许多上海人对“家”的最初记忆。
随着时代变迁,建筑质量、墙体风化、白蚁侵蚀、消防以及过去错误的修缮方式,都增加了里弄建筑保护的保护难度。人群高密度分布也对里弄建筑造成了“破坏性居住”,“72家房客”现象大量存在。
在上海中心城区,至今分布着许多里弄建筑
里弄建筑保护要一案一议
备受游客、白领喜爱的新天地,以独特的石库门建筑、优雅的商业环境,成为上海城市的新地标,被认为是里弄建筑的经典改造模式。
1999年,太平桥地区改造项目“上海新天地”工程开工,通过拆除重建、保留或复建外墙,保留了原有里弄建筑的外在风貌。通过“人走房留”的方法,房屋内部居住功能转换为商业功能,注入餐饮、购物、娱乐等业态,成功实现了商业价值。
新天地独特的石库门建筑
郑时龄认为,上海对老弄堂的保护并非只有新天地改造这一种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里弄建筑保护更新探索了多种模式,比如旧住房修缮,比如20世纪80年代蓬莱路303弄和252弄改造。这种里弄的主体部分保持不动,调整平面布局,降低层高,增加层数,做到每户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改善保温、隔热、通风等条件。或者迁出部分居民,仍保持居住功能。其他的模式还包括田子坊模式,这是保留原有建筑和产权结构,并转换为商业功能,最终实现商民混居状态。在静安别墅和步高里,探索保留了原有建筑并改善居住功能。
田子坊改造是一种商民混合的模式
步高里和静安别墅,探索保留了原有建筑并改善居住功能
“新天地’模式出来后,不少地方想走这条路子。其实对里弄建筑的保护更新,有许多模式可以选择。最重要的是要对里弄建筑改造实行精细化管理,一案一议。”郑时龄说。
历史建筑保护需要提升技术水平
在郑时龄看来,包括里弄建筑在内的历史建筑保护,仍有难题尚待解决。比如,部分历史建筑早已超出了建筑质量年限,要在更复杂的现代城市环境中“活下去”。这对保护技术手段提出了很高要求。
记者从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上海正在开展历史建筑修缮技术研究,编制了《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设计文件编制导则》;还通过定期的展览、研讨会,建立了优秀历史建筑工艺工法的交流渠道。
上海市房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上海会深入推进历史建筑传统修缮技术工艺工法研究,培育专业修缮队伍,引导和鼓励企业钻研修缮科学技术,破解修复中的工艺、材料复制等难题,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保护修缮技术的差距;并通过持续科研攻关、联合探索、合作交流、试点实践,在老建筑抗震技术、防火防腐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智能应用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郑时龄提供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部分内文图由郑时龄提供
(本文来自于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