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海科创中心5周年 持续发力“卡脖子”技术领域

第一财经

关注

  上海科创中心5周年 持续发力“卡脖子”技术领域

  缪琦

  “上海每天都有1300多家企业新注册,相当一部分是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的活跃度很高,未来会为科创中心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在5月21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吴清介绍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五年以来的主要进展时,补充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数据:

  目前,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已达4%,比五年前提升0.35个百分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比五年前翻了一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始终处在全国前两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稳步提高。

  持续发力卡脖子技术领域

  吴清表示,五年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过搭框架、打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的实质性突破。

  2014~2018年50项全国重大科学进展中,上海参与了11项。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方面,大飞机C919飞上蓝天,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刻蚀机等战略产品销往海外,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填补国内空白,产业创新影响力越来越大。

  五年来,上海重点推进包括系统布局张江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基地、打造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深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提升上海科创中心的策源能力,也包括基本落地国家授权的先行先试的10项改革举措、推进科技体制地方配套改革,以强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制度供给。

  在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持续发力方面,上海全力打造集成电路创新高地。吴清说,设计领域,部分企业研发能力已达7纳米,紫光展锐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三;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28纳米先进工艺已量产;装备材料领域,中微、上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刻蚀机、光刻机等战略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450亿元,占全国的1/5。

  此外,上海还不断加快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不仅出台《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而且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

  生物医药产业是《“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五个10万亿元级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型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的进展同样顺利,商用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上海率先建立千米级高温超导带材应用示范项目,打破国际垄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则近25万辆,在全球城市中位居第一。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已在上海开工建设。

  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

  吴清表示,上海牵头成立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并发布三年行动方案和重点攻关计划。在发挥“长三角大仪网”功能上,目前已整合区域4.5万多台、总价值超过519亿元大型科学仪器。同时正在探索推进“科技创新券”在长三角区域通用通兑。

  截至2018年底,上海向江苏、浙江、安徽输出技术超过3300项,成交金额173亿元。

  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上海已设立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启动建设中以(上海)创新园,深入开展中俄战略科技合作。在全基因组蛋白标签、灵长类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等领域,探索参与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

  上海市人才办主任冷伟青在发布会上表示,上海连续多年成为外国人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具体到国际化人才引进的数据上,上海累计办理出入境证件114余万证次,在沪工作外国人才达到21.5万人,位居全国首位。运用薪酬评价、投资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市场化方法引才聚才,每年吸引国内优秀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落户超过5万人。

  提到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下一步努力方向,吴清表示,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二是要全力推进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争取张江国家实验室早日获批;三是要完善“科创板”为引领的科技金融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四是要加快提升张江科学城集中度和显示度,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五是要优化完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体制机制保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