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宏观政策尚未到转向之时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宏观政策尚未到转向之时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 孙璐璐

上周五中央政治局会议消息发布后,对于宽松政策周期是否结束的争论再次成为市场焦点话题,支持宽松结束和认为宽松还会持续的声音势均力敌。

早在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前,市场对于超预期的一季度经济金融数据对后续政策走向的影响已经展开了热烈讨论,论及的第一个“主角”就是货币政策,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的不少新表述和降准预期的落空,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短期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不大。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肯定一季度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开局良好”的同时,又重提“结构性去杠杆”和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强调了三个季度的“六稳”也没有出现,说明经过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发力见效,我国已成功避免了因突发性风险共振可能引发的经济失速,当经济初步企稳后,前期所确定的三大攻坚战、结构性改革等宏观政策将再次回归主线。

有人将去年以来央行多轮降准等保持流动性持续充裕的货币政策操作,以及财政领域更大力度减费降税和刺激汽车家电领域消费等举措看作是政策的周期性转变,即转为宽松刺激周期,甚至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政策出台之密集,也让市场上出现对政策重走“大水漫灌”强刺激的质疑和担忧。但不同于此前几轮经济增速的周期性下滑,去年二季度以来宏观经济所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是因为中美贸易摩擦争端,以及金融监管与财政货币政策同向收紧引发政策风险共振等突发性因素所致,基于此背景所作出的政策调整更多是出于对冲和纠偏的目的,不应视为向周期性宽松的转变。短期政策适度放松是为了防止经济增速因突发风险而失控下滑,这是底线思维的表现,但更是为了推进中长期改革创造稳定的环境。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兼具了短期底线思维与中长期改革视角,但后者的重视程度显然更高:既肯定一季度开局良好,又提醒经济仍存下行压力;既强调宏观政策要稳、继续做好稳增长工作,又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也说明在短期经济增速企稳后,政策重心仍会回归中国主要存在的中长期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改革耐力,勇于攻坚克难。

不过,政策主线回归前期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是意味着出于稳增长需要的当前政策不会进一步宽松,但考虑到经济仍存下行压力,且一季度经济企稳回暖基础不牢,宏观政策还未到转向之时。

加载中...